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30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千古一帝的传奇人生!

    前一段时间机缘巧合,我同时拜读了关河五十州的两本书,另一本是《大清重臣李鸿章》。这本《康熙大帝》由于字数较少就先读完了。作为一代帝王,康熙 8 岁登基,先后智擒鳌拜、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以及亲征噶尔丹…… 从幼时与疾病抗争,登基之初与权臣搏杀,到平定三藩之乱,亲征噶尔丹,康熙几乎战斗了一辈子,到临终前都未停止战斗。他凭借着英勇智慧,文韬武略,成就了其传奇的一生,也成就了康乾盛世。 本书的亮点是对于一些历史事件发生的过程写得很详细,特别是争战的过程尤为精彩,包括康熙临终前一系列安排都井然有序。一个有胆识有谋略有领导力,戎马一生的帝王跃然纸上。就书中内容来说,值得一读。但就本书题目所提示的重点 “领导力是如何炼成的” 着墨并不多。本来就内容而言是配得 5 星好评的,但基于本书有点 “跑题”,偏离了 “领导力如何炼成的” 这个重点,只能很遗憾的给个 4 星了!如果你单单就是冲着 “康熙” 来的,那么推荐你阅读此书,带你走进千古一帝的传奇人生!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千古一帝”的领导力

      康熙,爱新觉罗・玄烨,被后世冠以 “千古一帝” 之美誉。他的一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领导者的典范。初登大宝,康熙面对的是前朝四大辅臣,尤其是鳌拜,设计陷害苏克萨哈,更是在索尼死后独断专权。专横跋扈是所有官员的印象,若不拿下势必龙威受损。直面这只 “老狐狸” 固然困难,康熙选择不打草惊蛇,在暗中悄悄培植自己的势力。那一天,他先是宣鳌拜入宫,命少年侍卫埋伏暗处,只见一声令下,朝中大臣一拥而上,康熙细数其罪,随后鳌拜便被斩立决。下一个挑战是,吴三桂想要力保藩位,坚持霸占云南。他的这一举措,无疑是在向朝廷释放危险信号,是一个小王对大清的公然挑衅。康熙的做法是,将三藩力量分而化之。先给尚可喜回信承诺保住藩位,降伏后对其归化。在安抚完耿精忠后,只剩下吴三桂一人在围困中苦苦挣扎。死后,孙子继位却无法笼络人心,逆反团伙最终归附中央。郑成功的长子郑经,在父亲收复的台湾打出反清大旗。看到这番情形,康熙选择用更大的仇恨去化解仇恨。他派被郑经抄满门的施琅与其交锋,尽管三次征台失败,但国仇家恨终究会显露男儿本色,在澎湖会战终于结成硕果,清朝终于一统台湾。此时的蒙古,噶尔丹趁机向其他部落发起进攻,下一步便是指向王土。不仅如此,沙俄的力量也被召集,二者合力势头更加猛烈。面对远方的威胁,国舅等人在战场上左右夹击,接连赢下了乌兰布通、昭莫多之战,噶尔丹只得亡命西奔。为了一劳永逸消除北方威胁,六年后康熙决定御驾亲征。这一举措大大鼓舞了士气,更是打了个措手不及。在大军压境情况下,噶尔丹只能在兵败拒降后自杀。康熙皇帝的一生,可以说一直在战斗,无论是在朝还是在外,若无强大的领导力,怎能在一场场恶战中利于不败之地?总结下来,年少时为自己积累政治力量,青年时学会将政治难题拆解突破,壮年时利用矛盾让下属甘心卖命,中年时有勇气以身作则稳定军心。这就是我们读历史的精彩之处,也许拥有无法拥有领袖的才能,但这样的辉煌人生,总会让我们普通人过足眼瘾,在惊叹中拥有别样体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8 岁登基,智除鳌拜,平定三藩,开创康乾盛世!康熙的一生都是传奇,而这离不开他的隐忍、取舍、用人不疑…… 翻开本书,看 “千古一帝” 是如何炼成的。文史作家关河五十州 “帝王三部曲” 之一。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写康熙给100分,但是没有看懂领导力扣5分。

          1、看关河五十州的第一本书是写乾隆。看的中间发现,我们印象中的乾隆和书上的乾隆好像不是一个人。然后,顺着网线,我回到了康熙年间。2、人们最熟识的康熙应该是电视剧《康熙王朝》,特别是经过老戏骨陈道明的演绎,我们看见的是一个伟岸、坚毅、智慧、大气的千古一帝。但是关河五十州笔下的康熙,却没有那么勇敢和坚毅,他在杀鳌拜的时候也年少冲动,削藩的时候他也思前想后,我们看到的是一段真实的历史,一个真实的康熙。3、说一下本书。在削藩的时候,我看见了康熙和吴三桂的侥幸,康熙削藩势在必行,不然就会成为唐朝时候的藩镇割据。吴三桂位极人臣,却不能做到急流勇退。受到身边人的影响,选择了造反,但是他的内心深处还是一名人臣,站在上帝视角,我们看见了吴三桂的迷茫和纠结。收复台湾的时候,我们看见了深处战场一线的将领和千里之外的康熙。姚启圣和施琅也没有电视剧的那么和谐,战争的胜利不仅仅是困难,他应该是九死一生。剩下的还有王辅臣、周培公以及噶尔丹等很多故事,在书中慢慢享受吧,这里就不多说了。4、本来想打个 4 星,因为我没有学会领导力。但是这本书又太好,怕爱好历史的书友们错过,让大家错过这本好书,所以得分是 95,星评是 5 星。#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昏昏烈烈的一生

            清圣祖(1654—1722)即爱新觉罗・玄烨。清代皇帝。1661—1722 年在位。号体元主人。世祖第三子。八岁时继位,年号康熙,由索尼、鳌拜等四大臣辅政。康熙六年(1667)亲政,然鳌拜仍擅权。八年计擒鳌拜,革职拘禁。十二年下令撤藩,二十年平定三藩叛乱。二十二年统一台湾,设府建制,加强管理。注意河工、漕运,用靳辅治河,颇著成绩。曾六次南巡江浙,视阅河工,观风问俗,联络汉族上层和士人。二十八年与俄国订立《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东段边界。又三次亲征准噶尔部噶尔丹,加强对喀尔喀和内蒙古的统治。四十二年,确立秋狝制度,以联络蒙古等少数民族。四十七年废黜皇太子允礽,寻复立,再废,遂使储位久虚,诸子觊觎争夺不已。五十一年,实行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之制,固定人口税。尊崇理学,曾编纂《古今图书集成》,测绘《皇舆全览图》,然又兴戴名世文字狱,强化思想统治。重视自然科学,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等制定历法。五十四年又对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用兵,命皇十四子允禵督师,旋平定西藏。康熙六十一年(1722 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病死于畅春园,一说为皇四子胤禛毒害。葬遵化景陵,庙号圣祖,谥仁皇帝。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康熙是个优秀的皇帝,即便是家天下,他也尽到他的责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千古一帝

                《康熙大帝》在读了有三分之一的时候,在网上开始看《康熙王朝》,小说和电视剧相互印证,既有读书的动力,又有刷剧的乐趣。电视剧采用的是二月红的小说,和真实的历史有些许的出入,可能这也是导演想让这部电视剧更好看的努力。而《康熙大帝》这本书,可以让自己能够更好的了解历史上的真实的康熙。看一个帝王从幼年到老年的一路艰辛。擒鳌拜、平三蕃、收台湾、亲征葛尔丹,两废太子,临终立储,一个帝王走完了战斗的一生,令人唏嘘。诸位皇子中最大的赢家:胤禛,低调行事,随时调整姿态,却又时刻在准备着冲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写得很好,以往很多书一带而过的地方,擒拿鳌拜、平三番,收台湾,雅克萨,噶尔丹等等,写得都很详细,引用很多,很值得一读,最近工作繁忙,花了很久才读完一本书,这本书值得,但是看了一遍,了解了也就够了,写康雍乾的书太多了,基本了解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康熙皇帝奋斗的一生

                    康熙大帝奋斗、传奇、努力的一生,按时间线,大事记写,千古帝王传奇的一生浮现在脑海中,很多时候会联想到电视剧里的片段,一生中有几件大事发生,几件政绩,贯穿了康熙的一生,最精彩的还是立储传承皇位,神秘保留到最后一刻。好一个精彩了得,花了 15 个小时。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第七十五本书

                      读历史足以明智康熙皇帝 16 岁,一个青少年的时候,就如此有担当,有胆识,真是少年就看到了未来的国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生实现满蒙汉大团结

                        在现实生活中,权力像是一根毁人不倦的魔杖,很少有人能在它的蛊惑下独善其身,如果一个人已被权力欲冲昏头脑,你要他马上停下来,几乎就等于要他的命。康熙帝一生实现满、蒙、汉大团结,临终不糊涂,为大清奠定了后面雍正王朝与乾隆大帝。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康熙大帝

                          虽然是一代明君,但是让中华民族在世界的发展趋势上慢了下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孤独的后半生

                            康熙有孝庄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但是晚年确实最孤独的,如果身边的人都在围绕权力,确实是最孤独的事情。不过康熙也像一个老板,奋斗了一生,操劳了一生,是个不错了老板。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大帝康熙》有感

                              康熙的故事读过,今天又听了一些,又把忘了的一些情节记了起来,给我最大感受是,确实需要有能力,哪些能力,有理解、分析、判断、执行的能力,还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但这里面告诉我们一定要有很强的情报收集能力,一个有眼睛的人,打败一个看不清的人还是很容易的,这就是从明朝开始,就要建立锦衣卫,这样打败一个体系内的敌人还是很容易的。对外就要比外界的体系要强,才能抗住外界破系。这就想到了曾国藩为什么要建湘军,靠旗军是很难打败太平天国的,陈旧的复杂体系很难抗住简单的有效体体系,所以要有精准的情报,加上有效的有力体系可以较容易的破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战争内容有点过多

                                对于我们相对熟悉的君王,写作难度确实增加,但是将较多笔墨用于描写战争,对于缺少地理知识,阅读起来挺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岁月峥嵘的一生 缔造了盛世

                                  作者从三个大方面阐述康熙大帝的峥嵘一生第一:内战,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二十岁的康熙表现的少年老成,战略眼光,战略部署超前,遇事沉着冷静,目标坚定。第二:外战,亲征黑龙江,三征噶尔丹。每一次战场都是谨小慎微,面面俱到,细腻而又不失勇敢。第三:九子夺嫡,重情,念孝,爱子的康熙在这件事上耗费的心血绝对要在前两件事之上,现实证明他的抉择在大方向都是对的。一生在平衡,斡旋,争斗中占据上风。伟大的千古一帝。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算是对康熙一生主要事件的一个了解,以叙述为主,很少有作者的论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生而为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千古一帝

                                        少年英雄,千古一帝。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值得看

                                          康熙一世,除鳌拜,灭三藩,收台湾,战沙俄,征准格尔,在位 61 年,一心为了大清王朝,对自己约束甚严,对黎民以仁为本,可以算上千古一帝了。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