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以近五十年美国小说转型为线索,探讨20世纪70年代之后美国小说的主要特征。

内容简介

除少数青年作家外,本书所涵盖的作家如菲利普·罗斯、唐·德里罗、约翰·厄普代克、E.L.多克托罗、托马斯·品钦等大都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活跃于60年代之后,基本属于同一个时代作家。

鉴于国内学术界对该阶段文学的研究宥于个别作家作品介绍而显得单薄或缺乏系统性,本书集中讨论代表性作家,并就其主要作品进行系统分析和阐述,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结合新历史主义、后结构主义、文化研究等美国重要文学理论发展脉络,抓住全球化和本土视角的对立统一关系,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美国经典小说进行系统阐释,揭示文学创作、民族文化形塑与社会现实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美国独特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特点等,进而把握文化现象背后的思想和利益、勾画当代美国小说的发展轨迹与嬗变趋势。

目录

  • 版权信息
  • 绪论
  • 第一章 60年代美国文学的悖论性历史叙事
  • 第一节 新边疆和老难题
  •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语境下先锋派实验小说的诞生
  • 第三节 《夜幕下的大军》非虚构类作品的历史叙述策略
  • 第二章 70年代美国文学的历史隐喻与文学反讽
  • 第一节 缓和的破产
  • 第二节 《但以理书》中模糊的时空和无言的反讽
  • 第三节 《公众的怒火》中的解构与戏仿、颠覆与再生
  • 一、人物的戏仿
  • 二、多元文体的元叙事
  • 三、立体化的空间叙事
  • 第三章 80年代美国文学的复调元小说
  • 第一节 分裂时代新的世界秩序
  • 第二节 《反生活》中的双重人格困扰和犹太主体身份探寻
  • 一、生活中的复调
  • 二、小说的元小说实验叙述下的裂变的自我
  • 第三节 《夏洛克在行动》中人物内心探索的外化叙事策略
  • 第四节 菲利普·罗斯小说中自由主义思想的演变
  • 一、《波特诺的怨诉》里面的消极自由
  • 二、《人性的污秽》《美国牧歌》两部小说中的积极自由主义思想
  • 三、退居内心的城堡
  • 第四章 90年代小说的文化记忆阐释
  • 第一节 可预见性的终结
  • 第二节 《纠正》的文化记忆阐释
  • 一、故乡的文化记忆符号
  • 二、废墟的文化记忆隐喻
  • 三、废弃物品的文化记忆表征
  • 第三节 《美国牧歌》的多重主题
  • 第四节 《进军》中美国历史的文学解读
  • 第五节 历史困境中浪荡子的欲望狂欢表演
  • 一、浪荡子亲见亲历的美国历史和现实
  • 二、浪荡子眼中的美国女权主义
  • 三、浪荡子的死亡情结
  • 第五章 新世纪美国文学的空间拓展与界域重绘
  • 第一节 “9·11”事件和反恐战争
  • 第二节 《恶棍来访》的空间叙事策略论
  • 一、世界的复杂性与空间分形叙事
  • 二、作为空间叙事的主题——并置叙事
  • 三、历史叙事的空间基础
  • 第三节 《霍默和兰利》的新传记叙事策略研究
  • 一、传统传记基本特点的承继
  • 二、新传记叙事探索
  • 三、新传记的文化寓意
  • 第四节 《鬼隐去》的多维叙事策略
  • 一、《鬼隐去》的隐性文本
  • 二、《鬼隐去》的叙述聚焦
  • 三、《鬼隐去》的虚构与真实
  • 第五节 《安德鲁的大脑》叙事策略的界定和解读
  • 参考书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