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强者示弱,盈者守虚,小忍图大谋。

内容简介

郭子仪(697—781),华州郑县人,以武举高等入仕,历仕唐朝玄、肃、代、德四朝,先后受封代国公、汾阳郡王。唐德宗即位后,更是赐号“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位极人臣。郭子仪一生戎马倥偬,每每在国有危难时力挽狂澜,在平定安史之乱、解除吐蕃与回纥侵袭的危机中居功至伟,身披大唐安危数十年。

克复长安、洛阳二都后,唐肃宗对郭子仪感慨:“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郭子仪的仕途屡有沉浮。但他恪守君臣之节,隐忍大度、宽厚坦诚,不争功、不树敌,总能化险为夷。他一生光明磊落,以弱示人,政敌鱼朝恩感慨道:“非公长者,得无致疑乎!”功盖一代而主不疑, 权倾天下而朝不忌,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他一生富贵寿终,被称为“五福老人”,名垂青史。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早年经历:天涯漂泊我无家
  • 第一节 家世出身
  • 第二节 武举及第
  • 第三节 宦游四方
  • 第二章 安史乱起:渔阳鼙鼓动地来
  • 第一节 变乱骤起
  • 第二节 收复云中
  • 第三节 大战河北
  • 第四节 战局骤变
  • 第三章 克复两京:一剑光寒定九州
  • 第一节 潼关之败
  • 第二节 清渠再败
  • 第三节 收复长安
  • 第四节 再复洛阳
  • 第四章 坎坷战局:欲渡黄河冰塞川
  • 第一节 九节度使出征
  • 第二节 邺城大败
  • 第三节 小人构陷
  • 第五章 朝中风云:为谁辛苦为谁甜
  • 第一节 汾阳郡王
  • 第二节 再遭谗言
  • 第三节 叛乱终结
  • 第六章 再复长安:挽狂澜于既倒
  • 第一节 吐蕃入寇
  • 第二节 力挽狂澜
  • 第三节 绘像凌烟阁
  • 第七章 老骥伏枥:肯将衰朽惜残年
  • 第一节 仆固怀恩叛乱
  • 第二节 汾州平乱
  • 第三节 奉天退敌
  • 第四节 单骑退回纥
  • 第八章 万古流芳:只留清气满乾坤
  • 第一节 内外周旋
  • 第二节 诚感鱼朝恩
  • 第三节 西境柱石
  • 第四节 溘然长逝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郭子仪是既劳而谦,所以君子有终

    现在看书,都有一定渊源缘故,前几日在看南怀瑾先生的《易经系传别讲》里讲到谦卦言 “子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语以其功下人者也”,讲到郭子仪一生福禄寿考俱全,四朝元老,朝野敬重,就连一直视他为最大政敌的大宦官鱼朝恩到最后都不得不为他的胸怀宽阔磊落所折服,郭子仪去世后,唐德宗下诏表彰郭子仪的那篇文章高度概括了其一生的功绩:“… 公台之任,鼎足相承,上以调三光,下以蒙五岳。允厘庶绩,镇抚四夷,体元和之气,根贞一之德,功至大而不伐,身处高而更安。尚父比吕望之名,为师增周公之位,盛业可久,殁而弥光。故太尉、兼中书令、上柱国、汾阳郡王、尚父子仪,天降人杰,生知王佐,训师如子,料敌若神。昔天宝多难,羯胡作祸,咸秦失险,河洛为戎。公能扶翼肃宗,载造区夏。于国有患,劳其戡定;于边有寇,借其驱除。安社稷必在于绛侯,定羌戎无逾于充国。绛台绥四散之众,泾阳降十万之虏。勋高今古,名慑夷狄,而劳乎征镇,二纪于兹…” 这是站在帝王皇家的角度,而在郭子仪,一生带兵打了那么多大仗,平定安史之乱,仆固之反、回纥、吐蕃对大唐的侵扰,他也杀降也收降,有走一步想三步的深谋远虑,治军宽厚但绝不容触犯底线,在那个政治社会环境下知道如何始终维护谁的权利,那就是皇帝,古今但凡带兵打仗的大将军,莫不是狡兔死走狗烹,但郭子仪并不贪恋权位,朝廷没兵,自己就带着老弱残兵一路收散兵游勇,当他把敌人打平了,皇帝叫他下来,他就把兵权叫下来回家,仍旧还是那几个老弱残兵跟着他。后来皇帝听信鱼朝恩的谗言,把他家祖坟给挖了,他都知道,但并不责怪皇帝,唐代宗见了他都不好意思站起来向他道歉,郭子仪却说,“陛下不要难过,我带兵几十年,我的部下挖了人家的祖坟不知道有多少,我想我这个是报应,不要管他是谁挖的了”,当然他很痛心,但就是那样大量,这样就是易经里的 “劳”“谦”,他知道自己带了几十年的大军,军队做了多少伤天害理的坏事,挖了人家多少坟墓,这就是果报。所以他请陛下勿以为意。因为 “劳”“谦”,所以他活了八十五岁,福禄寿考,历史上找不出第二人。“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这和《金刚经》里所讲的,诸菩萨如何降伏其心、应云何住一样,灭度却实无一人灭度,做了功德,不要记挂在心,不要为了求好的果报而去做功德,一样的道理。最后,为了好奇而读书,带着一个问题去读书,也是一种有趣的方式,至少这段过程不粗制滥造。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郭子仪一生忠勇爱国,为唐朝的中兴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不仅在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才能和威望,而且在政治上也有着深邃的洞察力和高超的手腕。他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政治矛盾,使得自己能够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保持稳健的地位和影响力。因此,他被后人尊称为 “忠武” 将军,这也是中国历朝历代对武将最高的封号之一。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创建于1980年12月,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出版社,教育部教材出版中心之一;1995年被原新闻出版署批准为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2003年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电子音像出版社,同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具有网络出版权的出版单位之一,从此拥有了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等四大媒介的正式出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