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2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逻辑哲学论》中展现出来的这种哲学观被一大批哲学家接受和发展,形成了当代 “分析哲学” 的基本风格,这种风格主导了当代英语学界的哲学研究,也逐渐渗透到德国法国的哲学研究之中。分析哲学家们在所有的具体问题上都有不同看法,也会争论得不可开交,但是他们的研究倾向和写作风格却非常接近。比如,他们都认为逻辑对哲学研究有着根本的重要性;认为在研究某一个哲学问题时,需要首先分析描述这个问题的语言,等等。分析哲学与其说是一个哲学流派,不如说是一种思维习惯,它有意识地不去建立宏大的哲学体系,不去回答人生意义、历史走向、超越的存在之类的问题。分析哲学注重的是哲学讨论时严格的论证,对某一立场的准确陈述,准确地使用概念和语言。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哲学之变

      维特根斯坦 1921 年出版此书。数年之后海森堡提出不确定性原理,十多年后 Kolmogorov 公理化了概率论。在物理学和数学面前,哲学越来越像语言学修辞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知识起源的核心

        从现在 (量子纠缠被证实) 往后 看到原子事实不震惊 但当代是大开眼界的 语言就是世界的边界吗 语言也是维特根斯坦的边界吗 是吧 也无法反驳 文字让我们了解了世界 并不是定义了世界 科学问题 玄学问题 一些困扰的无法解决的事情 问题的解决即在问题的消失中 这个答案还是有点失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逻辑形式不能为句子所描述,它在句子中反映自己。在语言中反映出来的东西,语言不能描述。能够自己在语言中表达自己的东西,不能由我们用语言来表达。句子显示实在的逻辑形式。句子展示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语言即世界

            6.373 世界独立于我的意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思维地图

              恕我直言,类似于此书的诸多汉译著作,尤其哲学著作,被不少评论说成是学术垃圾、文理不通云云,试问,即便阁下能读原著,又能读解读原著的原文著作,又有几人敢说自己懂了,又有几人能以此为志业,皓首穷经只研究维特根斯坦,只看他的屈屈几本著作,至少黄敏老师的译著、学术能让看到他可能是这样的学者,否则,就不要那么盲目无知地评论人家如何,却又拿不出一番诚意做扎扎实实的评论,这样的事连对自己的虚荣心都没有帮助,何况译著本身。尤其近些年来,还会有谁闲着无事,翻译《逻辑哲学论》这样的书哂然一笑,有胆识有才干想做这样工作的学者我觉得才堪称为 “真学者”,因其有痴气。作为一名哲学深度爱好者,我仅仅是爱好而已,所以对于哲学(语言)不能描述为真命题的,就应该保持沉默,仅以个人 “感情” 来说,我不认可,爱与真不能等量齐观。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译后记是多余的

                作者自己证明自己翻译的比别人好,自己证明自己不行,要由外部解决这个问题。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