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本书关注与探讨软雕塑之于传统雕塑的突破与改变。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五章,由表及里的探究了软雕塑艺术全新的美学样态,是如何建立在不同于传统美学的、消除艺术神圣感的,基于生活的流动性、日常性、反思性的逻辑关系的生成。
本书以解析软雕塑艺术的概念入手,从软雕塑艺术的材料语言、造型语言及空间语言三个维度,来揭示软雕塑艺术有别于传统硬质雕塑的美学特征,并将其置放于艺术与生活关系发生巨变的语境之下,探究软雕塑艺术全新美学样态形成的原因,旨在借由生活与身体感知的关联之于软雕塑艺术,引发人们对艺术、生活、社会、人的自我关注等现实问题的思索。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绪论
- 第一章 软雕塑艺术的出现
- 第一节 “雕塑”概念的动态发展
- 第二节 “软雕塑”的萌芽与勃兴
- 第三节 “软雕塑”概念的界定与解读
- 第二章 材料的信息:柔软、脆弱与温暖
- 第一节 摒弃坚硬:柔软的韧性
- 第二节 消散坚固:脆弱的柔性
- 第三节 融化冰冷:温暖的人性
- 第三章 造型的流动:形体的易逝与记忆的物化
- 第一节 永恒与记忆:物质的可变与精神的自由
- 第二节 过程艺术:多维时空的记忆点
- 第三节 记忆的选择:创作主体的情感融入
- 第四章 空间的转向:场域的变迁与身体感知的介入
- 第一节 时空化:“去基座化”的多维拓展
- 第二节 互动化:强调触感的身体参与
- 第三节 普及化:走近公众的日常场域
- 第五章 软雕塑的美学内核:以温软之物载生活之道
- 第一节 基于生活的媒介之物
- 第二节 融入生活的对象之物
- 第三节 反馈生活的载体之物
- 结语
- 参考文献
出版方
上海书画出版社
上海书画出版社成立于1960年,是艺术出版领域最具品牌价值的现代化出版传媒机构之一,长期以来致力于以中国书画艺术为核心的专业出版方向,坚持品牌战略,走精品路线,以优秀文化为底蕴,以学术出版为高地,建构起以专业图书和大众普及图书互为支撑,以教材、期刊为两翼的出版架构。拥有一支专业化的团队,曾多次举行国际学术研讨会,多项图书列入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多次获得国家级图书奖和专业内最高奖,在读者中拥有广泛影响。现在每年出版图书六百余种,其中如《中国书画全书》《中国书法史绎》《中国文人画史》《海派代表书法家系列作品集》《海派绘画大系》《藏传佛教艺术发展史》《锦绣文章》《怀袖雅物》《董其昌全集》《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吴昌硕全集》《上海博物馆藏珍本碑帖丛刊》《中国书画基本丛书》《中国砖铭全集》等大型出版项目,《中国碑帖名品》《中国绘画名品》《中国篆刻名品》《简帛书法大系》等系列专业图书,《中国画学著作考录》《中国书法大字典》《中国书法大事年表》《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碑帖综录》《上海图书馆善本碑帖综录》等专业工具书,均在海内外享有崇高声誉。《书法》《书法研究》《书与画》《艺术当代》《公共艺术》等专业期刊依托知识性、学术性和多样化的活动,形成了独特的品牌形象。完整的出版业态和多层次的出版格局,使出版社拥有了丰富的资源和平台联动效应。2016年成为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授牌的“书法研究出版中心”,2017年荣获国家出版政府奖先进单位。出版社将秉承传统,以“艺术重塑人生”为理念,以“有美必臻”为工作精神,以“聿修、敏求、团结、超越”为企业文化追求,继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