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期重点文章《说客》《泪眼读杜诗》《汉朝的环境保护法》《跳房子》。

内容简介

本期是《读者》杂志2023年第5期。

目录

  • 版权信息
  • 本期文章
  • 大地
  • 她的眼睛会发光
  • 说客
  • 擦身而过
  • 錾磨师傅
  • 心的终端
  • 跳房子
  • 如意
  • 你好,张进
  • 我家沧海白云边
  • 你的懒惰让我愁肠百结
  • 第七个瓶子里装什么饮品
  • 爱的反义词
  • 他们的名字
  • 我们对中年有什么误解
  • 一次针对“时间”的恐怖袭击
  • 当你成为具体的一个人
  • 游戏西游
  • 卖不出去的0.7部手机
  • 能否好好说再见
  • 外公的雪夜归途
  • 我的母亲,在深圳超级商场做保洁
  • 泪眼读杜诗
  • 都是为你好
  • 记忆之盒
  • 生命的秘密
  • 藏在闲话里的“我爱你”
  • 厨房的故事
  • 品类名与市场天花板
  • 曲线甜,直线咸
  • 赤子之心
  • 酿酒的理由
  • 胜利的预言
  • 汉朝的环境保护法
  • 司马家的好猫好事
  • 我不想在大海中独自醒来
  • 带货帝
  • 历史上的财神爷
  • 到不了的“幸福终点站”
  • 吴刚与西西弗斯
  • 言论
  • 幽默与漫画
  • 给孩子的截句
  • 往里走,安顿自己
  • 深入深入
  • 影子熊
  • 大小
  • 大处足
  • 故事是一种善的力量
  • 良知是什么颜色
  • 平常的日子
  • 微书摘
  • 稻禾开花
  • 春雷响,万物长
  • 七月
  • 来历
  • 说话高手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5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少年是半成品,半成年。他有一些真挚的东西、迷茫的东西,也有一些想进入成人世界、快些进入成人世界的欲望。当你变成成人的时候,就会发现成人世界有时候是个荒谬的所在,但是大家都安之若素,并且逐渐遗忘少年时的自己,似乎成年之前的生活只是一个梦。我觉得,少年进入成人世界的故事是文学上的一个永恒主题。这个阶段很适合做文学式的书写。使用少年视角进行书写其实包含着一种判断:成人世界或者说成人社会,是一个黑森林,大家在不知不觉中都会走进那片黑森林,然后忘记自己曾经是什么样的孩子;而少年的口吻则类似于一种召唤,你可以借此努力复活另一个自己,在文学的世界里再走一遭。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他们的名字姜伟婧有一年,我在南京参加高中语文教师培训,王栋生老先生来给我们上课。王老师说:“我听到不少学生在校园里聊天,会这样称呼别人 ——‘食堂那个扬州口音的大妈’‘那个看自行车的老头子’。这样的指称,可能持续 3 年都没有改变。学生们为什么不去问问他们的名字?食堂那个扬州口音的大妈,她是一个人的母亲、一个人的女儿、一个人的妻子。那个看自行车的老头子,他是一个老人的儿子、一个女人的丈夫、一个青年的父亲。他们可能一个月就拿 2000 多元工资,但他们诚实劳动、乐观生活,学生们却只知道她是扬州口音的大妈,他是看自行车的老头子。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这样的发问直指人心。语文的外延是生活,说到底,“文以载道” 的 “道”,首先得印刻在我们处世的点滴中。在我们的校园里,有水电工、大门保安、扫地大爷、宿管阿姨等默默辛勤劳动的人。一个孩子在高中 3 年,居然从未与他们打过招呼。那么这个孩子,无论将来试卷上的成绩有多优异,都有可能成为钱理群先生所说的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现在,我也会注意他们:给我们打扫卫生的阿姨姓龚,上了年纪,一头短发,小个子,做事十分爽利,曾经搬来梯子,帮我从宿舍区的树上摘鲜红的杨梅;食堂有一个打饭的刘大姐,一头鬈发,个子高挑,肤白唇红,是 “浓颜系” 美人,未开饭时,她会在安静的食堂二楼播放《红楼梦》里的曲子《枉凝眉》,并跟着节拍翩翩起舞;门口的保安张师傅,皮肤微黑,疫情封校期间他吃住都在学校,睡在保安室内,有一次,他拿着几张作文纸喊住我,有些难为情地低声说:“姜老师,能不能给我的小孩看一下作文?” 在我们身边,那么多生动的人曾经从眼底滑过,其实,他们都很珍贵。(胡山青摘自《扬子晚报》2022 年 10 月 12 日) 返回目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以后的日子,师父在霜降的时候,都会来我们村子。一次他真给我带来一个 “化石猴”。这是一种薄薄凉凉、其貌不扬的灰白色石头,用錾子和锤子在光滑椭圆的石身上浅浅刻几条线,就有了猴模猴样的脑袋瓜和狗儿一样上扬的尾巴。我把它和 “老鸹枕头” 放在一起。它和师父一样,让我平添了几分对外面世界的神往。每次师父来的时候,总不会空手,总会带一些平原上不常见的东西,菌子、山核桃、榛子…… 师父多大岁数了,我不清楚,但每次看他到平原上的小村来,皱纹总比上次来时的深许多,光光的脑壳上稀疏的发也越来越少,在褡裢的衬托下,黑的更黑,白的更白。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7条书评

        出版方

        《读者》杂志社

        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读者传媒”)由原来的甘肃人民出版社改制而来,旗下《读者》杂志(原名《读者文摘》)为半月刊物。 创刊40余年来,《读者》杂志不断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体现人文关怀;在刊物内容及形式方面与时俱进,追求高品位、高质量,力求精品,并以其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及多样性,赢得了各个年龄段和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与拥护。多年来,《读者》杂志发行量稳居中国期刊排名第一,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 《读者》收录的文章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追求高质量、高品位,篇篇精品。这里有正确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崇高的理想、生活的哲理,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具有深广的影响力与历久弥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