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56千字
字数
No.38
心理学
2025-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知名青少年研究专家解读青少年情绪与行为。
内容简介
很多家长都不理解,为何孩子到了青春期就如此叛逆、任性、不听话。事实上,并不是孩子有问题,而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的认知没有及时发生改变。在过去几十年里,青春期开始得更早,结束得更晚,这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重新认识青少年。
美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学分会主席、美国青少年研究学会、著名青少年心理学家劳伦斯·斯坦伯格在本书中详细解释了青少年的大脑发生了什么变化以及青少年的情绪与行为背后的心理学,并针对如何培养孩子心理韧性、自控力和其他有益特质等诉求,提出了创新性策略。
本书是一本理解青少年为什么这样想,又为什么那样做的心理学指南,了解10~25岁青少年的情绪与行为背后的理论,可以有效帮助父母与教育从业者科学应对各类问题。
目录
- 版权信息
- 译者序 青春期与青少年期是两个概念
- 推荐序 青春期兼具机遇与挑战
- 序言 青少年成长的新发现与新视角
- 第一章 抓住时机
- 青少年期是新的0~3岁
- 美国青少年的问题
- 青少年教育有方法
- 第二章 可塑的大脑
- 记忆隆起
- 青少年的大脑是可塑的
- 什么是可塑性
- 大脑是如何被构建的
- 所有的可塑性都是局部的
- 最重要的连接不在社交媒体上
- 区域经验改变大脑
- 多学习新事物会让未来的学习更加容易
- 青少年大脑发展的“3个R”
- 利用大脑发展的积极力量
- 随着进入青少年期,大脑可塑性也在增强
- 青春期和可塑性
- 既是机遇,也是风险
- 第三章 最漫长的十年
- 青少年期已经变得更长
- 青春期能开始得多早
- 为什么孩子会早熟
- 青春期是如何发生的
- 关注孩子提早进入青春期
- 延缓的成年
- 自我放纵、理性选择,还是发展受阻
- 延迟成年是一把双刃剑
- 重新思考青少年期
- 第四章 青少年如何思考
- “乖仔也疯狂”
- 青少年大脑发育的各个阶段
- 大脑的警卫员
- 追求快乐
- 青少年期的意义
- 大脑的首席执行官
- “糟糕的老师”
- 这幅青少年期的画像是否具有普遍性
- 第五章 青少年的自我保护
- “把你的头发点着”:冒险而冲动的青少年
- 同伴效应
- 社会脑:为何青少年会变得敏感与胡思乱想
- 群体失智:和朋友在一起时会更不顾后果
- 在青少年无法自控时保护他们
- 第六章 自我调节的重要性
- “现在还是以后”试验
- 在漫长的十年里等待“棉花糖”
- 学历并不意味着成功:安杰莉卡的故事
- 坚持不懈比天赋更重要:露西的故事
- 没有决心的天赋不会成功
- 非认知技能:区分成功与不成功学生的真正因素
- 为什么我们忽视了培养孩子的动机
- 有决心的核心是掌握自我调节能力
- 基因与家庭,谁决定了自控力
- 第七章 父母如何产生影响
- 充满温暖,让孩子感受到被爱
- 坚定要求,对孩子的行为有规定
- 给予支持,做孩子成长的“脚手架”
- 三种不同的育儿风格
- 权威型养育的力量
- 培养健康、快乐和成功的孩子
- 第八章 重塑高中
- 在学校培养孩子自控力
- 重新思考中等教育
- 品格教育是答案吗
- 寻求神经科学的替代方案
- 训练大脑,提高工作记忆
- 练习正念冥想
- 运动
- 教授自我调节技能和策略
- 持续的“脚手架”激励
- 第九章 赢家与输家
- 以劣势进入青少年期
- 自我调节与犯罪
- 体面生活的四条规则
- 不良养育方式会导致强迫循环
- 贫困与青春期
- 如何保护这个脆弱时期
- 影响青少年的几种优势资本
- 晚熟的优势和希望
- 第十章 受审判的大脑
- 任何父母都应该知道的常识
- 讨论一个青少年犯罪案件
- 青少年很难理解警告的真正意义
- 年龄界限的划分
- 青少年的堕胎决定权
- 对青少年与成年期边界的再思考
- 结论 给父母、教育工作者和决策者的建议
- 一些建议
- 最后的一些想法
- 致谢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