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接纳承诺疗法创始人亲笔,对缓解焦虑痛苦很有效
这是一本 ACT(接纳承诺疗法)创始人写的专业书,整本书都在阐述 ACT 的概念、原理、工具、技术、方法、练习、应用。详尽清晰,提供新的视角。ACT 属于第三代认知行为疗法中,最为代表性的疗法。当时我为了公司卖的课程《ACT 在路上》(也是他本尊录制的)准备销售物料而看完的这本书,最近又重读了第二遍。不得不说,在压力很大的今天,这个疗法很有借鉴意义,无论是它开篇就提出人类的痛苦是普遍的,并致力帮助人消除痛苦、拥抱更有价值的生活,还是强调行动,有非常多的技术、隐喻、表格、策略、干预方法等等…… 了解 ACT,有助于人们纠正自己一些错误的认知、缓解痛苦焦虑的现状,让自己更放松更接纳更专注当下。ACT 的治疗包括六个核心过程:观察自我、接纳放下、认知解离、接触当下、明确价值和承诺行动。六个核心过程贯穿来访者的整个治疗过程,并为心理灵活性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框架。我想重点来聊聊对我触动最大的认知解离。樊登讲过这本书,还用这本书中的方法缓解了直播前的紧张。"审视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根据自己的想法来看问题" 这句话也随即火出圈,其背后原理就是认知解离。认知解离,指的是拉开我们和想法 / 认知之间的距离,跳出来观察自己的想法,让认知不再控制自己的行为。我们可以借助以下经典练习:🌟流水上的落叶:把头脑中的每一个想法写在一片落叶上,待在河边看这些落叶随波逐流;🌟用不同的声音大声说自己的想法,低沉的、尖利的、米老鼠唐老鸭的声音等等,这能帮我们意识到想法不是事实;🌟弹出来的思维:想象那些负面思维都是网页上不断弹出来的一个个广告…… 我自己做过这些小练习,然后发现自己的自动化思维特别多,情绪上来的时候对自己的评判、对事实展开的想象、夸大的想法等等也特别多。认知解离对于我来说,就像摘下自己的 "有色眼镜",看到自己的很多想法来源于外界,而且它们只是想法,不是事实,而这些想法却影响到了我们的情绪和行为。有 3 点特别说明:1️⃣ACT 中的 "想法",指的是任何类型的认知:信念、态度、假设、图式、幻想、记忆、图像、意义和渴望,以及冲动、欲望、感受、情绪等的认知层面。2️⃣ACT 已经被科学的研究证实在非常多的情况下都是有效的,包括焦虑、抑郁、强迫症、社交恐惧症、广泛性焦虑障碍、精神分裂症、边缘性人格障碍、职场压力、慢性疼痛、吸毒、癌症的心理疗法、癫痫、体重控制、戒烟和糖尿病的自我管理。不过它对于普通人更是相当友好、操作性强。3️⃣强调放下、注重接纳、关注当下、鼓励正念、聚焦行动、澄清价值… 在我看来,这本书看完,只要几个点触动我们,引发认知或行为上的改变就足矣。愿你我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
3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47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跳出头脑,融入生活:心理健康新概念 ACT》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心理自助书籍,它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理解和应对生活中的痛苦与挑战。 书中介绍的接纳承诺疗法(ACT)强调通过接纳痛苦、认知解离、关注当下、以自我为背景、明确价值和采取行动这六个核心过程,帮助人们摆脱思维的束缚,过上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作者史蒂文・C. 海斯以自身经历为例,讲述了他如何利用 ACT 方法治愈自己的惊恐症,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了 ACT 疗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阅读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痛苦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我们常常试图通过控制或逃避痛苦来获得幸福,但这种方式往往只会让我们陷入更深的困境。就像书中所说,痛苦就像流沙,越挣扎陷得越深。真正有效的方法是停止挣扎,接纳痛苦的存在,然后将注意力转移到有价值的行动上。 书中提出的认知解离概念也让我受益匪浅。我们往往会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等同于现实,从而陷入消极的思维模式中。例如,当我们产生 “我一无是处” 的想法时,很容易就会相信并陷入自我否定的情绪中。而认知解离则告诉我们,要学会将想法看作是大脑产生的语言活动,而不是客观事实,从而减少对想法的过度认同和反应。我们可以通过诸如将想法大声说出来、给想法贴上标签等方法,来实现认知解离,让自己从思维的陷阱中解脱出来。 此外,书中关于价值和行动的阐述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ACT 疗法强调价值是行动的指南,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价值观来选择行动方向,而不是被痛苦的情绪所左右。只有当我们明确了自己的价值,并采取行动去追求这些价值时,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和满足感。 《跳出头脑,融入生活》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心理书籍,它不仅让我对自己的思维和情绪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为我提供了一套有效的应对痛苦、提升心理韧性的方法。通过学习和实践 ACT 疗法,我相信每个人都可以更好地跳出头脑中的束缚,融入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过上更加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