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2
6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知识分子》…那些声称爱人类的及其拥趸…

    1998 年,《知识分子》在伦敦出版,此后立即在大西洋两岸引起强烈反响,一版再版,始终畅销不衰。《伦敦书评》发表文章称它是 "一本有说服力的、也是有趣的书;即使不喜欢它的人,也会从中得到乐趣。" 指导人类的卫道士 "知识分子" 最早指教士、书记员,还有占卜者。从那时起,他们就宣称自己在指导着社会。但不管怎样,他们都是宗教文化的卫道士,所以无论他们是天真质朴,还是老于世故,他们对于道德及意识形态方面的革新,都必然受制于外部权威确定的准则和既定的传统。他们不是也不可能具有自由的精神,成为思想的探险家。为人类谋利的新福音世俗知识分子可能是自然神论者、怀疑论者或无神论者。他们像任何一位主教或长老一样,随时准备着告诉人类如何处理各类事务。从一开始,他们就宣称要致力于为人类谋利,有责任宣讲福音,通过他们的教诲引导人类前进。对这一自封的任务,他们比他们的神职前辈们表现出更激进的态度。他们认为自己与那些自称得到神示的宗教毫无瓜葛。对于过去集体创造的智慧结晶、传统的遗产以及先辈经验形成的既定法规,是有选择地信从,或是全盘否定,都取决于他们自认为良好的感觉。伴随着不断增长的自信和勇气,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人宣称,他们可以诊断社会的弊病,而且能用独立的智慧来加以治疗:甚至于他们凭此不仅能够设想出社会结构的模式,并且认为可以把人类的基本习俗改造得更好。与他们的僧侣前辈不同,他们不再是诸神的仆人和阐释者,而是神的取代者。他们的英雄是普罗米修斯,是他盗取了天火,并带到了人间。人类的朋友可能不是人的朋友人们注意到了这一点。在知识分子中,卢梭第一个反复宣称自己是 "人类的朋友"。尽管总体上他爱人类,但他却养成了一种爱与人争吵的特别喜好。日内瓦的童贤医生曾是他的朋友,也是受害者之一,他就抗议道:"人类的朋友怎么可能从来不是人的朋友?或者难得是?" 卢梭对此做了回答,并维护了自己对那些应受到指责的人进行谴责的权利:"我是人类的朋友,而人是到处都有 —— 我也没有必要走得太远。" 把五个孩子送到育婴堂的伟大人物 1746-1747 年的冬天,勒瓦塞生下第 1 个孩子。我们不知道这孩子是男还是女,名字也没有。(据卢梭自己说)"世界上最大的难题" 就是说服勒瓦塞必须遗弃这个孩子,以 "保全她的名誉"。她 "哀叹着顺从了"。卢梭在孩子的襁褓里放了 1 张带暗记的卡片,然后叫助产士把包裹放到育婴堂去。卢梭与勒瓦塞后来又生下了 4 个孩子,他们用完全相同的方式处置了,只是在第 1 个孩子以后,卢梭再也不自找麻烦地放卡片了。5 个孩子都没有名字,很可能都没活多久。乌合之众会更相信谁卢梭对无神论的攻击触怒了伏尔泰,1764 年,伏尔泰出版了一个小册子,题目叫《公民感情》,署名日内瓦一牧师。文中公开指责卢梭抛弃了自己的 5 个孩子,还说卢梭是梅毒病患者和杀人凶手。卢梭对此指控的否认被普遍接受了。然而,对这段插曲的思考,成为卢梭下决心写他的《忏悔录》的一个因素。这本书基本上是为了反驳或掩饰已为公众所知的事实。在此书中,他两次就孩子的问题为自己辩解。有趣的疯子所有的一切都令人非常困惑,而且使人想到知识分子也会和其他任何人一样,失去理性,不合逻辑和迷信。事实似乎是这样:卢梭是一位天才作家,但他的生活和思想都致命地不健全。一位女士对卢梭做了最好的概括,她就是卢梭自称唯一爱过的索菲・居德托伯爵夫人。她一直活到 1813 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做了这样的评价:"他丑陋得令我害怕,爱情没有使他更有吸引力。不过,他是个可怜的人,我只有用温柔和仁慈去对待他。他是一个有趣的疯子。" 这本《知识分子》惊世骇俗,虽有点儿哗众取宠式恶趣味嫌疑,但读起来真的非常解气。除了卢梭外,本书还介绍了另外十一位知识分子,雪莱、易卜生、托尔斯泰、海明威、布莱希特、罗素、萨特等。这些一直被冠以伟大的知识分子不为我们所知的另一面,原来是如此堂而皇之,这不禁让人想起,这是谁一直在刻意的忘记这些……(石木翻书)

      10
      5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人比概念重要,人必须处于第一位"

      保罗・约翰逊的《知识分子》中知识分子的定义并不是广泛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他特指某一类人。这些人都是我们熟悉并深为敬仰的西方思想家和作家,都是一些影响了历史进程的领袖级人物。比如:卢梭、雪莱、易卜生、托尔斯泰、海明威、布莱希持、罗素、萨特舍人。他们以生产理念为职业,以强烈的使命感探讨人类的各种问题,以改善全部的人性为目标。他们有的成功,有的没有成功;没有成功的,也成了人类精神财富的一部分。不过,约翰逊不是为他们歌功颂德的,他站在上帝的视角检视这些知识分子的足跡,主要是为了探寻这些知识分子个性中的弱点和他们所犯过的错误,发现他们生活中种种可恶、可耻、可笑、可悲之处,并毫不留情地将这些东西展示给读者。揭示出他们表里不一、利欲熏心、欺世盗名、爱慕虚荣并鲜为人知的另一面。约翰逊认为,这些知识分子中的领袖人物通常声称自己热爱人类,是理念的创造者,但他们爱的只是抽象的人,而不是现实生活中具体的人;他们自称要解放全人类,但在实际生活中,在同亲友相处时,大都是极端的个人主义者和自我中心主义者。他们时常居高临下指责别人,私下的生活却是个罕见的利己主义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知识分子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作者搜集了关于知识分子的这些八卦,虽然只论及了一小部分知识分子,但打破公众心目中的神话本身就是值得赞赏的,特别对于只对这些人的名声一知半解、对其私生活一无所知的读者,尤其有益。本来,卢梭、雪莱、托尔斯泰、海明威、罗素、萨特、易卜生、布莱希特,这些人物可算如雷贯耳了,即使不把他们当做高高在上的神一样的存在,也会敬畏他们当年的影响的。然而,读过此书,忍不住要感慨情何以堪:他们也只是普普通通的人啊,有欲望、有弱点,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所作所为甚至与其所鼓吹的原则恰恰相反,即便在一般的道德标准中,那也是德行有亏、不值得尊敬的。这就提醒我们,不要轻易地成为某某人、某某理论的盲目信徒,更要警惕那些华丽的、仿佛正在深入人心的言论是否只是作者的胡说八道。在本书的最后,约翰逊写道:“任何时候我们必须首先要记住知识分子惯常忘记的东西:人比概念更重要,人必须处于第一位,一切专制主义中最坏的就是残酷的思想专制。” 就像顾老师说的,我们要去魅,平视。

          1
          5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智识分子:一种理性视角

          目的不要盲目崇拜知识分子,应对知识分子的言论保持警惕和清醒的判断力。定义有知识、有文化、批判现实、呼唤改革的人启蒙性:以先进的思想取代落后的思想,破除迷信和蒙昧。引领民众走出落后的现状,走向一个更加光明和理性的未来。公共性:关心公共议题,能够在复杂的舆论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判断,敢于站出来为蒙受不公的人主持公道。在公共讨论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过于关注理念,忽略现实。知识分子拥有左右社会舆论的能力,其思想就可能产生严重的破坏性。知识分子的思想主张好比一株植物的果实和根系,若根系有毒,其果实的成分就值得怀疑。作品好像深暗地下凝结的水晶,是他们在这劣迹斑斑的一生中,留给这世界唯一美好的事物。

            8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涉及的人物中多数是中国读者十分熟悉并深深敬仰的西方思想家和作家,一些影响了历史进程的人物,如卢梭、雪莱、易卜生、托尔斯泰、海明威、布莱希特、罗素、萨特等人;其余的几位,一般中国读者不一定熟悉,但也是西方世界有影响的人物,比如英国出版家维克多・高兰茨、美国作家埃德蒙・威尔逊、剧作家莉莲・赫尔曼等。这是一部很独特的作品,很难说它是哲学著作,还是历史著作或传记著作,实际上这些成分都兼而有之,约翰逊在追寻这批知识分子的足迹,不过他不是要记述他们的生平,或是评述他们的业绩、表彰他们的功勋,他有着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目的。他清扫历史的尘埃,找来各式各样的参考资料,他全神贯注、小心翼翼地搜索每一个角落,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他充满怀疑的眼光把这些大人物重新检视一遍,特别是他们的私生活,看看他们是否配得上他们头上的光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552

              为什么名人会有这种完全不同于日常所见的两副面孔?到底哪个是真的?其实不仅仅是名人会是这个样子,普通人不也是这个德行吗?哪个男人敢说自己对女人酒精金钱这些东西毫无兴趣?无非就是自己的能力不足而已,名人恰恰拥有了很多便利的条件,所以可以做的特别出格。然而为什么名人会有这些便利条件,就是因为他们有足够的能力,所以一个能力强大的人,既能够运用自己的能力,做出让后人纪念的学习的以之为榜样的事情,也可以做出一些让人不齿的事情,当然其实很多人都想做,只是没有机会,做不了而已。相比于现实的人,可能我们更爱抽象的人,但是那个限时的人才是我们认识这个人的基础,你当然可以越过现实的人去找那个抽象的人崇拜,但又有什么用呢?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知识分子》

                本书作者通过大量珍贵的史料,还原了十几位著名的西方知识分子的私人生活,对知识分子群体的道德品质提出了尖锐的批判。本书提醒读者,不要盲目崇拜知识分子,应对知识分子的言论保持警惕和清醒的判断力。本书的核心内容:本书将通过两段欧洲历史,带我们了解西方语境下的知识分子概念,并通过详细介绍书中批判的最典型人物,卢梭,说明原书对知识分子提出的具体批判。让大家以更加平和中立的视角看待知识分子群体和他们的作品。当我们看到一个人的人生过得很失败,甚至是很卑劣的时候,我们其实仍然无法断定,他已经放弃了挣扎。对于知识分子们来说,他们私下里的品行可能很不堪,却仍然通过写作,讲述着关于正义和光明的思考,这可能恰恰是因为,写作是他们挣扎的唯一手段。性格的缺陷、不幸的遭遇、金钱、权力、世人的崇拜,都可能让他们深陷在不道德的泥沼中。我们不必去原谅他们曾经犯下的错误。但在作品里,他们仍然可能对美好的事物满怀期待。这些作品就好像黑暗的地下凝结出来的水晶一样,是他们在这劣迹斑斑的一生中,留给这世界唯一美好的事物。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有趣又深刻的书

                  某些知识分子常常宣称他们热爱人类,或许真的是如此,但是他们爱的是抽象的人,而不是现实生活中具体的人,他们可以为人类设想出种种美妙的图景,但在实际生活中,在同家人或朋友相处时,他们大都是极端的个人主义者和自我中心主义者。他们很难真正爱一个人,包括亲人,虽然在几乎所有人面前他们都能表现的十分亲切温顺。他们心里深知自己处在一片混乱又苍白的荒野上,并且对自己的这种分裂状态持悲凉的态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趣的轶事

                    跟着顾衡老师的指点,找到了这本《知识分子》,虽然在好书榜专栏里听了关于这本书的一些衍生内容,实际听读起来,这些知识分子的私德实在是糟糕到无法形容,用现在的流行语 “渣男” 一词去概括都是便宜了他们。反过来我也在想,为什么这些人的思想可以在历史上留名,是不是他们独特的生活经历造就了极端深入的思考,让他们在芸芸众生中成为了思考的先锋,但是回归到日常生活,这些非同寻常的思想却形成了极端恶劣的结果。亦如人类的朋友不是人的朋友,私生活烂的发臭等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知识分子们的骄、奢、淫、逸……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知识分子的另一面

                        1、看完顾衡老师推荐的《婚外》,再配合这本书,更完整的理解了,不论知识分子还是政治家,首先他们是人:人无完人!但是这里介绍的几位都太自我了,觉得世界应该为他而存在😂2、自己还是寡陋之人,介绍的好知识分子都是第一次了解,因为没有看过他们的作品,所以有些内容似懂非懂。所以多多阅读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少了个最重要的人

                          如果想看精髓那就去淘宝找繁体译文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知识分子》所以读这一本是想为读《忏悔录》时产生的疑惑解惑读他的儿童时代完全被一些细节吸引喜欢父亲拥他读书的场景读到少年时代发现他开始撒谎以为生活环境所致的无奈之举再到青年时有暴露癖,自怜自艾,极度自负到第二部和伏尔泰闹翻,是伏尔泰的错和狄德罗闹翻,是狄德罗的错把五个孩子送去福利院,是最好的选择…… 越读越觉得《忏悔录》不是忏悔,而是辩解很疑惑这本书流传两百多年的原因所以《知识分子》是很好的欣赏一半的真实求证另一半的虚假摒弃非黑即白的桎梏读书是很好玩儿的从一本到另一本不全是偶然 [愉快]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學術狗仔隊

                              因為是顧衡讀書榜,才堅持看完了。約翰遜先生像娛樂版狗仔隊一樣,學術殿堂大神們為人類共同體貢獻的豐功偉績一概不提,而雙眼緊緊注視老鷹們低飛時候的尷尬與不堪,尤其特別扮演清教道德審判員,關心大神們臥室床鋪褲襠裡面的那些事兒。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定义

                                索维尔对知识分子的定义就是:“处理理念的人”。他说:“知识分子的工作开始于理念并终结于理念…… 理念不仅是知识分子功能的核心,而且也是知识分子成就的评判标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们对完美的追求恰恰印证了对美好世界的渴望和敬仰,从而忽略了生而为人,人性中的恶魔和天使共存着,真相很让人恼怒、沮丧和失望!或许,欣赏不完美才是生活最最有魅力的,只是驯服理性脑的过程中难题太多,失去了前行的勇气和动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光辉形象背后的裂痕

                                    本书中用真实翔实的资料打破了人们对很多大知识分子的刻板印象,他们不是无瑕美玉刻成的雕像,他们也是普通人,很多方面尤其是私德方面甚至远低于普通人。不过,吃鸡蛋不一定非得看到母鸡产卵的地方或者过程,对于这些人,取其长者。不过,也要注意不要轻易的就被他人的信念牵着走,尤其是那些自身言行都不一的那些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正在变成当代传教士,与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的也是疏离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吃鸡蛋

                                        我是个吃鸡蛋的人,母鸡的道德我并不关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复杂的人性

                                          30 万字,剥去了那些著名知识分子身上伟大的光芒,将那些巨大的身躯还原成了具体而又真实 “人”。他们聪明睿智,但他们同样逃不掉人性中的阴暗邪恶。透过他们的真实人性,你也许会打破那些需要你仰视的幻境,同时,你可能还会主动撕下贴在自己身上那个让你虚妄自得的知识分子标签,认真审视一下自己的本真。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