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高分
类型
8.9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61千字
字数
2016-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新世纪文学现象解读与未来主流文学重建设想。
内容简介
本书以新世纪第一个十年为界,对这一时段重要的文学创作、文学现象、文学潮流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深入的解读、独立的评价;对于“传统主流文学”生产机制的危机、“纯文学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现实主义困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反思;在对“80后青春文学”、网络文学的发展及其内部机制正面接纳并深入考察的基础上,对它们与“传统主流文学”的对抗、博弈关系进行深度描述,并努力寻找这些依托于新机制、新媒介的文学与“传统主流文学”的对话可能,与文学史的对接点,从而对于未来“主流文学”的重建,提出富有创见的设想。
目录
- 版权信息
- 绪论
- 第一章 “后革命”时期的“历史重述”
- 一 “新历史观”的形成与“新历史小说”的延续
- 二 现实主义脉络的“史诗化”书写
- 三 “超现实主义”脉络的寓言化书写
- 第二章 以“纯文学”为方法的历史/现实叙述
- 一 “先锋一脉”的“向外转”
- 二 余华《兄弟》的“正面强攻”
- 三 阿来《空山》的民族史叙述
- 第三章 陷入困境的现实主义叙述
- 一 “个人奋斗”成长模式的变迁
- 二 乡土叙事的危机
- 三 坚持走“传统老路”的现实主义作家
- 第四章 “底层文学”“打工文学”“新左翼文学”
- 一 “底层文学”的发生和发展
- 二 围绕“底层文学”的观念概念之争
- 三 从“底层文学”到“新左翼文学”——曹征路的创作
- 四 “打工文学”的发展及其“主流化”问题
- 第五章 “新海外华人作家”的创作
- 一 “新海外华人作家”创作概览
- 二 代表性作家的写作——严歌苓、陈河、陈谦
- 第六章 “期刊新人”与“80后”作家
- 一 “期刊新人”的成长成熟
- 二 “80后”作家:由“市场”到“文坛”到“自立门户”
- 第七章 其他重要作家作品
- 一 重要长篇创作
- 二 中短篇佳作
- 第八章 网络文学的发展及其与文学史的对接
- 一 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和态势
- 二 豆瓣阅读:网络时代的“纯文学”移民
- 三 “新文学”传统的断裂与“85—95独孤一代”的横空出世
- 四 “启蒙绝境”下的“中国穿越”
- 五 在“第二世界”重新立法——以猫腻创作为例
- 结语 重建“主流文学”
- 何谓“主流”?
- 谁居“主流”?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文学年表(2000-2010年,“传统主流文学”部分)
- 附录Ⅱ 中国网络文学大事记(1987-2011年)
- 附录Ⅲ 重要奖项一览表(1999-2010年)
- 茅盾文学奖
- 鲁迅文学奖
- 老舍文学奖
-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 郁达夫文学奖
- 鼎钧双年文学奖
- 红楼梦文学奖
- 施耐庵文学奖
- 西湖·中国新锐文学奖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