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44千字
字数
2016-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战略助力实现中国梦,全面解析中华民族复兴路径。
内容简介
大国复兴靠战略,大国竞争拼的也是战略。战略好则事成,战略优则胜出。该书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入手,对十八大以来中国战略新布局的战略愿景、战略目标、战略举措、战略保障、战略支撑、战略自信进行了全面的阐释。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理解中国》丛书编委会
- 出版前言
- 导语 “四个全面”的战略新布局
- 第一章 战略愿景:中国梦
- 一 中国梦的丰富内涵
- (一)中国梦的政治意蕴
- (二)中国梦的丰富内涵
- 二 中国梦的基本道理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众版”
- (二)中国梦的历史逻辑
- 三 中国梦的世界意义
- (一)实践的逻辑: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
- (二)理论的逻辑:“中国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 (三)文明的逻辑:在不同文明的熏习下是不同的行为模式与不同的价值评判
- 四 中国梦的实现路径
- 五 中国梦的实践要求
- 第二章 战略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何为全面小康?
- 一 小康社会的理论源流
- (一)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
- (二)承前启后的社会发展阶段新定位
- 二 小康社会的内涵演变
- 三 “总体”不等于“全面”
- 四 全面小康的障碍与挑战
- (一)财富形成方式存在疑问
- (二)社会生活方式隐患重重
- (三)公共服务方式亟待改进
- (四)社会转型成本日渐积累
- 五 全面小康的文化发展
- (一)“意识形态”的硬要求
- (二)“精神家园”的硬要求
- (三)“大众实践”的硬要求
- 六 小康社会的政治优势
- (一)政治优势取决于政治目标
- (二)中国政治优势的当然选择
- (三)政治优势需要呵护与涵养
- 第三章 战略举措:全面深化改革
- 一 改革达成什么样的新共识
- 二 实现改革的转型
- (一)必须直面改革
- (二)重新激发改革动力
- (三)改革转型的可能及实现
- 三 确立科学改革观
- (一)改革的价值指向要科学,改革必须为人民改革
- (二)改革的主体定位要科学,改革必须让人民改革
- (三)改革的思维模式要科学,改革必须有辩证思维
- (四)改革的路径选择要科学,改革必须要规范彻底
- 四 聚合改革正能量
- (一)蹄疾步稳,改革要有担当
- (二)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统筹
- (三)攻坚克难,改革需要权威
- 五 政治体制改革的中国道路
- (一)经济基础的变迁与上层建筑的跟进
-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四大动力
- (三)分清政治体制的体与用
- (四)政治体制改革的切入点与突破口
- 第四章 战略保障:全面依法治国
- 一 国家治理的理论自觉
- (一)明确国家治理的“应该”
- (二)立足国家治理的“可能”
- (三)坚定国家治理的“必然”
- (四)做好国家治理的“必须”
- 二 法治背后耸立着制度
- (一)尊重制度并且培育制度意识
- (二)重视制度但要走出制度神话
- 三 法治中国的实践逻辑
- (一)准确的功能定位
- (二)坚定的道路自觉
- (三)鲜明的价值追求
- (四)全面的法治体系
- 结语
- 四 核心要义背后的法治逻辑
- (一)法治需要前进方向,党的领导是法治的政治保证
- (二)法治离不开制度环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法治的制度保障
- (三)道路要用道理正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法治的理论支持
- 第五章 战略支撑:全面从严治党
- 一 守住政党的生命线
- (一)搞清楚谁是群众,如何联系群众
- (二)把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
- (三)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 (四)根本是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 二 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
- (一)反腐倡廉要有一种理想主义
- (二)重视在“防”字上作大文章
- (三)反腐败要勇于和善于动员群众
- 三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 (一)政党的变与不变: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做出明确回答
- (二)实体与程序:构建科学制度的“鸟之两翼、车之两轮”
- (三)信息网络技术:反映时代特征的科学方法让党建如虎添翼
- 四 用信仰固本培元
- (一)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信仰的政党
- (二)中国共产党的信仰是科学的信仰
- (三)实践信仰是中国共产党力量之源
- 第六章 战略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
- 一 道路自信
- (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 (三)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 (四)中国道路的时代自觉
- 二 理论自信
- (一)一以贯之的思想传承
- (二)有的放矢的理论品格
- (三)自觉自信的中国气派
- (四)创新发展的时代精神
- 三 制度自信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要求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水到渠成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机组成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点和优势的集中体现
- 四 文化自信
- (一)精神独立是一个社会政治经济独立的前提
- (二)中华文化是中国社会精神独立的不竭源泉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
- (四)在创新性发展中实现中华文化的“现在进行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索引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