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酒国》…不要审判你酒醉的亲兄弟…
侦察员丁钩奉命调查酒国官员吃婴案,在去酒国的路上巧遇卡车女司机,相互勾引放荡开场,随接又在为他特设的宴席,被涉案官员灌得酩酊大醉。当最后一道菜上桌时,金盘里有一个油光光可爱的男婴,丁钩猛然意识中计,但已烂醉无力…… 酒囯大学酿酒博士李一斗和作家莫言都爱酒如命。两个人在信件互吹互擂,以酒为文,以文会友。酒博士先后寄给莫言九个短篇小说,这些小说差不多是报告文学了,把酒囯的那些乌烟瘴气的事说的通情达理又理直气壮,也说的读者我们足够了解真相,然而侦察员丁钩正身落涉案官员的一连串儿陷阱之中…… 本书扉页上写着丁钩的墓志铭 —— 在混乱和腐败的年代里,弟兄们,不要审判自己的亲兄弟。两条叙事线索都指向内蕴丰富的文化展示,尖锐而现实,却不持立场,华衣美食的优雅与文化振兴的高尚,我们只能在亲自阅读中领略其中的玩笑戏谑……(石木翻书)
7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531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我抗议!我抗……你抗议什么呢?酒国是魔鬼撒旦的盘踞之所。只要进入这座城市,你的欲望就会淹没在美酒与美女之中。你会忘记了你是谁,你来干什么?《酒国》有两条叙述路径。一是丁钩儿在酒国查案;一是酒国的酒博士刘一斗与莫言的通信。两条线索通过刘一斗的文章连接起来。周之江老师有节课讲小丑都是聪明人。确实如此,虽然各有各的不得已,有的是生活所迫,有的是装疯卖傻,有的是故意扮演小丑。看看《酒国》里那些登场的人物,以为自己是生活的主角,没想到却在别人的戏里扮着小丑的角色。最惨的莫过于省人民检察院的特级侦查员丁钩儿,大名鼎鼎。在酒国里出不来,最后淹死在粪坑里。莫言也好不到哪里去,“莫言不由自主地张开了大嘴,让那仙人一样的王副市长把那一大碗酒灌下去……”《酒国》的主题应该是讽刺酒与色,讽刺贪官污吏的的腐败行为。有人评价莫言语不惊人死不休,肉孩的烹制方法,驴街驴宴,敬酒之术…… 虽然神乎其神,但也看到现实的影子。结尾的那句话让人捧腹。“作家,怎么啦?” 王副市长用温柔的目光盯着他问。他(莫言)克制着冲动的心情,嗓子发着颤说:“我好像在恋爱!”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42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丁钩儿就是“莫言”?!通篇没有几个字直接印 “腐败”,但是我们可以知道这是写腐败的。肉孩这种违反人道的大案件,没有政府官员的撑腰不可能成为一个习俗、一个产业。而这个灰色产业的灰色收入即使被洗白,也必然会有大量被贪污挥霍。酒国的繁荣,就建立在肉孩酒林之上。莫言这个角色对酒博士说,你能不能把政治意识放一放,把怨气排解干净了再写小说,后者回信说不能。其实是莫言这个作者放不下这个讽刺劲啊。“莫言” 作为一个书中的角色,是一个同流合污、对暴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二流作家;但是写这一本完整的小说的人,是一个一流作家。“莫言” 这个书中的作家、角色写出来的《酒国》,或许是一本二流作品;但是莫言作为整本完整意义上的《酒国》作者,是一个一流作家。“莫言” 这个二流小说家把丁钩儿写得很狼狈、写死了,他对侦查员的想象力或许在真正的政法系统公务员眼里可笑至极,对排行第一的高级侦查员工作的描写流于想象。但是这个一流作家的莫言,就可以把 “莫言” 的可笑和荒唐之处放在台面上大肆嘲笑了,对丁钩儿的写作的过度戏剧性就可以被读者宽容了。这个过度戏剧性表现在他一再被看似与故事、任务无关的街头琐事缠身、折腾,且与女司机的交往非常………… 不对啊。…… 不对劲这个故事是什么时候进入 “虚幻” 的?我读的时候以为,虚幻化的起点是丁钩儿在陵园看守者那里睡着、进入梦乡的时候,但是很明显,他醒来之后进入了现实,但是那个 “现实” 现在想来很假。他真的枪杀了侏儒和女司机吗?这似乎不太合理,顺带着这个莫名其妙的爱情也不合理,不像是高级侦查员所为。甚至他进入梦乡之前、喝醉之前的 “现实” 就是真的吗?他真的在女司机 —— 一个他明明知道是别人廉价的情人的女人 —— 面前自扇巴掌、低声下气地道歉吗?他明明是一个那么自尊的、在公职系统担任要职的人。她看他表演完后的表情是多么僵硬和奇怪啊。“虚幻化” 的起点再往前推,女司机明明是在被送名片后才知道丁钩儿身份的,她如果是金刚钻的妻子或受指使的工具人,对丁钩儿有好感,她怎么会提前知道…… 不对啊…… 不对劲,我重新翻了,她在一开始就在跟他开黄腔。一个从事体力劳动的金刚钻的卧底女司机,如果在侦查员来之前就知道侦查员会来,那么侦查员所在的机构,早就有贪污腐败、与酒国政府通过风了。(他看到检察长吸烟的动作有点笨拙,心里想这老头儿其实不会吸烟,但他抽屉里好烟不断。 《酒国》第一章 )至少丁钩儿的上司很明显,被贿赂是常事。; 那么,揭发信是谁写的?(丁钩儿匆匆阅读着那个人稀奇古怪的字迹构成的检举信,显然是用左手写的。署名:民声 《酒国》第一章 )我刚开始以为是酒博士的岳母,但是又感觉怪怪的,岳母在最初的反抗后成为了肉童产业的利益受惠者和 “杰出” 代表,她不太可能在中年还在写检举信。 是酒博士本人吗?…… 嘶,也不太可能,他像个唯利是图的狗腿子。一边想揭发肉童产业以博取作家声望,一边在投稿无望后被 “招安”、成为 “肉童酒林” 的吆喝者。 如果,酒博士是检举信的作者…… ! 还有一种可能,角色 “莫言” 笔下《酒国》检举信,就是来源于酒博士写的《肉孩》的变体!“莫言” 因为酒博士写的《肉孩》一来信来了酒国,恰如丁钩儿因为检举信也来了酒国!“莫言” 上了达官贵人的宴席,见着了和丁钩儿的女司机 “孪生姊妹” 一样的女司机,在席间也见到了丁钩儿所见的如花似玉的女招待!(开车的女司机不是侏儒,她沉默不语。借着车站广场的昏黄的灯光,莫言看到了她清秀的面容和修长的脖颈,不由地暗暗吃惊:这个女司机,宛如他小说中那位把丁钩儿折磨得死去活来的女司机的孪生姐妹。 《酒国》第十章 ); 丁钩儿就是 “莫言”,“莫言” 就是他娘的丁钩儿!我被我的结论震惊了;《酒国》在平台上的简介说,这本书有三层叙事结构。不,在我看来,虚构的起点和终点圆起来了,就像几个因果相接的平行世界的时间线。你觉得丁钩儿的结局发展没头没脑吗?(没有第二步调查取证、证人物证、结尾反馈、后续监督)是的,那是因为,丁钩儿的未来,在 “莫言” 结尾那句对女市长说 “我好像在恋爱!” 之后徐徐展开。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