评分及书评

4.8
4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寻找心灵的旅程

    这是我阅读的毛姆第二部著作。第一部是《月亮与六便士》。与第一部类似,毛姆借用现实的人物,为我们讲述了某个震撼心灵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有我们所熟悉的各色人物。有对面子的执着,例如艾略特,生前极度享受各种排场的社交,人前的尊荣,就连死后都想着要在人前风光;有世俗的向往,例如伊莎贝尔,为了追逐有体面的世俗生活,宁可放弃自己心爱的拉里,嫁给一个更有物质保障的富豪之子格雷;还有对爱情的坚持,例如拉里,深爱着苏菲,即使对方被世俗所抛弃,变成一个生活混乱遭到他人嫌弃的人,他也毫无怨言,尽一切可能与对方结合,当对方逃避自己并遭遇不测以后,依旧怀念对方。这些人物在毛姆的笔下,都是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存在。他们有也鲜明的个性,让我阅读完以后,对这些人物似乎都如数家珍,历历在目。这与他高超的人物描写手法是分不开的。在这些人物之中,毛姆对拉里情有独钟。拉里的故事不仅让我印象深刻,而且还对我产生很大的冲击,引发我对人生的哲理思考。拉里本来是典型的美国人。具有美国人务实的一面。他出生美国的中产,家庭条件比较好,而且还跟类似家庭出身的伊莎贝拉成为恋人。如果没有意外,他们就应该会在美国结婚,拉里会找到一个好工作,而伊莎贝拉则会是一个好妻子。这是美国人通常的人生道路。可是,拉里在经历自己的一位战友牺牲以后,对人生有了非常不同的想法。他看着如此鲜活的年轻生命在眼前消失,感到难以承受。这件事冲击他的人生观,让他对活着产生困惑,并促使他做出一些不同寻常的改变。为了寻找人生的意义,他开始进入阅读的世界。他想通过大量的阅读,获取人生意义的答案。在阅读无果以后,他毅然抛弃原先的生活规划,告别自己的恋人伊莎贝尔,离开美国,去欧洲寻找生活的意义。此后的岁月,他在欧洲游荡,先后在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停留,经历过苦力活的折磨,也遇到过生活的考验,最后,他甚至踏上印度的土地,通过体验灵修与冥想,让自己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在这些经历中,印度之行对拉里的人生冲击是最大的。他在印度亲眼目睹不少物质生活贫乏但却拥有丰富精神世界的修行者。他们对神的绝对和无条件的信仰,他们通过修行获得的内心宁静和愉悦,都让拉里感到新奇,也让他有机会重新思考生活的意义。在经历上述的体验之后,拉里最终还是回到美国,想要回归更简单的物质生活,探寻更精彩的精神世界。他希望借助维修和出租车业务,修炼自己的内心。他没有最终的人生答案,但却感觉与之前世俗的自己有着天壤之别。拉里的人生探索之路,我觉得是很值得我深思。他这条道路是非常个人化的,想要过的人生也是一种可能的生活。这与之前在年轻时的应该生活有明显区别。我由此联想起赵汀阳教授的《论可能生活》。赵教授在本书中,向我们阐释了一种更高级的人生活法,就是用可能生活代替应该生活,努力去过更有意思的人生,在体验各种有意思的人生过程中,我们可能会经历各种挫折,体验各种危险,还有各种不如意的生活,不过,这种生活距离幸福更近,因为它跳脱了千篇一律的生活轨迹,让人生呈现出更绚丽多彩的一面,就像拉里后面的人生轨迹一样,体验过极致的读书、艰辛的劳动、浪漫的爱情、深度的宁静,最后回归日常的生活。这种生活或许更值得我们追求和回味。

      2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本书人物不多,主角是个叫拉里的年轻人,故事开始的时候,他刚跟一个叫伊莎贝尔的姑娘订婚。另一个小伙子格雷也在追求伊莎贝尔。索菲则是朋友圈的边缘人物。伊莎贝尔的舅舅艾洛特是个优雅的猛人,势力鬼,古董掮客,艺术鉴赏家和热心的朋友。小说以第一人称叙事,故事人就是毛姆,他不但旁观,也参与,口气就象是在说几个朋友的家常。人物的联系比较松散。伊莎贝尔是一个中心,毛姆是另一个中心。书中主人公拉里的设定背景,是一个完美的、毫无社会羁绊的『行腳僧』,有个相爱的伊莎贝尔,只因理念不合,便与之解除婚姻关系。可分手又分的不彻底,藕断丝连的纠缠,差不多贯穿全书。一言不合就探索人生的意义,如此设定,真的很难让我产生共鸣感。美国到印度去『取经』,然后回到繁华的美国『修炼』,这其中没有必然的联系啊,看的我一头雾水。可这本书如此受推崇、如此出名,不应该是我看到的样子啊🤔?所以又去翻找出了得到听书中黄昱宁老师的解读,一连听了两遍,黄老师解读的真的相当的好。所以我只能说这本书跟我的磁场互斥了😂再回到主角拉里,几乎所有追求终极真理的人,最后都会归结到理性和精神的满足。至于如何在文字中构建出能使人信服的、理性与精神的世界观,就真的很见仁见智了。反正,这是一本名著😅,读不出味道,是我个人的问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刀锋》与存在主义

        如果不了解存在主义,读这本书的韵味减少 90%。我们看最后一段,作者写道:艾略特获得了声望;伊莎贝尔在气氛活跃、教养良好的社会群体里获得了稳固地位,还有一笔雄厚的资产作为支撑;格雷获得了高报酬的稳定工作,可以每天朝九晚六上下班;苏珊娜・卢维尔获得了安全保障;苏菲获得了死亡;而拉里则获得了幸福喜乐。很难说,谁比谁生活得更有意义。或者说,生命虽然没有意义,但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也许应该说赋予了生命意义。另一方面来讲,拉里在不停地追寻生命的意义,但很难说他已经找到而其他人,生活在沉沦之中而浑然不觉,在他人为自己限定的生活境遇里存在,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不知如何生活时不如先㨪㨪膀子

          《刀锋》… 不知如何生活时不如先㨪㨪膀子,现实中的维特根斯坦一生㨪了四次膀子… 没知没觉的童年… 不知如何生的青年… 不知如何活的中年… 不知如何死的老年… 哲学教授真是一份荒唐的工作… 青年㨪完膀子就动手解构哲学: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 中年㨪完膀子再重新构建解构过的哲学:日常生活的语言是生生不息的,这是哲学的基础和源泉… 所以哲学的本质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解决,在游戏中理解游戏… 哲学如人生,都面对一个问题:如何体面的自杀…(石木吹书每天吹干一本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再读刀锋,比之几年前,倒是更认同拉里的生活方式了,这种旁人看来疯子般的执念,确是我心之所向。“在精神世界里寻求终极满足”,这也是读书的意义。人都向往自由,但是大部分人都成不了拉里,因为没有勇气脱离轨道,也没有办法无视他人评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难以越过那锋利的刀锋 诗人说,这是一条艰难的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拉里,一个东游西荡性感的城市猎人。

                在城市中沉着、坚韧、慈悲、无私和清心寡欲的生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完成于2022.05.01

                  曾经的飞行员拉里参战归来,本该与未婚妻伊莎贝尔结婚,但因为战友的牺牲而对人生有了新的追求和探索。于是去到了巴黎,在巴黎他依靠阅读和学习思考感悟自己内心的真谛。伊莎贝尔的舅舅艾略特本一心想让拉里进入圈层,但是拉里一直拒绝,让舅舅有了拆散两人的念头。在巴黎呆了两年的拉里追寻内心的行为无法得到伊莎贝尔的理解,她无法想象脱离物欲的生活,于是两人和平分手。拉里继续自己的追求,而伊莎贝尔与股票经纪人格雷结了婚,后来经历了破产,舅舅艾略特的遗产让他们可以后半生无忧。从《月亮与六便士》到《叶之震颤》,毛姆的作品总有他欧洲、印度、中国游历的影子和思考。拉里应该就是毛姆理想中生活的样子,能够摆脱物欲的束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做真实的自己。如毛姆所言 “人这一生,如在刀锋攀越。终结之际,兴许才能窥见端倪。”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正如作者最后所说:我在书中涉及的所有人物都获得了各自想要的东西:艾略特获得了声望;伊莎贝尔在气氛活跃、教养良好的社会群体里获得了稳固地位,还有一笔雄厚的资产作为支撑;格雷获得了高报酬的稳定工作,可以每天朝九晚六上下班;苏珊娜・卢维尔获得了安全保障;苏菲获得了死亡;而拉里则获得了幸福喜乐。不管品位高雅的人们怎样傲慢地挑剔抱怨,我们普通大众在内心深处还是很喜欢成功故事。因此,我这样的结尾,或许终究不算是那么不尽如人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各个时代各个时代的特点,无外乎个人理想追求,爱情,亲情,友情,现在还加上自我价值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平淡无奇

                        艾略特的人物特征还是很鲜明的,人物命运前后冲突也很强烈,汲汲营营到头来都一场空呗!拉里典型的战后创伤综合征,不太理解仅凭印度修行谈什么懂东方文化,没共情也不同情,毕竟美丽国战争搅屎棍的事情做得太多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刀锋,入骨,切痛。

                          有一生追求完美的浮华,到头来还是被无情的抛弃于浮华之外。有因为战争阴影改变了世俗观念,追寻生命的意义,最后依然回归现实,升华了灵魂深处的圣墟。女人因不同的处境像炼狱一样最终成为应有的样子,都是因为追求的方向不同而已。上帝的眷顾是不同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总要有些时刻思索人生意义

                            11 月中旬开始读这本书(以纸质版为主)。11 月最后一天快结束时,全书读完。读得时快时慢,有一天读几章的,又停好几天又接着读的,总之完全看当时的心境。当然也读得很过瘾,一种久违的读小说的感觉。看到一些自己的影子,也看到了一些身边的或天边的朋友们。于是再三推荐给了一些朋友,有阅读习惯或没有的,都建议他们读一遍。读完了思绪有些复杂,要在 12 月份好好沉淀一下。此时此刻,记录一些随想。读完第一章,相见恨晚。转念一想,我也就是到了 40 岁的年纪,以现在的心性才会欣赏得了拉里这样的人吧。搁 20 年前,我不过也就是伊莎贝尔身边那些认为拉里已经废了的人之一。书中有一段对伊莎贝尔的分析:“伊莎贝热是按照特定的教养方式成长的,也早已接受了灌输给她的一些准则。她并不看重钱,因为她要什么有什么,从未感受过什么是囊中羞涩,然而她本能地意识到其重要性。那意味着权力、影响和社会后果。这是一个人应该懂得的天然而显在的事情,明摆着应是他毕生的事业。” 在这样的准则之下,拉里就是 “游手好闲的人”,是她不愿意嫁,也不能够嫁的那种人。拉里并非觉得钱不是好东西,只是不感兴趣,有一些能保障基本生活即可,不觉得要花大把时间,大把力气去赚大把的钱,所谓要赶紧跳上高速前行的列车,积极参与开创一个时代这种令一众人等激动得要命的事业。为什么不?因为 “你想起了一个人,刚才还活蹦乱跳,现在已经死了;多么残酷,多么没有意义。你很难不扪心自问,生命究竟是什么,有没有意义,是否只是无常命运中的一个悲哀的错误。” 鲜活的死亡刺激激发出的大哉问永远改变了拉里,将拉里从伊莎贝尔和她所归属的那个群体中剥离开来了。“年轻人自顾自谈婚论嫁,以为互相爱慕就是最好的婚配基础。在十八岁这个年纪,感情会冲动得要命,但长不了的。” 舅舅埃利奥特有一句断言,虽然是基于对拉里不思进取的不满而有的,但话本身没错啊,两个极思进取,但进取方向完全不同的人在一起,终究也是长不了的。巴黎之约终于等来两个人的决策时刻。相爱的方式应该有很多种,作为生活伴侣在一起是一种,互相成全也是一种。不觉得拉里和伊莎贝热非得结婚生活在一起,分开或许对彼此都是解脱。之后各自经历不同的人生境遇,从生涩到成熟,大起大落,生生死死。拉里一直在路上寻求他的人生真意,他似有所得。哦,不,应该说每个人物,拉里、伊莎贝尔、格雷、“我”、埃利奥特、索菲、苏珊娜…… 都走在各自选定的路上,孜孜以求各自认定或追寻的人生真意,直到走到岔路,走到不归路。第五章,“我” 在土伦港偶遇逃婚的索菲,听她讲逃婚前发生的事,以及为何待在此处。之后索菲的科西嘉男朋友出现,“我” 提醒说 “没准哪天你就被割破了喉咙。” 索菲却眉开眼笑地说:“那也不奇怪,也就终于解脱了。” 读到此处,我想索菲的沉沦其实是一心求死啊,只是她没有勇气主动召唤死亡,给自己个痛快。只好慢慢自毁,等待某一刻死神不耐烦了,打个响指,自有人应声把她带走。后来索菲果然被人割喉了,还遭抛尸入海。死神使者就是那个榆木脑袋的水手男友吗?也许吧,反正警察表示无从查起。但 “我” 心里认定是伊莎贝尔。“如果你不去动她,她现在还能活着。” 安葬了索菲,“我” 找到伊莎贝尔,听她讲了她的那一版故事后,便如此当面断言。我心里也认定是伊莎贝尔。看到 “我” 说伊莎贝尔所缺的那一样是 “温柔”(韦清琦译本)时,我一时不知何解,我心里想的是善良(后来看李晖的译本是 “温良”,比较对我心思)。伊莎贝尔只把索菲当情敌了,一心只想除之而后快,忘了当初是自己离开的拉里,也完全没想过这还是一位童年伙伴,一个正深陷黑暗难以自拔的可怜人。她对待索菲可谓歹毒,甚至在听 “我” 报告索菲的死讯时,第一反应是 “她没死?” 吃惊于她的居然现在才死。索菲已经从拉里身边逃走了,她却还巴不得人家早点死。毫无善良可言,看这一段时,我可真是恨上伊莎贝尔了。索菲固然沉沦下坠之心太重,即便顺利嫁给了拉里,后者也未必一定能最终挽救得了她,但在她有机会爬上悬崖之时,狠心踩其游移不定的攀爬之手,就太不可原谅了。我想, 不是在得知拉里回美国要过的生活后,伊莎贝尔才真的失去拉里了,而是在她不管不顾一心要把索菲从拉里身边踹开的时候,她就已经彻底失去拉里了,尽管拉里也许从始至终都没怀疑过她对索菲做了什么。伊莎贝尔的世界离拉里的世界,“就像离戈壁大沙漠一样远”,她不仅不曾真的深入过拉里的心灵世界,她还一直都在远离。早在拉里 “终于割断了纽带” 之前,伊莎贝尔就已经彻底走出了拉里的世界。当然,伊莎贝尔也已经无所谓了吧。那些背过身的哭泣,只是最后无力的挣扎,伊莎贝尔一定明白有些东西就是无法强求的,毕竟她是最肯直面生活残酷真相的那种人。你看,一声叹息后,“她坐起来,黯然神伤地喝完了已有些温暾的鸡尾酒,” 说罢 “再哭下去我的眼睛就要变丑了,晚上还要出门吃饭呢。” 又焦虑地打量着镜子里的自己。但很快就想出对策:“用冰袋敷在眼睛上半个小时,这才是正事儿。” 对她来说,美美地去赴宴才是正事啊。至于拉里和拉里的一心所求,此时此刻,算了吧。看这一段时,我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一些离婚官司的庭审片段。那些有过美好爱情和昔日恩爱的夫妻都是怎么千山万水走到离婚法庭上来的?又是从哪一刻开始,他们彼此彻底失去了对方呢?全书开头,作者说了会讲一个让读者不得安生的故事。到了全书结尾,大概又感到过意不去了,跳出来安慰读者说,嘿,这其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关于成功的故事啊,你看每个人物都各得其所了嘛:要显赫的被风光大葬了,一心出人头地的富贵盈门指日可待了,求安稳的也安稳了,甚至求死的都如愿了,还有贯穿全书苦苦追求生命真意的拉里不也终得欢喜了么。还是别心绪难安哦。不得安生。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