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3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悲情人物李鸿章

    好久不看古文,磕磕绊绊终于勉强啃了下来。综观全文,以悲情人物定义李鸿章似乎比较妥当。每一个人势必局限于当时所处的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这是历史必然,李所能做的,在他自己看来,也许已经是力所能及了,自始至终维护一个他所忠于的王朝,即使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即使摇摇欲坠。作为后来人,大可不必苛求古人,使命臭批前人,唯有从中吸取教训,汲取营养,做好当下,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广厦将倾,何怨独木(仅为书评,不是立场)

      梁启超先生执笔的人物传记:《李鸿章传》—— 无论是执笔作者还是传记主人,都是历史书上赫赫有名的标签式人物。历史课本,让我们错怪了许多人。李鸿章绝对是其中之一的冤大头,如果不是第一的话。印象深处:李鸿章,谅其才不过一末世大儒,论其识不过在修补封建,究其遇更只是清廷走卒罢了。也曾歇斯底里地搞一场洋务运动,也曾装死卖活地签过丧辱条约…… 其人生平二三事,所知竟不过如此;而评点历史时,我们口气倒是挺大:一直站在一个大众却又狭小的角落里,用一种 "民主与科学" 的眼光来丈量这一根 "强支广厦于将倾的独木"!"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梁启超在传记的开始两章就表达了这种 "敬、惜、悲"。之后章节,便逐次铺开李鸿章的一生,给了我们很多个面:"文人风骨,痞子手段,权倾一时,名满天下"。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原来他也年轻过…… 我们熟悉他时,他已经是声名显赫而狼藉的天朝重臣了;这份当年 "天字一号" 功成名就的神话,需要多少代价?—— 六岁就进入家馆棣华书屋学习:他少年聪慧,先后拜名师,攻读经史,打下扎实的学问功底;后被选为优贡,第一次科考落榜后,住京曾国藩宅邸受曾补习教导,在二十四岁考中进士,选入翰林院任庶吉士。此后虽有波折,却也一路攀升。"桃李既成,鸿图当展,奏响盛世华章"—— 我不知道他的名字里是否暗含了这样一份美好的希冀;而现实是:生逢 "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组建淮军、镇压太平天国、整顿洋务,建设海防…… 作为军事专家、洋务重臣,一路走来,史册上留下的那些官话,下笔都没轻没重,传记里的李鸿章,才有了真实而别样的温度,值得我们常常去玩味:评价一个人,有多容易、又有多难。 选一部分为例,传记的后半,第七章到第十二章,基本循着李鸿章外交的足迹,让我们翻一翻他千夫所指的 "毕生事业"。 作为一个洋务重臣,权术精熟,外交这口大黑锅是怎么背在身上的?弱国无外交。"天朝" 或许不弱,但大清国没有 "外交" 的概念,所有的外事统统归于 "洋务"。洋务运动的首领李鸿章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大清国当然的 "外交家"。 既然背过了,也引来种种非议,那为什么不能脱掉它?正面地讲,李鸿章的外交生涯让西方人知道了大清国有一个 "相貌堂堂" 且 "矜持、自信和傲慢" 的李中堂,"国家名片" 不能轻易更改;颇具讽刺意味,我们广大国民在那段悲伤的日子里却终于揪出了一个 "罪魁祸首"—— 李鸿章成了一个 "全民出气筒",让国人因为遭受屈辱而积淀的愤恨在怒斥他的过程中得到宣泄。 那么这张 "名片" 又或 "气筒" 的真正实力如何呢?还得从他的对手们那里客观了解:1876 年,英国军开入烟台,日本军挑衅朝鲜,共同对大清战争威胁施加压力。皇亲醇亲王主张与英国人决裂开战,而李鸿章则希望放弃老路,即不能事端一出、动辄开战,战则必败、败则议和、和则割地赔款。同年 9 月,《烟台条约》签订。英国人事后表示:"这个文件既不明智也不实用,毫无意义,是一堆冗言赘语而已。" 敌人发牢骚,说明我们的工作做好了:面对强大的威胁,李鸿章谈出一个明显存有抵抗态度的条约,是一件对手都认为 "值得惊诧" 的外交事件,但从烟台回到直隶总督府后,李鸿章还是因为赔款和开放口岸而背上了卖国的罪名。  然而,人能承得住口诛笔伐,国能承得住尖船利炮吗?1894 年中日甲午之战,是身兼军事、外交重担的李鸿章最大的挫折 ——"海军费绌,设备多不完,惟鸿章知之深。" 所以他在全国主战的一片热潮下,"宁忍诟言和"—— 朝臣争相弹劾,不得已而备战。现实狠狠地打脸了,兵败山倒,朝廷顾不得 "天国颜面",再令李鸿章去日本议和。李鸿章在日本马关被一名刺客击中,子弹卡在他左眼下的骨头缝里,没有医生敢在这个位置下手术刀,李鸿章给朝廷的电报只有六个字:"伤处疼,弹难出。" 谈判还得继续,"着鸿章酌量办理" 就是朝廷的底线。战争继续扩大或割地赔款止损,两害取其轻,这是李鸿章的选择,其实他根本没得选择。他成了 "公敌":朝廷斥责他办事不力,官员说他丧权辱国,民间暗示他拿了日本人的银子,更有人公开声明要不惜一切杀掉他以雪 "心头奇耻大辱";只有 "中国之败全由不西化之故,非鸿章之过" 这样一封奏折,曾令李鸿章老泪纵横。      1900 年 8 月 15 日,大清国都城沦陷,政府和朝廷逃亡。慈禧的最后一纸任命是:"着李鸿章为全权大臣。"—— 就是背锅侠吧:每当满清政府把这个巨大的帝国带到毁灭的边缘,他们惟一必须启用的人就是李鸿章。一年后,他代表大清国与 11 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不平等《辛丑条约》。"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 愤怒的呼声越来越高,他的生命之光却越来越弱:"痰咳不支、饮食不进"。 当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既无法了却君王天下事、也没有赢得生前身后名,最后的日子里,他是怎么熄灭烛火的呢?在病榻上,他依然上奏,"今议和已成,大局稍定,仍希朝廷坚持定见,外修和好,内图富强,或可渐有转机";就在咽气之前的一个小时,俄国公使还站在床头逼迫他在俄占中国东北的条约上签字。为了大清国与洋人争辩了一生的李鸿章已不能说话,他只有眼泪了。眼泪流尽了,他的眼睛闭上了。  广厦将倾,岂独木能支?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 "人情所最难堪" 之事。但作为文人,他是卓越的,位极人臣;作为军事家,他在关键战役里贡献过关键价值;作为政治家、外交家,可以说他洋务不 "洋务"、丧权未辱国!李鸿章死后两个月,梁启超写出皇皇大作《李鸿章传》,就是我们所推荐的这本。历史已经这样了,就借用他的两个 "历史无疑" 结尾: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标题之语,老到令人窒息。儿时便可以听到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境遇下念叨这句话。彼时听到这句话,除了押韵,内心毫无波澜。以前,一个前辈和我说:今天你觉得满怀壮志。参加工作若干年后,你很可能会觉得壮志未酬。而当时,我也全然没有理解他的话。时至今日,我依然怀揣着对生活的希望,却也时常会自我否定。而读书的价值有所体现也在于此。我们站在后世解读历史人物,当然会有不同的角度和理解。这是争议的部分。当然,也可以有确定的部分。比如天李鸿章的生平,会在我遭受各种质疑,甚至自我否定之时,给我带来一些平和的时间。让我还有时间和心境,可以从新审视自己。也是给自己未来可能的进步提供一些力量和期待。所以,人在江湖,可能很多时候都会身不由己。但是,也没关系,郁闷之时能找到一种陪伴自己心情的方式,应该也是一种进步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本书从李鸿章的早年落拓,写到他镇压太平天国,继而办洋务运动使其声望达到顶点,再到甲午战争撞碎其强国梦,迅速由盛而衰,最后只能周旋于列强间直至死去。甲午年洋务运动的破产,让人感到 “以一人而战一国” 的无望与悲恸,梁启超也由此发出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的感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本书写成在晚清重臣李鸿章去世之后的两个月,作者是鼎鼎大名的梁启超。李鸿章是晚清洋务运动的领军者,而梁启超则是维新运动的发起人之一,如果将洋务运动视为 “经济改革”,维新运动则是 “政治改革”,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不触动政治体制的经济改革走向终结,而维新运动则恰恰迸发于此时。因此,对于梁启超,李鸿章是探索者,是先行者,也是不同政见者,但秉着对客观历史的尊重、对当局之人的理解,梁启超发出 “敬李之才、惜李之识、悲李之遇” 感慨,为读者还原了一个 “人味十足” 的李鸿章。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联军和约既定,尚有一事为李鸿章未了之债者,则俄人满洲事件是也。初《中俄密约》所订,俄人有自派兵队保护东方铁路之权。至是义和团起,两国疆场之间有违言焉,俄人即藉端起衅,掠吉林、黑龙江之地,达于营口,北京方有联军之难,莫能问也。及和议开,俄人坚持此事归中俄两国另议,与都中事别为一谈,不得已,许之。及列国和约定,然后满洲之问题起。李鸿章其为畏俄乎?为亲俄乎?抑别有不得已者乎?虽不可知,然其初议之约,实不啻以东三省全置俄国势力范围之下,昭昭然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值得快速阅读一遍

                “鸿章以中上之才,遇无上之机,因得功成名就。然不幸智短识少,未得增进国家之实力,使与列强相争衡实美中不足也。值得快速读一遍。这本书本身也算是历史了,看看经历清末民国年代的人对李的评价,看看当年的观点挺好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值得一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传记

                    梁启超的古文读起来很有气势,朗朗上口金句不断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举天下人而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虽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论非常人,乌见其可?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语曰:盖棺论定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李鸿章有才气而无学识之人也,有阅历而无血性之人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时势造英雄

                      李鸿章为风雨飘摇中的大清做了半世的裱糊匠,也成全了自身功业,位极人臣,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万世留名,无可奈何花落去,终不能力挽狂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悲情宰相

                        晚清重臣李鸿章早年追随曾国藩,虽一介书生,却通过战功有了进身之阶;他盛年办理洋务、处理外交,是当时世界舞台上不可缺少的 “中国角色”;他晚年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国人皆曰可杀,却能得到 “文忠” 的谥号。对于 19 世纪的中国而言,他是强势权臣、中兴名臣还是误国佞臣?西方人评价甲午战争是 “以李鸿章一人敌日本一国”,究竟说的是李鸿章权倾朝野,还是说他孤立无援?甲午战争之后,作为中国大臣的李鸿章出访欧美各大列强国家,受到的却是皇帝级别的待遇,所到之处无一不是各国的总统、皇帝、女王亲自接待,这样一个来自东方弱国的败军之将为什么又会受到这样的礼遇?李鸿章如果死在甲午战争之前,他的一生可以说是一个中兴名臣的典范,他的故事是要跟他的前辈恩师曾国藩一起摆在成功学的书架上的,而怎么就在他生命最后的六七年,犯下这么不可饶恕的罪过?梁启超的《李鸿章传》为你解读。李鸿章年轻的时候,进京赶考,情绪高涨之下写了一首诗 ——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定将捷足随途骥,哪有闲情逐野鸥?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这首诗不但是意气风发,而且有我行我上、舍我其谁的气魄。其实每一个中国读书人都有想要建功立业的情怀。我们读书就是要救国救民,要改变世界。年轻人读书要是没读出这种感觉,那你白读了。士,就得有这样的劲头。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是我们共同的志向。可是在晚清,想干成点事你会面临各种难题。你可能说我不怕难题!我能埋头苦干、拼命硬干,实在不行我还可以为民请命、舍身求法 —— 有敌人我就要战胜敌人,贪官污吏敢阻挡我我就要跟他们斗争!这些都很好,但是我要说的困难,还不是这种困难。有敌人的时候,至少你的方向是明确的,你完全知道该干什么,可能只是力量不够。真正做事的人,苦恼的不是这些。读完了《李鸿章传》,结合丹・希思的《上游思维》看李鸿章同志,就能理解上游思维有多难。社会可能会误解你,上级可能不支持你,很多时候,连你自己都不知道这件事做得对不对。因为你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世界。这里面没有多少直来直去的简单问题,没有多少英雄式的痛痛快快的成功,这里面的故事没有完美结局。想要在这样的世界里负点责任,你有时候不但不能指望功劳,还得有背黑锅的觉悟。《马关条约》一签,李鸿章立即成了卖国贼。这时候你要说如果没有李鸿章,中国可能更差…… 会有人听吗?李鸿章死后,有人假托他的名义写的诗。跟上面那首正好是个对比,似乎更能体现上游思维 ——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想来,还是以书中梁启超之言概之李鸿章之一生 “彼苍者天,前之所以宠此人何以如此其优,后之所以厄此人者何以如是其苦耶。” 读完此书,积郁而难消。这本书算是看了两遍,之前在 kindle 上有读阅过,这次经朋友推荐,及他人对梁启超的盛誉,再次举书拜读。对梁启超而言,其才识却令人侧目而称赞,15 岁即中举人,可谓才子,随后跟随康有为,深受其新思维的冲击,参与到了维新变法,以一种 “冲动” 打破禁锢,可谓之勇气和魄力。所以,反观其书,从《李鸿章传》来看,作者竭力控制想以客观公正态度的对李鸿章的一生做论断,然而,他是维新派和在野党,在评论执政党和保守派时,做到客观实在难上加难。不过客观说,这本传记不想西方的流水传记也不像现代演绎的小说传记,还是很客观的将李鸿章一生的事迹串垛出来,以自己的视角,对李鸿章的一生进行评论,因此,如若想了解李鸿章,这本书真是十分客观可读的传记。关于李鸿章本人,由于对那个风起云涌而多事之秋的时代兴趣,对那个时势造英雄的年代百感交集,从多个角度也窥视过李鸿章的林林种种。清末所处的历史环境,在整个中华名族历史上是从未有之的,各路英雄、枭雄竞相登场,无论王侯还是败寇,都在那个年代留下了让后人铭记的历史。《曾国藩》、《张之洞》、《杨度》都是我喜爱的作家唐浩明的代表作,也是代表着清晚期处于历史激流中的各种人物百态。通过曾国藩认知李鸿章,通过张之洞、杨度体会李鸿章。梁启超虽是与李鸿章算是同一时代的人物,但毕竟是在野党。对李鸿章的种种遭遇既表示了理解也显示赞许与鄙夷。正如曾国藩在翰林时曾为清流党一样,常常义愤填膺对时政加以指责和不齿,然而在其离开京师之地后,出任和署理地方之职时,方知侧眼旁观秉直指责易,深入其中浑圆处事难,所以自那以后,曾国藩开始远离他曾经的清流党,甚至以为清流党之误国误民。梁启超也同样面临同样问题。清末之时,常让吾辈胸塞。一是,在那个积重难返的腐化年代,国力已是风雨飘摇,国之羸弱必遭他人窥视与侵夺,唐宋元明清,只是朝代更迭,皆我中华也,然遭日法英德俄等列强蹂躏,开启了中华大地一个世纪的动荡不安。想来,今天的时代和幸福,真是来之不易和要倍加珍惜;二是,感顽固不化的落后思想可悲。由于民族和民粹主义的极端自大,开启的闭关锁国,导致国民变为愚民,只知天朝而不解他国,虽是极端自大,也是害怕异族对现有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改变。由于这种保守和落后,只知己未知彼,在与西方列强打交道时,以现如今的视角,真是怄气之极而难抒怀;三是,对当时处于混沌时代的历史人物感概悲凉。对梁启超的才识,尤其是在那个年代,有一定的世界大观和历史观,知己也知彼,真是实属难得,令人敬佩。而对李鸿章,只能说,更难亦。按照书中所说,李鸿章一俗儒也,然而真的像宋襄公,以泓水之战错用儒家礼仪之行,虽战败而誉其礼儒呼?李鸿章只是顺势而为,以时而行,在其位谋其政而已。在那个闭塞的年代,崇尚君君臣臣的儒家礼教,在混乱年代,太平天国、捻子、义和团已搅的焦头烂额,在落后的年代,被西人痛打的已不知其方向。李鸿章在三十八岁后开始独立山头,成立淮军,四十四岁开始创办洋务,三十年苦心经营。受制于历史的局限,又有几人能超脱于世俗,俗儒,只为能更好的连接地气,以务实的态度,处理眼前的利益得失。正如梁启超自说,非议李鸿章者,在其位,可否堪此重任如李处之?环顾当时的权臣,唯有李鸿章罢了,权臣圈外,高处不胜寒,他人岂能走马上任,超越李鸿章处之?至少梁启超未敢自诩能之。一方面反映了当时清末在胡林翼、曾国藩逝世后的人才匮乏,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李鸿章吊影成孤的可悲。环境或者平台,决定一个人的发展。或者换句话说,即是时势造英雄。清朝的羸弱已到了吹可弹破的地步了,即使有三个李鸿章也无济于事,非人所能左右。梁启超的维新与变法,仍是在原来的平台的上修修补补,正如梁启超说李鸿章一样,不过是弥缝补苴,然而,对于处于时代洪流中的人物,能有这本领和勇气,不随波逐流,已是赞许有加,令人敬佩。人难以摆脱它所处的时代,如果有,要么是能改变时代的伟人,要么就是成为这个时代的 “神经病人”。所以反过来说,辛亥革命的伟大是在一个旧有的牢笼内,创立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孙中山的伟大是把新的理念和信念注入僵死之尸使其重新充满活力。李鸿章可谓人物,在一定的历史时代内,造就了他不凡的一生。时势造救了他,也毁誉了他,正如开篇借用梁启超的话 “彼苍者天,前之所以宠此人何以如此其优,后之所以厄此人者何以如是其苦耶。” 无论是李鸿章还是曾国藩,都被说成是争议人物,其实谁去争又何人议呢?谋政者多隐誉之,在野者多明毁之。然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不是局中人。旁观者,有何置喙之处呢。大丈夫,不愧于心,何在乎他人无知之言。高处总是寒影,远处常是孤行......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