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2
2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2025—125      看杂志可以遇到不同的话题,看看杂志里的故事,再想想自己,会变得更淡然一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平民阶层的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

      直到 “五四” 时期和马克思的学说传入中国,人们才发现:一开始,墨子只是一个牧童,一个木工,一个手艺人,一个下力气的劳动者,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平民。这是中国古代历史和哲学史上的伟大发现和美好收获。我们有了一个真正意义上属于平民阶层的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有了这个视角,我们就像有了一副新的眼镜,一个纠正视差的工具 —— 原来,墨子的理想和主张,是对庶人贱民的关怀,是对 “农与工肆之人” 的共情,是弱势群体和被压迫者愿望的集中发声。东周末年,钜子孟胜守城,与阳城君约定,两块璜玉合符,才能出让封地。阳城君逃跑,孟胜不见符节,宁死不屈,他的弟子预见了墨家灭亡的风险,出面劝阻孟胜。孟胜说,既然与人约定在先,如果失信,此后 “求严师必不于墨者矣,求贤友必不于墨者矣,求良臣必不于墨者矣”。孟胜认为,即便他今日死去,保存了墨家的名声,实际上是为了墨家的延续。故事的结局是 “孟胜死,弟子死之者百八十”,他们与墨子一样,都是平民的孩子。此役几乎断送了当时墨家最为精壮核心的一支。不久后,墨家与其学说湮灭。后人的特权是,我们能够看到未来已来。孟胜死后 2280 年,墨子所属的阶层,即将回到历史的中央。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洞见最宝贵

        南风窗也是不错的选择,提供了很多新颖的思路。观点现在已经太多了,而对于观点的思考形成的洞见实属难能可贵。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聪明不一定成熟

          AI 是聪明的,但不一定是诚实的。在这种情况下,普通人拥有一个认知的底层框架,就显得十分重要。AI 时代,好像我们已经不用学习什么知识了。任何事情只要问 AI,它就会给出很详尽的答复,比找个老师强多了。其实,不是这样的。首先,我们不妨思考一个问题:假设 AI 是一个人,那么它作为一位对我们传道解惑的 “学者”,什么品质最重要?两个选择项:一是聪明,二是诚实。显然,既聪明,又诚实最好。但是,两者得兼太困难了。现实中,一些 AI 聪明过头,而诚实远远不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退一步海阔天空

            从 “见自己” 到 “见众生”:朱元璋只见自身权柄之危(见自己),未见王朝延续需群臣之力(见众生)。见众生是回馈价值,通晓人性,留人余地即是留国生机。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