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用诙谐笔法讲历史,可以读到爆笑不止,也可以读到沉默深思。

内容简介

本书包含青铜时代的战争五册,分别是:

蕨类战争:传说中的盘古、女娲、五帝、三皇次第登陆,就如同植物一样先恐龙一步来到世上,并为那些大型远古动物的出现铺平了道路。他们像蕨类一样神奇、坚强又有些古怪地带领着最早的人类在广袤的大地上扎下了根。

恐龙战争:从大周天子到春秋五霸,从经典战役到经世伟略,恐龙世代是贵人的战争,他们令人感叹敬佩,不在其力,而在其德。

蜥蜴战争:开启青铜与血火的时代,春秋中后期的十大蜥蜴浮出水面,君卿斗争如火如荼,卿族之间也有火并,孔子、老子、孙武的智慧给未来中国两千五百年的文化内核带来深远影响。

鳄鱼战争:列国君主纷纷称王,魏惠王、齐宣王、秦昭王、楚怀王等九位大鳄喧嚣而活跃,君主集权渐强,却还没有极端专制,公元前五世纪到四世纪,充满混战和惨烈伤亡。

终结战争:伴随几百年风起云涌的诸侯战争,秦王嬴政最终吞并六国,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帝国出现了。

目录

  • 青铜时代的战争:蕨类战争(前卷)
  • 版权信息
  • 引子 人之初
  • 第一章 上古神迹(46亿—约5000年前)
  • 第二章 黄帝蚩尤(约5000年前)
  • 十一
  • 第三章 尧风舜雨(5000—4000年前)
  • 第四章 虚无大夏(公元前1994年—前1600年)
  • 十一
  • 十二
  • 第五章 商祖烈烈(公元前1600年—前1045年的青铜时代)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十四
  • 第六章 周虽旧邦(公元前1045年后)
  • 十一
  • 半路的小总结
  • 附记
  • 沙丘裸奔
  • 说炮烙
  • “血流漂杵”
  • 说“封建”
  • 青铜时代的战争:恐龙战争(第一卷)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大周天子(约公元前1000年—前700年)
  • 第二章 大哉强齐(公元前700年一前645年)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第三章 江汉新贵(公元前770年—前645年的楚国)
  • 第四章 秦晋之“好”(公元前768年—前645年的晋国)
  • 十一
  • 第五章 晋文践土(公元前645年—前628年)
  • 十一
  • 十二
  • 第六章 独霸西戎(公元前628年—前620年)
  • 第七章 赵氏孤儿(公元前620年—前607年)
  • 第八章 问鼎中原(公元前607年—前590年)
  • 大结局
  • 附记
  • 一、分封与东周天子的式微
  • 二、阳樊和原城
  • 三、县制与楚国的强大
  • 四、春秋版的“韩琪”
  • 青铜时代的战争:蜥蜴战争(第二卷)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强哉骄,大晋风流(公元前600年—前580年)
  • 第二章 “三郤”之难(公元前580年—前575年)
  • 第三章 悼公三驾(公元前574年—前555年)
  • 第四章 外宁内忧(公元前555年—前545年)
  • 第五章 细腰之王(公元前545年—前529年)
  • 第六章 专诸鱼肠剑(公元前529年—前515年)
  • 第七章 阖庐五战(公元前515年—前505年)
  • 第八章 家臣乍起(公元前505年—前496年)
  • 第九章 勾践吞吴(公元前496年—前473年)
  • 还是没有结局
  • 青铜时代的战争:鳄鱼战争(第三卷)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三家分晋(公元前475年一前425年)
  • 第二章 大魏文侯(公元前425年—前380年)
  • 第三章 孙膑庞涓(公元前380年—前338年)
  • 第四章 商鞅变法(公元前355年—前338年)
  • 第五章 合纵连横(公元前338年一前318年)
  • 第六章 稷下学宫(公元前318年—前312年)
  • 第七章 张仪欺楚(公元前313年—前307年)
  • 第八章 扬子雄鳄(公元前307年—前296年)
  • 暂时的大结局
  • 青铜时代的战争:终结战争(第四卷)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胡服骑射(公元前307年—前295年)
  • 十一
  • 十二
  • 第二章 盛名之下(公元前294年—前293年)
  • 第三章 苏秦之死(公元前288年—前279年)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十四
  • 第四章 完璧归赵(公元前279年—前273年)
  • 第五章 布衣卿相(公元前273年—前264年)
  • 第六章 纸七谈兵(公元前264年—前260年)
  • 第七章 邯郸之难(公元前259年—前251年)
  • 第八章 吕氏春秋(公元前251年—前233年)
  • 第九章 破韩灭赵(公元前244年—前229年)
  • 第十章 六国毕一(公元前229年—前221年)
  • 十一
  • 就算大结局吧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3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史竟然如此轻松

    最早得于熊逸老师推荐,熊师称此书为 “轻松写史的祖师级作品”,于是四处搜寻。终有幸淘得一套。此书市场几近绝版,淘得此套品质尚佳,些许看出大概率为翻印,好在书内容绝佳,纸如何不影响阅读。由于喜好历史,期望窥得上下五千年之一二,于是一直想淘得一本可尽揽春秋战国之史书,奈何春秋三传相对晦涩,春秋三传之解读翻译也无特色,难以引起一口气读完的冲动。缘分使然,购得潇水老师此一套书,有相见恨晚之感。读完大呼:绝妙!此书内容详细而又有史料支撑,故事性强烈幽默而又不像野史般乱造。一遍不足,温故知新,加以熊逸老师《资治通鉴》解读,更别有一番思考和感悟!

      2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潇水老师表达的能力是相当好的,他能将很多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但是略有耳闻的故事讲得很清楚。本身又是一个网络段子手,对节奏的掌控有其独有的一套,使得这本书的阅读过程非常的愉快。先秦史是非常令人头疼的一块,其难度和五代十国可以并列。因为这段时间人物关系太繁杂、故事太繁多,想要写清楚十分的不容易。战国的故事人物线和国家线就非常复杂。想要把握好其中的简约性和完备性的度,包含其中的取舍,也是十分的困难。在处理个别事件的时候,潇水老师写的有些啰嗦,有时候前后还有不停的重复,这个想必是写网文时候留下来的后遗症。总体来说这套书还是把叙述的简易性和完备性掌握得比较好的。 从整套书来看,潇水老师似乎是非常喜欢法家提高国家效率的做法,而对于儒家拱手作揖的治国理念无甚好感。大家独善其身、提高效率,也是十分符合现代价值观。正是这种效率至上的方法塑造了强秦。回看先秦诸国,凡是信儒家的,国家全部都很快就灭亡了,而接受法家改革的国家往往能够成功。中国尚处在迎头冲刺的年代,效率这两字暂且还不能放下呀。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青铜时代的战争

        感谢 “单口相声演员” 潇水先生,让我伴随着各种笑声把厚厚的五大册全部看(听)完。书中还经常引用、套用 80 年代流行的歌曲、诗文,这真是一种反向用典,借用现代流行的语境来诙谐讲述古史。虽然我没有笑着笑着就哭了,但还是让我感到了历史的沉重,毕竟连篇累牍的都是战争,而战争没有不残酷的。像 “三岁看到老” 一样,从中国的童年时期 —— 春秋战国,我们现在还是能看到那些磨灭不掉的底色。虽说现在已经长成了一个和以前完全不同的人。回想起初中时我们打架的不成文的规矩:不能打要害部位、只是 “切磋” 时点到为止、解决个人恩怨时一方认输或被打哭了事情就算了结、甚至穿皮鞋就不能打要换成球鞋… 这有没有一点像宋襄公似的贵族范?然而混社会的或许会直接操起板砖偷袭,而姜文绝不听李保田的劝说去使用板砖,而只想一刀砍下开奔驰老板的手(电影《有话好好说》)。我们什么时候开始不这样打架,或更多使用 “计谋” 来获得社会位阶的呢?潇水认为中国(黄河长江流域定居人群)社会的一个重大转型期是在战国时期而非秦朝。春秋时是士族社会,贵族阶层是社会的担当,注重名誉,讲礼 —— 即注重阶层等级和规范秩序。而战国时代是贵族阶层逐渐没落,布衣平民兴起,并战胜贵族阶层的时代(战国四君子只是矮子中的将军、龙虾放久了也会生蛆),开始以法治国(不是依法治国,王还在法上)取代了以礼治国。这和司马光取 “三家分晋” 这个政治意识形态来划分历史作为开篇的道理也是一样的。以前我只会顽固的以国家政权更替来划分,现在来学着看 “小姑娘是怎么被打扮出来的了”。潇水还认为不能用西方的那一套原始、奴隶、封建的社会发展逻辑来套用中国历史。并否定中国存在奴隶社会,因为从奴隶数量和社会生产关系来看都是不成立的。他还对封建制(分封制)和郡县制(集权帝制)也作了辨析。但潇水在书中似乎也有矛盾的地方。比如他比较认可春秋时期的人相对精神、身体都比较自由,人格独立,难以忍受被王权侮辱,贵族与王权相互对抗、文化思想上有巨大进步(轴心时代)。对通过法家改革后的集权社会使人丧失自我精神,职业官僚沦为皇权的附属,感到愤懑。 但同时又对世袭贵族政治非常厌恶,一个人的前途命运不是靠才能,而且靠 DNA。僵化腐败的世袭制度被依靠法家改革后涌现出的布衣人才击溃。秦国是以法治国,而不是往昔的以礼治国,所以战胜六国一统天下。这种矛盾也是熊掌与鱼不可兼得吧。本书还有一个值得提及的地方就是作了中外同时期的历史对比。中国发大水的时候,是距今四千一百多年前的苍茫古代,而那时埃及法老胡夫的大金字塔,已经在地球上耸立了五百年了;商武丁十年,希腊联军在攻打特洛伊成;吴起忙着不停跳槽找 “公司” 攻城掠地时,柏拉图忙着告诉人们洞穴的光影都是虚假的,而墨家学说显赫并不比儒家低;商鞅被车裂后四年 23 岁的亚历山大开始了远征等等。在战争比较中我印象较深的是战争动员人数和战争中人头落地数的比较。秦大将王翦统兵 64 万,后来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只有符坚、拿破仑和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时。而一场战争中斩首数万、十几万、甚至惊人瞠目的 45 万。很多学者表示怀疑这样的数字,但潇水和熊逸一样认为数字还是真实的,并都给出了比较有力的证据。如果你知道当时人口并不太多,春秋战国时期总人口应该在 2000 万~3000 万之间(参看葛剑雄《中国人口史》)不知会是怎么样想法。看这套书还有一个收获就是作者把很多耳熟能详的成语、典故产生的历史背景交代的很清楚,逻辑自洽,让人有一种回归历史现场好的感觉。尧帝何以动不动就要让位啊(都是政治斗争的手段)?那些纵横捭阖的政客为了忽悠诸侯可能随口编的一个故事就变成了我们今天还在广泛使用的成语。但历史到底是什么?我现在还没有更满意的答案,或许我再去问问馒头大师。

          转发
          2
        • 查看全部7条书评

        出版方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中文在线

        中文在线是国内最大的正版数字内容提供商之一,拥有数字内容资源过4百万种,签约版权机构600余家,签约知名作家、畅销书作者2,000余位,驻站网络作者超过370万名。自有用户数超8,000万,合作用户超3亿。中文在线为推动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教育信息化变革,知识产权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