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89千字
字数
2017-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回溯提升教学模式助力构建梯级型知识结构,提升认知水平和辨识能力。
内容简介
“回溯提升教学模式”,可分解为“回溯”和“提升”两部分。其中,需要“回溯”的内容,是学生在中学时段学习的中国近现代史。需要“提升”的对象,是学生在大学即将开设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本研究的方法和致力于解决的问题是:1.基于思政课的基本定位,厘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中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的关系,有助于帮助学生构建梯级型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和辨识能力。2. 基于对中学中国近现代史之“教”与“学”特点的回溯与分析,探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提升的可能性与现实性,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必要性与迫切性。3. 基于中学已有的相关史学知识,实施“一体两线多维提升法”,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已有史学知识的有限性和非整体性,激发学生求解答案的渴望和思考问题的冲动,弱化学生对思政课的逆反心里和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
目录
- 封面
- 目录
- 内容提要
- 扉页
- 版权信息
- 其他
- 第一章 “回溯提升教学模式”的多维解读
- 第一节 “回溯提升教学模式”的基本定义
- 第二节 “回溯提升教学模式”的框架结构
- 一 “回溯提升教学模式”的微观框架结构
- 二 “回溯提升教学模式”的宏观框架结构
- 第三节 “回溯提升教学模式”的目的意义
- 一 回答教师为什么教/如何教/如何教好
- 二 回答学生为什么学/如何学/如何学好
- 第四节 “回溯提升教学模式”的实施条件
- 一 了解学生中学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情况
- 二 把握学生中学阶段所用教材的主要特点
- 三 厘清中学的课程和大学“纲要”的关系
- 四 以前沿性和动态性的学术科研为支撑
- 五 以多维性与系统性的教育科研为引领
- 第二章 “回溯提升教学模式”的理念和路径
- 第一节 对中学历史课的四维多向回溯
- 一 “问卷式回溯法”的理念路径
- 二 “互动式回溯法”的理念路径
- 三 “启发式回溯法”的理念路径
- 四 “参与式回溯法”的理念路径
- 第二节 对大学思政课的两线多维提升
- 一 方法线的多维提升法
- 二 内容线的多维提升法
- 第三章 “回溯提升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用
- 第一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序
- 一 是什么:“纲要”是一门什么样的课
- 二 为什么:开设“纲要”课程何以必要
- 三 怎么样:如何讲授和学习“纲要”课
- 第二节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的抗争与觉醒
- 一 回溯中学的相关内容
- 二 大学“纲要”教学中的提升
- 第三节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 一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二 洋务运动
- 三 戊戌维新运动
- 第四节 辛亥革命:近代中国的第一次巨变
- 一 回溯中学的相关内容
- 二 大学“纲要”教学中的提升
- 第五节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 一 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与马克思主义传播
- 二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三 中国共产党建立与中国革命新局面
- 第六节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 一 回溯中学的相关内容
- 二 大学“纲要”教学中的提升
- 第七节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 一 回溯中学的相关内容
- 二 大学“纲要”教学中的提升
- 第八节 为作为近代第二次巨变的新中国而奋斗
- 一 回溯中学的相关内容
- 二 大学“纲要”教学中的提升
- 第四章 “回溯提升教学模式”的研究及推广
- 第一节 “回溯提升教学模式”的研究情况
- 一 方法线的研究及其成果
- 二 内容线的研究及其成果
- 第二节 “回溯提升教学模式”的推广情况
- 一 方法线的成果推广及影响
- 二 内容线的成果推广及影响
- 后记
- 作者简介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