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我们和我们拥有的一切,都可能在最寻常的时刻被夺走。

内容简介

在犹太人的传统中,人会死两次。一次是当他们的心脏停止跳动时,另一次则是当他们的名字最后一次被提及、念出或是想起时。只有到那时,逝者才会消失,与尘世彻底告别。

妻子的祖辈被挪威最令人畏惧的纳粹头子送往集中营,战后,一家人竟住进了刽子手囚禁、暴虐审讯同胞们的房子里。不寻常的命运转折带来了苦难,历史的重担威胁着几代人之间的关系。为了抵抗遗忘,他决定去历史中寻找,重新讲述死者和生者的故事。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前言
  • 家谱图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Æ
  • Ø
  • Å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故事线频繁的切换

    这本书的创作灵感来自作者斯特朗格的妻子的家族历史。他妻子是犹太人,她的外曾祖父在二战中被纳粹杀害。令人不解的是,战后他们一家竟然搬进了曾经是纳粹特工总部的房子。这栋房子在特隆赫姆市,被称为 “罪恶的修道院”,很多人在那里被折磨杀害。作者就是从岳母那里得知这个联系后,才决定写这本书。书名中的 “辞典” 指的是这本书采用的特殊结构。全书按照挪威语 29 个字母排列,每个字母开始一个章节。这种 “辞典体” 的结构让故事在不同时间线和视角之间随意的切换 但是也让故事节奏变得支离破碎,需要我们整本阅读完自己重新去组合。书中有四条故事线:作者妻子的外曾祖父希尔施・科米萨尔在集中营的经历;挪威纳粹头子亨利・奥利弗・林南的故事;科米萨尔儿子的故事;以及作者本人的叙述。林南这个人物的描写很有意思。他不是天生的恶魔,而是从小被霸凌,在屈辱和社会变动中逐渐走向黑暗。林南的故事探讨了 “普通人如何沦为恶人” 的复杂议题,引用了汉娜・阿伦特的 “平庸的恶” 概念。但作者认为林南与艾希曼不同,他非常积极地扮演恶的角色,没有意识形态,只为自己的利益。这种纯粹性,让其恶行变得更加令人痛恨。本书末尾的挪威语 “Vi fortsetter å si navnene deres”(我们会继续念出他们的名字),当名字不再被人记忆,也就代表这个人彻底消亡。

      转发
      1

    出版方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翻译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1月,系世纪出版集团的成员。上海译文出版社以译介和传播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为主要任务,拥有众多精通英、法、俄、德、日、西班牙、阿拉伯等主要语种并具备学科专业知识的资深编辑;其强大的译作者队伍中多为在外语和中文方面学有专长、造诣精湛的专家学者;该社同各国主要的出版社和版权代理机构有着广泛、持久的联系,在国际图书版权贸易领域信誉卓著。三十多年来,上海译文出版社一直致力于翻译、编纂和出版外国文学作品、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以及各种双语词典和外语教学参考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