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1942年6月初,求胜心切的日军在中途岛战役中损失严重,速战速决的愿望彻底破灭,太平洋战争自此转入旷日持久的消耗战阶段。 盟军吹响反攻的号角后,风光怡人的太平洋诸岛,从所罗门群岛,吉尔伯特群岛到马绍尔群岛,都变成了血流成河的修罗场。盟军为夺取这些战略要地,发起了史上不曾有过的大规模两栖登陆战。一望无际的舰队如汹涌的怒涛,冲击日军的岛链防线。有些岛屿只有不到十个守兵,而更多的岛屿却是天然的堡垒,即使重兵把守,固若金汤。明知生还的机会渺茫,无数士兵仍然怀着复杂的心情,投入了烈烈的战斗…… 最终,一路向北推进的盟军攻占马里亚纳群岛,从此东京时刻面临空袭威胁,日本多条海上要道也岌岌可危,任何战术成败都不会再撼动大局。从瓜岛战役到菲律宾海战役,双方长达两年的岛屿争夺战中,揭示了真正的左右相互胜负的深层因素。 在《征服的怒潮》中,伊恩·托尔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拥有强大的稳定的资源供给,军工产量和后勤保障,在这一阶段逐步取得压倒性优势,到战争末段已是稳操胜券。 然而,日本国内和军中不断宣扬和美化“玉碎”,要求部队甚至平民在胜利无望的情况下战斗到底,至死方休。由此的结果是,在日本统治者丧失斗志之前,还有150万日本军人和平民会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