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书读懂康雍乾三代盛世明君深不可测的帝王心术。

内容简介

清朝以少数族群统治庞大的汉人群体,统治的合法性恐慌催生出清朝皇帝的极致控制欲,他们将民族矛盾和文化焦虑转化为权术动力,达到中国封建帝王权谋的巅峰与绝响。

一、康熙的制衡心术:以动态平衡维持稳定。康熙帝默许明珠、索额图两大集团互相攻讦,待二者威胁统治稳定性后,又先后授意御史弹劾翦除;康熙帝在废太子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放任多位有能力的成年皇子倾轧残杀,维持权力唯一性的同时,对皇子们实施压力测试。康熙真正将“竞争”和“可控”维持在了微妙的平衡点上。

二、雍正的神秘政治:以“制度黑箱”消解合法性危机。雍正帝以军机处颠覆议政传统,大政方针被锁于深宫高墙;推行密折制,构建全天候监控网络,以朱批诛心术震慑百官;秘密立储,断绝储位之争,将皇权的传承化为雍正的单方意志。这套制度化的秘密政治,将“得位不正”的质疑转化成乾纲独断的资本。

三、乾隆的心理威慑:以文化恐怖构建主奴关系。乾隆帝以严酷的文字狱将世人变为惊弓之鸟;任意操纵张廷玉等老臣的命运,群臣的安危尊严全系于皇帝的雷霆雨露;以《四库全书》之名,行焚书、禁书之实。乾隆的统驭术升级为对士大夫的灵魂狩猎,将“君臣共治”的汉家传统彻底驯化为主奴关系。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亡天下”与改朝换代
  • 一、晚钟敲响为哪般
  • 二、因言获罪的流放者
  • 三、政治婚姻与福临的悲剧
  • 四、改朝换代和士大夫的选择
  • 第二章 美化的圣祖和真实的历史
  • 一、巡按之废与裁减科道
  • 二、言路的沉寂和风闻言事
  • 三、震惊朝野的弹劾案
  • 四、河务案与英主认错
  • 五、汉家传统与太子风波
  • 第三章 走向极致的秘密政治
  • 一、猜不完的登位之谜
  • 二、说不清的“华夷之别”
  • 三、“小班底”办大事
  • 四、“小报告”制度化
  • 五、台谏合一:君主不再受监督
  • 六、科甲朋党谢济世
  • 七、书院不闻读书声
  • 八、一种发明:“选优”的皇位继承法
  • 第四章 儒家传统政治的终结
  • 一、从曹一士的奏折说起
  • 二、王士俊密奏“翻案”,差点丢掉性命
  • 三、本朝奏议第一:《三习一弊疏》
  • 四、从“君臣同体”到主奴界定
  • 五、为那拉皇后鸣不平
  • 六、曹锡宝参奏和珅家人
  • 七、修书、禁书与焚书
  • 八、盛世夸赞与天子的陶醉
  • 九、讲真话者可杀
  • 终章 天下艰难谁共肩
  • 一、人口专家走西口
  • 二、理学、汉学与士风推移
  • 三、最后的大臣
  • 四、为一代言官把脉
  • 后记
  • 主要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心态狠,手段糙

    本书以 “帝王心术” 为核心,探讨了康干盛世背后的权力运作与政治策略,揭示了帝王在权力运作中的深谋远虑与权术运用。全书围绕 “帝王心术” 这一主题展开,从历史背景出发,深入分析了康干时期的政治生态、权力结构与权力运作机制。书中不仅涉及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权力更迭,还涉及其在政治、军事、文化、外交等多方面的治理策略。作者通过详实的历史资料与深入的分析,揭示了帝王在权力运作中的 “心术” 与 “权术”,展现了帝王在权力运作中的深思熟虑与策略性布局。书中还涉及了 “帝王心术” 在历史中的具体表现,如康熙的 “名正言顺” 之计、雍正的权力集中、乾隆的 “干纲独断” 等,展现了帝王在权力运作中的策略性与复杂性。这些内容不仅反映了帝王在权力运作中的深谋远虑,也揭示了权力运作中的权力博弈与权力制衡。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读客文化

    读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6年。创立以来,读客文化是中国书业品牌影响力领先、营销模式领先、生产方式领先的专业出版机构。连续推出《藏地密码》《岛上书店》《大江大河》《丝绸之路》《银河帝国》《巨人的陨落》《漫长的告别》《局外人》《无声告白》《半小时漫画系列》等超级畅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