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for 中国创业者:近年国内创投圈真实现状(不涉及本书剧透)
看完了哈~作者的几本书都起到了一个作用 —— 祛魅,把跨度几十年的事情给你讲明白,同时还兼顾了可读性。这本也不例外,相信读过后就不会问出类似问题了:一点儿风险都不想 / 敢承担,那还叫什么 VC 啊?如果你是创业者,读完这本书,想按图索骥其实也挺难的。书中所描述的,跟国内情况不太一样。一来,美元基金近年不活跃,而人民币基金的投资逻辑,很有中国特色;二来,如同资本市场一样,中国的创投圈也是多层次的,足能让作者再写出这么一本来。在某个论坛 / 峰会的自由交流时间,你往往能收到不少名片、微信好友邀请,包括但不限于 XX 资本、XX 基金的投研 / 风控 / IR 总监、执行事务合伙人…… 除了热情洋溢的介绍外,还有表示对你个人、创业项目的充分认可的溢美之词…… 如果你刚刚做了路演或者分享,由穿旗袍的礼仪小姐指引着走下台,而且你凑巧在业内小有名气,那么收到名片、好友邀请的数量,要乘以 n,且 n 大于 1。如果你是第一次创业,此时可能会有一丝成就感,认为自己受到资本的追捧,融资不是手拿把掐一样…… 同时往往比较迷惑,这些 title 下,都是具体干什么的?在做梦之前,先要搞清楚,这些主动找你的,一般都是些什么人?1. 财务顾问,即传说中的 FA 抛开保险、记账、代办、贷款、税筹…… 先找你的大概率是 FA,而且占比还很高。自从华兴资本成为国内 FA 第一股后,FA 们一度都自称 “精品投行” 了。但别管他名片上印的 title 是什么,其机构简介写的是什么,也别管他说的是什么。记住一条,只要不是成立基金进行投资,那他就是 FA。而且 FA 往往都有一种独特的气质,沾染上就难以去除,说白了,就是不专业的 “销售味儿”。尽管如此,FA 能找你,也说明你所在赛道是有热度的,还有机构有资金愿意投资,而你在业内也有一定知名度,FA 能想得到你,这也是好事儿。凡事总有两面性,有经验且靠谱的 FA 永远是少数,说占比 10% 已经是高估了。而不专业的 FA 除了浪费你时间、精力,把你搞得意兴阑珊外,还可能把你搞得声名狼藉,这是需要万分小心哒~PS. 如果有人感兴趣,稍后可以聊聊怎么判断面前的 FA 是否靠谱?但需要你多少懂一点儿资本市场游戏规则,不然也是没办法筛选哒~2. 政府职能部门包括但不限于,招商局、投促局、商务局、工信局、科技局等相关委办局。如果你所在领域,在近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中被连续提及,各地政府的上述部门,一定会联系你,其中以招商部门为主。一般是电话联系,先约个腾讯会议,而会后上门走访,然后沟通落地细则…… 总之周期不会太短,顺利的话半年起步。目前各地基本以产业基金股权投资的方式,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要手段,因此电话会议、线下走访时,母基金、子基金的管理人会参与。一般母基金管理团队是国资背景,比如市级区级城投等;子基金 GP 则是市场化团队,比如知名 IVC、国资 CVC、上市公司旗下 CVC 等等为主。不靠谱的情况是,在双方未达成任何和议之前,甚至与当地产业基金管理团队都没沟通过,就热情的邀请你过去考察营商环境,面谈落地事宜,承诺一切都好说。难免让人怀疑,他们其实是文旅局的,到访率指标是 kpi~3. 产业园 / 孵化器运营方一些有实力的运营方,也会跟辖区政府合作设立产业基金,作为招引优质企业落户的手段。没有能力设立基金的,则会借助所在区域的产业基金,这种情况下,跟普通 FA 一样,没有任何话语权。而拍胸脯打包票,还承诺帮你搞定跨区域基金的,要么是没经验,要么是忽悠你。一般是希望你把企业工商变更过去,最好是租办公室给你,搬过去办公。也有可能是邀请你参加他们的线下活动,过去当气氛组,他们有线下活动 kpi。如果你问能不能投资,他们一定说现场有知名机构到场,而且园区有合作基金,会帮你重点推荐,反正到时你来就对了……4. 产业基金管理人基本上,省 / 市 / 区各级政府城投平台下,都设立了基金公司,组建引导基金,而后邀约有实力的 GP,围绕当地产业布局,从中选择几个方向设立产业基金,主要是利益 GP 的项目资源,以及基金风控、管理经验。这类基金以投资本地企业为主,管理团队在基金设立之前,就要物色适合的投资标的,能落地的优先。所以他们找你的时候,往往基金还没有成立,也就说即使能投资,也会有比较漫长的周期,嗯,有的等了~5. 财务投资(IVC)机构本书中提及的 VC 基本都属于这一类,业务模式很简单,就是通过纯纯的市场化股权投资行为,帮 lp 实现增值的代客理财生意,基金清算时 IVC 获得 20% 超额收益,理论上,并不看重那 2% 基金管理费。近年来,民间资本、美元 lp 都不活跃,IVC 也要跟地方政府合作产业基金。因此,在判断一家企业能否投资时,有两套逻辑:a. 纯市场化逻辑:投资标准相对比较严格,更喜欢投资其他知名机构投资过的企业。b. 招商引资逻辑:如果符合产业布局方向,能满足当地的落地要求,那么投资标准相对宽松,因为基金中 70、80% 的钱,是当地政府出的,但大概率不能领投哦~就如同 Jack ma 是民营企业的风向标,华兴资本是国内精品投行第一股,其创始人包凡是一级市场的晴雨表。近期,消失两年半的包凡,又出现在大众视野,尽管已经卸任华兴资本 CEO。6. 没有募集到新基金的 GP 一般是实力不够强的 IVC,或者是新手磨合期的 CVC。加之近年民间资本不活跃,成立一支新基金特别难,总是差那么 20、30% 份额凑不齐。因此处于这个状态的 IVC,要么减员增效,要么就会开展 FA 业务。对创业者来说,这类机构比大多数 FA 专业度高一些,但是可靠度低一些,因为 FA 不是人家的主业,属于有一搭没一搭的。7. 产业资本(CVC)有可能是某领域头部企业的战略投资部门,或者是集团子公司,上市主体的兄弟单位,完成中基协备案的基金管理主体。基金状态参考 “5. 财务投资”,而且一般要求会更严格。8. 券商系基金一般投资 IPO 预期明确的中后期企业,Pre IPO 阶段是最爱,然后再开发成新基金的 lp。如果你处于早期阶段,他们找你也是做 FA,且耐心指数参考 “6. 没有募集到新基金的 GP”9. 并购基金(Buy-Out Fund)如果是还没有融过资的创业者,这个先不要想了哈,门口的野蛮人还看不上你…… 还有一些机构,也是创业者股权融资时接触不到的,比如类似的,还有保险系、银行系参与的 PE 基金,投资方向、阶段、偏好各有不同。创业者首先要学会判断,是不是遇到了对的人,不然只会浪费时间精力,徒增挫败感哈。后者更严重,创始人心力交瘁、怀疑人生时,团队就更没有信心了。创业者最需要具备的能力,或者说最重要的任务是:找钱、找人、找方向而找钱的第一步,是找到有投资能力、有投资意愿的 VC,不能看见名片上有 “投资、基金、资产管理” 等字眼就冲上去,甚至 “财富、信托、家办、融资租赁” 也不放过…… 就如同在以结婚为目的相亲时,要先找到有同样目标的人,不然无论对方多么优秀,无论你如何努力,都只能得到错的结果。而这只是融资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哦~BTW. 最后说点儿轻松的~作者认为现代风险投资始于硅谷,也有人认为风投遵循了捕鲸船模式。还有人说大航海时代,麦哲伦就是带着可以拿到 20% 超额收益的约定出发的,现在基金后端 Carry 的分配,就是沿袭了这个比例。作为中国人,我选择相信另外一个说法:历史上,发生最早、收益最高的一笔风险投资,是吕不韦对嬴异人的投资。吕不韦发出口头 TS,并制定了战略计划。嬴异人一激动,当时给他磕了一个,然后说: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长平之战后,吕不韦又追加一轮投资,然后嬴异人顺利拿到了华阳夫人的战略投资,为了拍新股东的马屁,把名字都改成了嬴子楚,而后进入 IPO 绿色通道~你看,吕不韦 all in 一把,得到秦国 50% 股权,后来还当上了董事长,无论估值是多少,都是实现了真正的富可敌国~
3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42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一部风险投资史,就是一部科技发展史;资本和企业互相塑造、互相成就,推动社会的进步;对于投资家和创业家,选择很重要,但没有一个选择是永保成功的,重要的是与时俱进,不断刷新认知去挑战未知;每一种新的投资方式的出现,都契合了社会的发展,以更好的姿态去加速创新的出现,创造性破坏从来都只属于好奇、乐观和务实的反叛者;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红衫资本的不断成功,理性与柔软,打造激发才能和创造幸运的文化,培养默默无闻,但拥有自主能力,有望成为下一代领导者的人才,好的环境,让好的人才和好的投资机会更容易出现;一部风险投资史,何尝不是一部美帝科技霸权史,音乐没有停止,科技界渴望迎来转机。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风险投资背后的数学原理是数学期望在开始谈数学期望和风险投资之前,我们先来说说赌博。对,你们没有听错,就是那种押单双骰子的赌博。如果现在你有 1 万块钱,让你进入赌场去押单双号骰子,你会如何去赌呢?我相信绝大多数人的做法就是跟着感觉走,没有任何规则可言,随便押单双号。这类人注定要充当赌场的韭菜,也许他们有时会凭借好运气可以挣些钱,但是从长期来看,他们不可能挣钱。至于其中的道理,我们后面揭晓;当然还有绝少部分人的做法是跟着规则走,他们坚决执行制订的规则,而不是像赌场中的韭菜那样凭感觉押。比如他们会采取这样的规则:所有的赌注只押单号骰,并且把赌注资金分为很多份,100、200、400、800、1600、3200 类似于这种形式。只要押中一次就重头再来,如果一直到最后都没有押中,那就选择认输,打车回家。同样在赌场中,这两类人最终的结果为什么千差万别呢?当然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我们今天不过度解读。从数学逻辑来分析,是数学期望决定了他们的最终命运。大多数人在赌场中的数学期望为负数,所以从长期来看一定是输家;绝少部分人在赌场中的数学期望为正数,所以从长期来看一定是赢家。讲到这里也许很多人还是一头雾水,究竟什么是数学期望?数学期望和赌博的输赢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可以从数学期望中看到长期投资的结果?接下来我们来聊聊这些问题。1、数学期望数学期望属于概率论知识,它本质上是对事件长期价值的数字化衡量。如何得到数学期望的值呢?方法很简单,就是对随机事件不同结果的概率加权求平均。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先把每个结果各自发生的概率和带来的影响相乘,然后把得到的数字相加,最终得到的结果就是数学期望。为了便于理解,我们给出一个公示,数学期望 = 预期盈利 * 胜率 + 预期亏损 * 败率(1 - 胜率)。预期盈利 / 预期亏损 = 赔率我们以股票为例,我们都知道未来股票价格是随机的,有涨有跌,还有可能保持不变,而且涨跌的幅度也不一样。假如有一只股票,现在的价格是 50 元,未来有 40% 的概率涨到 60 元,有 30% 的概率保持不变,还有 30% 的概率跌到 35 元。看完这一描述,你对这只股票有了整体的认知吗?或者说得更直接一点,这只股票值不值得买呢?我们可以计算一下股票盈利的数学期望值:E=(60-50)×40%+(50-50)×30%+(35-50)×30%=-0.5(元)。也就是说,虽然这只股票上涨的可能性比下跌的可能性更大,但从整体上看,这只股票趋向于亏钱,不值得买。2、风险投资的数学原理在刘润老师的著作《底层逻辑 2》中,著名投资人刘芹分享了他投资的心路历程。第一个阶段,看到什么项目都觉得是好项目:哇,这个创始人太厉害了,这个项目太好了。每个创始人身上都有闪闪发光的点,每个项目都有独到之处。当然,有些项目的确成功了,但是更多的项目失败了。他很痛苦,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第二个阶段,看到什么项目都觉得有问题:这家公司的团队有问题,这家公司的产品有问题,这家公司的股权结构有问题,这家公司的市场定位有问题…… 其实,如果你想找问题,一定能找出各种各样的问题。面对数不清的问题,刘芹一直不敢出手。不出手虽然没有风险,但也没有收益。刘芹仍然很痛苦。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煎熬后,他进入了第三个阶段。第三个阶段,他开始逐渐形成一套自己的投资原则。符合投资原则的公司,有再多的问题都是可以投资的;不符合投资原则的公司,即使创业者再闪亮也不碰。这套投资原则让他避开了很多坑,当然,也让他错过了不少好项目。但是,如果平均来看那些他运用这套原则投资所获得的收益,他的投资是成功的。用数学语言来表述,刘芹的投资原则就是一个自己打磨出来的、极其宝贵的数学期望公式。每见到一个创业者,他就把创业者的情况代入这个数学期望公式算一下,如果算出来的数学期望为正,就投;如果算出来的数学期望为负,就不投。其实几乎所有的风险游戏,比如股票、赌博、彩票等,要判断它们是否值得投资,都可以使用数学期望来进行。如果某款产品赢的期望超过输的期望,也就是说数学期望是正的,就证明它值得长期投资。这就是金融领域价值投资的真谛。《大概率思维》这本书写道股神巴菲特投资心法:用亏损的概率乘以可能亏损的金额,再用盈利乘以可能盈利的金额,最后用后者减去前者,这就是我们一直试图做的方法。这种算法并不完美,但事情就这么简单。其实巴菲特说的方法就是数学期望。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指数法则!点石成金!在云谲波诡的金融世界里,风险投资一直是神话般的存在,风险投资人能够点石成金、翻云覆雨,掌握着改变风向与创造巨额财富的武器。宁可尝试后失败,也不要不敢去尝试。指数法则:成功的回报将远远大于失败的代价,风险投资变成了国家力量经久不衰的支柱。本书作为编年史,从八叛将开始说起,美国风险投资四大巨头:阿瑟・洛克(风险投资之父,仙童、英特尔、苹果)、唐・瓦伦丁(红杉资本创始人、硅谷投资教父,思科)、约翰・杜尔(KPCB 二代,风险投资之王,投资谷歌)和维诺德・科斯拉(KPCB 二代,网景公司创始人)、红杉第二代:莫里茨(雅虎)、莱昂内,第三第四代:戈茨(WhatsApp)、博塔(“侦查员计划”),红杉中国;汤姆・珀金斯(KPCB 创始人,基因泰克);孙正义的鲁莽与大金额(雅虎 1 亿、WeWork44 亿、400 亿 Uber);基准资本的谨慎与小金额(eBay);天使投资(谷歌 100 万美金);1 股 10 票股权结构始于谷歌,被 FB 等继承;FB 的叛逆和 “肖恩帕克时间”;到中国去!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