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1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皮革马利翁效应是什么?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382 本 #《皮革马利翁效应》📕 发现与创造存在于所有的人际关系之中。他人所具有的特征,是从他们之前独特的关系中演化而来的,而我们被这些特征所吸引。然而,我们看到了他人身上的哪个特征,我们放大了他们身上的哪个特征,我们努力想要在他们身上植入哪个特征,这些全部都是创造的结果。📕 分析人们通过无意识的心理活动 “创造” 彼此的方式是我的兴趣所在。与其认定人们本性难移,我宁愿相信人们性格易变,每个人都有可能在彼此不断发展的剧情中露把脸。我们每个人都像是剧场里的导演,找人饰演自己舞台上的角色,与此同时,别人也把我们排进他们的戏剧之中。📕 有时候我们的某些方面连我们自己都不了解,别人却可能看得一清二楚,而他们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无意识协定的)角色,可能会不允许他们告诉我们这些。我们最亲近的人最可能知道我们的缺点,但最爱我们的人最不可能跟我们说起这些。📕 每段关系的 “感觉” 都不相同。每段关系的情感韵律都有自己的节奏和旋律,不可能在别处被精确复制。我们跟某个朋友在一起时,情感感受和自我表达上的微妙差异是那段关系中所独有的,跟任何别的朋友一起的感觉都会跟它截然不同。📕 关系中最基本的是我们会引发彼此的情感状态。[4] 我们说我们喜欢某人(或不喜欢某人),其依据是对方 “让我们感觉” 如何。我们可能会说,“我跟他在一起感觉很好”,或者 “只要跟他在一起我就浑身不自在”。但是如果要这些人说出更确切的所指,他们可能会说不上来。📕 我们一起创造了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当我们在头脑中规划出自己世界所需要的特定 “人物”,又发现有人似乎拥有那个人物应有的性格特征,而在我们身上,对方也刚好可以找到适合他们想要建造的世界的特质,那我们就会一起量身定做一出戏或一个剧本,让我们可以共同活在其中。📕 关系是通过人们之间微妙的无意识协商创造的,其中协商的是在剧本中涉及或者没有涉及的自我感觉状态和自我的方方面面。然而,我们独立地创造另一个人 “是” 什么形象以及这个人对我们的意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是本要逐字去读的书,很见译者的功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给了我看待关系的新视角

        我们每个人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剧本,我们在与他人的相处过程中,发现了他人身上的特质,然后将自己想要的以及厌恶的投射到他人身上,通过幻想创建自己剧本中的角色,并创造他人!而为了让他人参演自己的戏剧,我们也会改变自己以参演他人的戏剧!所以,关系是彼此相互发现、相互创造的过程!所以,我们眼中的我们,和他人眼中的我们,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我们再不同的剧本中!有时候我们会发现,某个人变了,那是因为剧本变了,所以角色也随之变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本不错的心理学书籍

          一本介绍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进行构建的心理学科普书籍,还是不错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外部寻找自我的完整拼图

            我们能够拥有的自己的部分越多,甚至自己很难忍受的那部分,我们需要找人来承载的部分就越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是幻想期待效应

              每个在关系中的人都有对自己和他人的幻想期待,自己做不到的希望身边人可以做到(爱的那个人)。自己讨厌的部分又希望是和自己对立那个人拥有。如果对方正好符合自己的幻想期待,恰好自己也符合对方的幻想期待,那么就皆大欢喜。否则关系就会破裂。同时,身边人怎么对自己,其实也是自己投射出去的期待,无论是为了想要的还是不要的。以后,做个自证预言的健康人。也去影响身边人,让真正的彼此需求相互促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自己写的剧本

                这是一个看起来,不是很容易,需要慢慢的理解、体会,书名不会让人很惊艳感,但在读的过程,就如剥洋葱,一层层的将所谓的认知看清楚,人生的剧本,其实是自己期待的一个自我写成的,然后,经过不断的探索、学习、累积,在人生的历程中,不断的将周边的人、事、物,按照自己想要的剧本一再的演练、修正,最终成为了现在的自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这本书用一些具体的案例来陈述他的主要观点:父母之间,伴侣之间,兄弟姐妹之间会彼此塑造角色,会将自己所拥有的不好的品质投射给对方而形成一个对对方角色的定位,同时又安排给自己在这段关系中一种角色形成互补关系。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其实我们会教给对方对待自己的方式。也在用自己对待对方的方式来塑造对方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从而影响到对方在两个人的角色中的交互关系。如果有了这一点觉知那么就可以很好的去打破关系中的自我形象和对对方形象的塑造。这本书的翻译不太流畅,所以读起来就没有那么有感性的体验和认识。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