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原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著名学者温儒敏教授的随笔集。

内容简介

本书是原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著名学者温儒敏教授的随笔集,回忆性质的集子包括“写人”、“记事”和“聊书”三辑,有对数十年来北大人事变迁的叙写,对学界名流轶事传奇的记录,还有文学名著书里书外的趣闻考索。文字简朴质直,刻写生动传神,别有一种冲淡隽永的韵味。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介绍
  • 内容介绍
  • 前记
  • 辑一
  • 书香五院
  • 难忘的北大研究生三年
  • 北大“三窟”
  • 我与北大出版社
  • 北大中文系诞生100年摭谈
  • 从教授会到办公会
  • 歌谣运动与方言调查
  • 北大的“反右”运动
  • 旁听族、访问学者与进修教师
  • 北大中文系的“系格”
  • 北大清华人大三校比较论
  • 北大应坦然宣布“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为校训?
  • 大学到底有什么用?
  • 大学“五病”
  • 中文系应当有“文气”
  • 关于中文系学习问题的答问
  • 文学研究也要接“地气”
  • 三十年前访港记
  • 难忘今宵
  •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出版往事
  • 抖落学生的“任性”——2016毕业致辞
  • 辑二
  • 我的“阿㜷”
  • 星花碎影少年时
  • 林庚:仙风道骨一诗家
  • 坦诚傲气的小说家吴组缃
  • “甩手掌柜”季镇淮
  • 写出与写不出的
  • 王瑶先生的三大贡献
  • “学术警察”吴小如
  • 樊骏:一个“有故事”时代的消歇
  • 名士派陈贻焮
  • “严上加严”的严家炎
  • “王门”大弟子孙玉石
  • 钱理群的脾气与学问
  • 老吴印象
  • 孟二冬:虽不能偃仰啸歌,心亦陶然
  • “课比天大”的李小凡
  • 曹文轩的“古典追求”
  • 也斯:城市人的感怀、恋情与困惑
  • 龚鹏程真是“读书种子”
  • 刘复与北大语音乐律实验室
  • 批评家萧殷的锐气和胆识
  • 一位教语文的乡村诗人
  • 孔庆东:传媒时代的“行为修辞”
  • 辑三
  • 可作野史读的“搬家史”
  • 文人笔下的文人
  • 面对历史 痛定思痛
  • 《围城》与叔本华
  • 诗人朱湘自杀之谜
  • 鲁迅与佛教
  • 布莱希特与孔、老、墨
  • 鲁迅与高长虹
  • 丁玲的《韦护》与瞿秋白
  • 《短裤党》应为“长裤党”
  • 俞平伯诗记“钻石婚”
  • 诗僧寒山在国外
  • 林纾的“意译”
  • 艺术创作有最佳年龄?
  • 卢木斋与天津近代教育
  • “论敌”之间的合照诗
  • 茅盾《虹》的主人公原型是谁?
  • 我的病就是没有感觉
  • 李长之如何“批判”鲁迅
  • 沙汀艾芜初闯文坛
  • 北京闲人的样板
  • 《废都》:三教九流云集
  • 革命的小酒天天醉
  • 知识者的“失语”
  • 想起老南开的“容止格言”
  • 广东人的迷信与认真
  • 孤独的蝴蝶
  • 孙伏园与《京报副刊》
  • 科举的认真
  • 刘大白:迹其生平 仰扬世变
  • 郭老表态“烧书”的原委
  • 郭沫若的天才与凡庸
  • 方言:陌生的带着泥浆的梦
  • 《紫邑丛书》序
  • 春风沉醉郁达夫(三篇)
  • 沈从文:“英雄老去”之慨
  • 语文老师要当“读书种子”
  • 读书以养性
  • 让学生“连滚带爬”地读书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新星出版社

成立于1989年,新星以精品立社。旗下拥有“午夜文库”“幻象文库”两条重点产品线,是国内推理和科幻文学出版的领先平台。同时,策划推出了《重新发现社会》《传家》《失控》等一批非虚构类精品图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新星有限责任公司拥有强大的作者、译者队伍。目前已经签约海内外作家、学者数百人,国际上近90%的推理小说大师均落户新星。新星拥有专业的翻译、编辑和设计团队,不懈努力,为读者持续推出图书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