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8
5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抗争时期生活记录

    不错的书,回望乱世,人如蝼蚁,人世百态,抗战 8 年,百姓度日如年,明天都面临各种事关生死的选择,真是宁做太平狗,不做乱世人。内容不如前一本《银元时代》鲜活,乱世亲历者太多的不堪回首。让人感叹的是大时代下各色人物的百态,无论是汪精卫落得挫骨扬灰,还是各种汉奸和商人。另外反映日本人确实粗鲁,没有全盘的治理战略,不了解中国人的性格,从来就没有被征服 ,各色汉奸都是人品不堪之人。这方面日德都比英国人差远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抗战时期的上海生活

      这本书从一个普通市民的视角,记录了日军侵华时期上海的民间生活,以及痛苦漫长的抗战记忆。通过大量的资料、照片和亲身见闻披露了日军和汉奸的丑恶行径,以及特殊时期的世态人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第一,本书作者陈存仁,以历史亲历者的视角,记录了抗战时期上海民众的生活。在抗战中,市民经历了由抗战初期的团结兴奋到低沉苦闷的情绪历程。随着外来人口涌入租界,上海经历过一段畸形的商业繁荣。出现了阶层转移现象,炒卖期货、囤积货物的暴发户和 “跑单帮” 的商贩成了社会新贵。普通民众因为物价飞涨、物资粮食短缺,生活非常困窘。第二,我们从市民的视角,观察了侵华日军的军事和统治手段。日军惯于利用谍报、汉奸渗透和杀戮的恐吓手段,但内部一直存在着战略误判和观念分歧,而且实际控制的区域,主要是 “点” 和 “线”。在经济掠夺上,有代表性的手段是发行军票和倾销鸦片。第三,说到了汉奸这个特殊群体。汪伪政权成立以后,吸纳了一大批留在上海等待投敌的汉奸,其中比较奇特的一个,是糊涂荒唐的褚民谊。最让民众痛恨和恐惧的,是七十六号特工总部的杀手。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从个人视角的口述历史中,发现乱世的生存之道

          作者,陈存仁先生,因为他名医的身份和地位,可以接触到社会各阶层的人,有社会名流,合法的或不合法的商人,有国民党高官,汉奸,黑社会流氓,日本官兵,还有很多底层的普通人。我觉得,阅读这本书对现代普通读者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从中学习做人之道,学习乱世之中的生存之道,如何在乱世避险,包括政治上和经济上的避险,明哲保身。当然,有些能力是天赋,恐怕是学不来的,如审时度势的能力,拓展人脉的能力,随机应变、当机立断的能力,还有最重要的,是运气。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写得真详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三教九流,众生百态

              此书信息颗粒度比较细,深入到具体的日常当中,看惯了历史宏大叙事,此书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补充。资源是稀缺的,资源如何分配,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逻辑,小人物生存以及对社会的管理此书讲得现实感很强,有些事情过去发生了,即便到现在内在逻辑也是一样的。这本书虽然讲得是抗战时期的生活,但阅读后最大的体会是,一个人说什么话取决于位置而不是内心真实所想。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八年抗战中,市民经历了由抗战初期的团结兴奋到低沉苦闷的情绪历程。随着外来人口涌入租界,上海经历过一段畸形的商业繁荣。出现了阶层转移现象,炒卖期货、囤积货物的暴发户和 “跑单帮” 的商贩成了社会新贵。普通民众因为物价飞涨、物资粮食短缺,生活非常困窘。从市民的视角,作者观察了侵华日军的军事和统治手段。日军惯于利用了谍报、汉奸渗透和杀戮的恐吓手段。但内部一直存在着战略误判和观念分歧,而且实际控制的区域,主要是 “点” 和 “线”。在经济掠夺上,有代表性的手段是发行军票和倾销鸦片。书中还说到了汉奸这个特殊群体。汪伪政权成立以后,吸纳了一大批留在上海等待投敌的汉奸。最让民众痛恨和恐惧的,是七十六号特工总部的杀手,他们把曾经安宁的上海变成了一片恐怖的土地,留下了无尽的创伤。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抗战时期生活史

                  这本书很不错的。情节和文字都很朴实,简练。让我们从更多的侧面了解上海在抗战期间的情况。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抗战时期,上海民众的众生相。细腻而又生动,对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来说,“魔都” 不仅是对当下的演绎也是对七十年前那座城市最贴切的称呼了。生活在战争阴影下的人们,恐惧而又无助。不得不令人思考,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和平。不要妄谈战争,当一颗炸弹在身边爆炸时,最受伤的又会是谁呢?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陈老的文字简单朴素,所著战时杂记带着特殊的角度 —— 既要生存,也不想合污;既要与各阶层人打交道,又不愿苟同某些人。很贴合大多数普通人的思维,生动、详细,很是喜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配合银元时代生活史

                        战争对老百姓是最痛苦的回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抗战时代生活史》

                          关于《抗战时代生活史》这本书的内容:第一,本书作者陈存仁,以历史亲历者的视角,记录了抗战时期上海民众的生活。在抗战中,市民经历了由抗战初期的团结兴奋到低沉苦闷的情绪历程。随着外来人口涌入租界,上海经历过一段畸形的商业繁荣。出现了阶层转移现象,炒卖期货、囤积货物的暴发户和 “跑单帮” 的商贩成了社会新贵。普通民众因为物价飞涨、物资粮食短缺,生活非常困窘。第二,我们从市民的视角,观察了侵华日军的军事和统治手段。日军惯于利用谍报、汉奸渗透和杀戮的恐吓手段,但内部一直存在着战略误判和观念分歧,而且实际控制的区域,主要是 “点” 和 “线”。在经济掠夺上,有代表性的手段是发行军票和倾销鸦片。第三,说到了汉奸这个特殊群体。汪伪政权成立以后,吸纳了一大批留在上海等待投敌的汉奸,其中比较奇特的一个,是糊涂荒唐的褚民谊。最让民众痛恨和恐惧的,是七十六号特工总部的杀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战时如何保命?了解战时百姓真实生活必读书

                            这本书的书名一下子吸引了我,因为市面上很少有百姓阶层出身的作者写的关于战时百姓真实生活的书。真实性和视角很珍贵。对于出身和平年代的我而言,这本书太像小说,写的是日据时期陷落的上海时期的生活,人物上至达官显贵下至三教九流,没有谁是特定的主角,在那个时代,谁都是过往浮云,以群像的形式浮起与沉落。能够活着,那真是独得上天恩宠。一,战时如何保命?如何活的更长 1. 要逃到可以避难的地区:上海一二八被日本入侵闸北区,当时很多有关系有背景的人可以弄到船票逃命到香港,剩下很多人就跑到了上海租界得以避难,留在闸北区的日据区的遭遇比较惨。2. 住:在避难区要有自己的落脚点。外来人如在当地有熟人亲友居所可以投靠最好,这就看平日里你的为人与情谊维护上关系的深浅了,毕竟战时谁的负担都不清;当然,万一没有可投靠的亲友,还是要靠真金白银去抢租个临时住所,而因为流入人口突然暴增,租界区的房租上涨了十几倍不止。3. 钱:本币法币、临时币、军票都会随着战争越长,越贬值;股票最后也是一堆废纸。这些都是一时的软通货,抵御不了战争风暴。银行里没人去存钱,大家都去搞投机,因为货物奇缺,有点渠道的都去囤货居奇了。书里还提到,古董文玩字画在战区的战争中后期,更是不值什么钱。战时硬通货:黄金、美金。4. 吃:缺米、盐、奶粉等。虽然有统一限量供应,但是米质量特别差,还有沙子。而且越是挨饿年代、战争年代,越是跳骚横行,药物短缺,感染此类疾病不容易治愈,有严重致死不在少数。所以当时排队去抢购米也是冒死行为。在战争后期,能有粗杂面粮食糊口都很难。5. 穿:布料少,进来租界运输很难,比较缺。衣服不便宜,很多人去截街上路人,拐到街角扒去衣服就跑,只留穿着内衣的被截的人在那里没办法,警察也没法去管。6. 车与汽油:汽油相当于血,贵,普通人没机会。7. 电:居民被限制用电,7 度电用一周,只有晚饭时候才能开一小下,其他时候家里和街道黑漆漆的,实在熬不住家里要么用蜡烛。但是蜡烛和火柴也是短缺,很贵。8. 水:书里但是没有提到缺水。9. 药:紧缺,并且翻了几倍甚至百倍。不良商家囤货,更有造假药的。10. 看病:医院被划分,百姓可以去看的医院少,床位少且特别贵。二,战时自由 1. 化分区域,因为势力范围不同,所以跨区域窜行要有注意是否需要批文等 2. 特殊关卡,要向日本兵鞠躬 90 度 3. 特殊时期有宵禁 4. 战区居民短波收音机被收缴 5. 不允许有反抗的报纸和信息 6. 汪伪时期暗杀绑票时有发生,专门对有钱人和异己 7. 难离上海,要有渠道 (钱、人) 8. 特务多 容易被跟踪被 “戴帽子” 被请走 9. 电话被监听 10. 汉奸多 背后使坏和压榨三,战时人物画像 1. 有的人为了吃食,落水成汉奸 2. 有的导游成技女 3. 有的技女因为行业不济,随潮流做舞女 4. 有的父母为逃命,丢下婴儿放在济仁堂 5. 有的人领养弃儿 6. 有的人囤药抬高价 7. 有的人捐款捐物不留名 8. 有的人做刽子手杀人二百不眨眼 9. 有的人吸食鸦片不问明天 10. 有的人……… 这些人都一现而过在 1937-1945 年的上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抗战时代生活史读后感

                              凡是任何职业界中的人,都有一种职业上的技能,唯有做了党政人员之后,地位一高,做什么生意都拿不上手,闲下来就活不下去。所以汪精卫一招手,大家都抢着要挤入名单之中。当官还可以下海,可以从文。但要是当了官僚,确实就除了当官啥也不会了。当官还可以下海,可以从文。但要是当了官僚,确实就除了当官啥也不会了。值此父亲诞辰 100 周年之际,谨重刊此书以为纪念。我的父亲名保康,字存仁(又名承沅),于 1908 年出生在上海老城厢一个世代经商之家,祖上饶有资产,祖父及其五房弟兄在大东门一带开设了两家衣庄和两家绸缎庄。然而,在父亲八岁那年,由于经营不善,家道中落,两家衣庄及绸缎庄全部变卖还债,而祸不单行,祖父又罹急病遽然西归。孤儿寡母,没有了经济来源,全靠亲友接济度日,艰难困苦,可想而知。幼年的父亲便是在这样贫困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父亲十多岁时,中学毕业后,在伯祖的资助下,根据祖父要让父亲学医的遗言,投考了由丁甘仁先生创办、由谢利恒先生任校长的 “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为了阅读中医典籍,父亲又先后拜姚公鹤先生和章太炎先生为师,补习国文。由于家境贫困,父亲在读书之余还应征为丁福保先生做过抄写和剪贴工作,并时常忙里偷闲,写些短文,用 “存仁” 或 “绿豆” 作笔名,投寄当时《申报》的副刊 “常识” 和小报《晶报》、《金刚钻》等,以获取一些稿酬,补贴生活之需。由于生活的磨练,父亲从小养成了勤奋好学和写作的习惯,他一生除行医外,每天至少花两个小时写作,从不中辍。很多年后,父亲青年时代的朋友秦瘦鸥世伯,在一篇文章中回忆说:我和陈存仁年龄差不多,“加上都爱爬格子,向大小报投稿,于是很自然地碰到了一起(这也许就是佛教所说的缘分吧)。可我们在性格上毕竟还有差别:他沉着稳重,克制力很强,我则大胆好奇,喜爱热闹。另外有几个游侣如姚克、鄂森等经常和我去餐馆或上跳舞厅,甚至跟着别人闯进赌场或妓院去,竟想在堕落的‘雪坡’上试一试‘滑翔’的滋味。陈存仁却从来不愿同行,几次之后,我们也不再邀他了。当时,我们都还纯真坦率,并没有为此责怪他没有哥儿们的义气。后来我变得懂事了,一经追想,更不由不对陈存仁的富于定力,不随波逐流,感到是一种可贵的品质,也使他在十几年后便功成业就,从无数的同道中脱颖而出”(《上海滩》1992 年第 6 期)。诚如秦世伯所言,父亲的这种品质正是他日后事业成功的基本条件,而父亲这种优秀品质的形成,除了其幼年失怙、家境贫寒的客观环境的逼迫外,还得益于其所拜之师丁甘仁、丁仲英、谢利恒、姚公鹤、章太炎、丁福保诸位先生的教导和熏陶,这在父亲的著作《银元时代生活史》中有所反映。父亲在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毕业后,先后跟随丁甘仁先生和其哲嗣仲英先生写方实习。在实习阶段,父亲就筹划创办一份医药防病保健卫生常识方面的报刊,名曰《康健报》,这个想法一提出来,便得到了丁仲英和丁福保先生的支持。父亲经过周密的筹备之后,终于刊行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份医药报刊。这份报纸有很多名医名人撰稿,且 “编排格式新颖,大小标题做得引人注目,因此,才发行了二三期,就在社会上激起了一定程度的轰动”(《上海滩》1992 年第 6 期)。《康健报》第一期就发行了一万四千份,以后,又获得八千户固定订户。实习两年后,父亲获得了一定的诊病经验,获师同意后,便在山东路二号(南京路口)租得两间屋子,独立开设诊所,正式挂牌行医。由于初出茅庐,加上诊费订得较贵,开始一段时间病家并不多,每天只有三五个病人。当时父亲才二十岁,而人们选择医生总以为越老越有经验,为了适应这种心理,父亲有意识地成年穿着深色的长袍马褂,架一副平光眼镜,戴一项瓜皮帽,俨然成了一个 “小老头”。在父亲的苦心经营下,数年以后,诊务有了较大的发展。这期间,父亲曾医好了于右任先生的伤寒病,与右老结下了一段友情。1929 年 3 月 17 日,为了抗议国民党政府中央卫生委员会提出的 “根本提倡西药,推翻中医中药决议案”,全国医药界代表聚集上海总商会,召开 “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商讨对策。父亲便是这场抗议运动的发起组织者之一。大会推举了五名代表赴京请愿,父亲是为代表之一。事后,父亲撰写了《三一七国医节事件回忆录》一书。这一事件后,父亲被卫生部聘为顾问。1935 年,父亲积数年之辛劳,主编出版了一部三百多万字的《中国药学大辞典》,由世界书局出版。《中国药学大辞典》一版再版,前后达二十七版。但为了编撰这部药典,父亲疲劳过度,得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休养了数月之久,才逐渐康复。两年后,父亲又主编了一部《皇汉医学丛书》,其中收集的汉医书籍达四百多种,亦由世界书局出版。秦世伯在他的文章中也谈到了父亲编撰《中国药学大辞典》之事,他说:“他的规划如此细致周密,不由我不觑着他那张镇定的脸,怔了好一阵子。孔子曰:‘毋友不如己者。’这个陈存仁,岂但我所不及,简直使我五体投地了。”(《上海滩》1992 年第 6 期)1948 年底,上海物价狂涨,货币贬值,生活无以为继,父亲不得已决定离开上海,到香港另谋生路。1949 年初,父亲举家迁往香港。当时父亲所有的积蓄总共是九千港币,连订一间小公寓也不够。我一位在香港的外叔公问我父亲:“沅哥,看你在上海时气派还不小,你真的只有这么一点点?好了,我现在有些事去美国几个月,你一家四人就暂时住在我这里,不必付租。唯一条件就是我这个广东佣人跟了我多年,你用下去。” 总算住的问题暂时解决了。在人生地不熟的香港,一切得从零开始。父亲又开始觅房设诊所,挂牌行医。香港多广东人,通行粤语,父亲深知,要赢得病家,必须克服语言的障碍,他特地聘用了两名粤籍少女作助手,一位担任挂号,一位充当翻译,自己则拼命地学广东话。同时,在行医之余,父亲仍勤奋地写作。他在香港销路最大的《星岛晚报》上辟了一个专栏 “津津有味谭”,专门谈如何吃的问题,提倡在汤菜中加些中药的饮食疗法,这颇受素来讲究饮食的粤籍人士的欢迎。至今,香港五十岁以上的人对 “陈存仁” 这个名字仍很熟悉。这个专栏一写就是二十年,天天一篇,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从不间断。父亲从不收取一文稿酬,但文章刊登的版面位置是从不变更的,他希冀的是一种广告效应。很快,父亲便在香港打开了局面。父亲一生致力于宏扬祖国的传统医学。1935 年,父亲任中国医学院常务董事兼总务主任,为扩建学院,他亲自起草了集款建院的计划书,并自捐巨款,与各位董事倡导集款筹建了五座大厦。他一手创建的国医图书馆,所藏医书甚多,管理先进。然而惜逢八一三事变,新建大厦全部毁于战火。在香港,他参与创办了香港针灸学会,并被推举为会长。1978 年,墨西哥芭蕾舞团应邀到香港访问演出时,应当时的香港总督夫人要求,父亲曾派自己的学生去为他们针灸疗伤,针灸几次后,该团几位首席舞星的腿伤霍然痊愈。数月后,这个学生被邀请到墨西哥为墨总统针灸。这件事也多少影响了香港英国人对中医药的看法。香港中文大学创建 “中药研究中心”,聘父亲为 “建筑基金会主席”,父亲非常高兴,不遗余力,以一人之力,筹得捐款达一千二百万元以上,为中药研究作出了贡献。父亲一生致力于整理和研究祖国的传统医学,他除了早年编纂的《中国药学大辞典》和《皇汉医学丛书》外,到香港后,又陆续编纂了《中医师手册》、《医药常识丛书》、《中国医学史》、《中国药学大典》等著作。其中,《中国药学大典》是 1978 年应日本讲谈社之请而编纂的,当时父亲已年届古稀,他整整耗费了三年的时光,编纂完成了这部四大册的皇皇巨著。为了编纂这部巨著,父亲由于用脑过度,曾两度小中风。除了医学著作之外,父亲还曾接受香港 “大人” 杂志之邀,连续撰写了《银元时代生活史》和《抗战时代生活史》两部关于旧上海生活的札记类书。父亲是老上海,生于斯,长于斯,又因工作关系,阅人无数,交游甚广,上至达官贵人,下至三教九流,几乎都有接触,加上他每天记日记,保存了丰富的资料,所以关于老上海的故事,往往信手拈来,便是一则兴味盎然的趣事。20 世纪 70 年代初,香港拍摄了一部电视连续剧《上海滩》,轰动一时,而片头打出的特别顾问就是 “陈存仁”,虽然他们并未征得父亲同意,但他仍很得意。父亲一生行医,他的经验很丰富,诊断力很强,经过父亲诊断的病人,如中医药无法治疗,父亲就会告知病人,你得的是某某病,应找某某科专家,不然会误事的,许多次以后,连香港最有名的西医也不得不佩服父亲的诊断力之强。其实,父亲是一个很注重学习的人,他不仅注重中医药学的学习研究,而且同样认真地学习西医的理论和知识,早在 1946 年,他就曾聘请一位西医每天为他授课两小时,学习西医的病理学知识,如此坚持了两年之久。父亲一生还参加了很多社会活动。1929 年,他发起组织了三一七国医抗争活动。1948 年,父亲被沪中医界选举为国大代表,他在大会中,对国事倒行逆施,感慨不绝,除中医提案外,不发一言,选举总统时,竟未投票,并将选票带回。1957 年,父亲又被选为东华三院高级慈善机关总理。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父亲被聘入选为香港苏浙同乡会副会长,这是在香港上海人的民间组织,历来由工商界的顶极人物担任名誉职务。1985 年,因年龄和健康的关系,父亲宣告退隐,并移居美国洛杉矶市。1990 年 9 月 9 日,父亲在睡眠时因突发脑溢血而逝世。正如秦世伯在文中所言:“他走得很匆促,也很潇洒。” 父亲生前一直希望我能继承他的事业,跟随他学医,但因那时我就读于上海南洋模范中学,对理工科有兴趣,故未能听从父亲的意愿,弃理从医。几十年后,我却为此感到十分后悔,为当时放弃了这样好的条件,未能继承父亲的事业而深深遗憾。1992 年,经朋友介绍,我在成都结识了对中药颇有研究的四川企业家李星炜先生,我们合资成立了一家生产中成药的制药公司,并发展成今天的三勒浆药业集团,以先进的生物技术来分析中药的有效成分,使中药更能发挥其效用,造福于人类,以此稍补我心底的遗憾。我在诊余之暇,曾经写述我亲身经历的生活情况。第一次写成一部《银元时代生活史》,记述我从小到开业十年时光的生活情况。我本是一介寒士,辛辛苦苦地学成行医,内中对我帮助最大的是长者丁福保先生,他告诉我 “理财方法”,后来竟洗净了孤寒贫苦的穷态,居然在上海威海卫路(今威海路。—— 编注,以下地名括注均为编注)二号兴建了一座国医大厦,藏书近一千万卷。第二部个人的生活史,叫做《抗战时代生活史》,因为日本军人在上海掀起侵略大战,穷凶霸道,深入内地,残害良民,无所不为,杀死成千上万的同胞。我留在上海孤岛,插翼难飞,但屡次灾祸临到我身上,总能化险为夷。中间还有一位盛君,因我曾经为他看好过一场大病,他算是报恩,请我参加整个华北、华中的贩毒组织,这是许多贪财的人求之不得的好机会,我却用轻轻松松的手法,既不令盛君难堪,也脱离了这种毒祸万人的羁绊。结果盛君入狱,不知所终。在敌伪末期,我还在跑马厅里看到日本海陆空三军首领和成千上万的日本军民跪在地上,聆听日皇裕仁的投降停战命令。那时节,日本军民都痛哭流涕,跪在地上,解除军刀枪械,接受投降停战命令。我在这本书中,还记述了一个黑龙会大汉奸,冒充中国接收大员,移居虹口。这件事实,因为描述曲折离奇,美国亚哈瓦大学中国同学会,曾经请我编成一部话剧。我动笔写文字是会的,但要我写剧本是不容易的,最后勉勉强强交了卷。经过话剧团修改,居然大家叫好,而且轮流在美国各大学演出。关于这一段情节,究竟写得好不好,不妨请读者自由评判。总之,这一部《抗战时代生活史》就是我身为一个中国人留在上海时又悲愤又狂喜的生活情况。如今可作为雪泥鸿爪。写到这里,不敢云序,作为引言而已。一九七九年六月二十日 陈存仁识于香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陈老先生的这本书让我们从各个角度了解抗战时期上海人民的痛苦生活,更加生活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陈公着实让人佩服

                                  时代的尘埃落到每个人头上都是座山。内容十分有趣生动,让我入迷。让我想接着看陈公的《银元时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讲述那个特殊时期的上海,有身临其境之感

                                    我是在看了陈老爷子的上一本书 ——《银元时代生活史》后,慕名而来拜读这本书的。老爷子文风稳健克制,有一种过来人回顾往事的淡然。文中涉及很多当时上海有名有姓的人,包括日本人、汉奸,也包括革命党和普通人。由于职业关系,他都有接触而且交游广阔。当他用克制的语言来讲述的时候,反而能给人一种真实的临场感。老爷子并不忌讳表达自己的胆怯和委曲求全。他和大多数人一样,只是心有所向,但绝无杀身成仁的胆色。不过是做好自己手头的事,图个安生日子就谢天谢地的乱世普通人而已。恰因如此,文字读起来就容易有一种代入感。值得一提的是老爷子一生经历波澜无数,但在原则问题上没有行差踏错一步。这份定力和判断力相当让人佩服。正如秦瘦鸥先生评价的:陈存仁富于定力,绝不随波逐流。扪心自问,如果我在那个时代,能否做到老爷子一半好?我没有自信说能。从这本书中,我们能学到许多。个人五星推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看完陈存仁的第二本书

                                      相当于口述史,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好真实的民国生活百态

                                        开始因为好奇心,想一探究竟民国生活,但越看越感叹陈先生面对特务、流氓、日军、毒贩时的人生智慧,躲过一次次危险,比小说写的还要精彩。全篇叙述坦诚,他在书中也说到,“我佩服舍生取义的人,我自己不敢这么做。” 但陈先生在抗日时期,未曾动摇抗日之心,以另一种方式维护国家的利益。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