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领略一代英主心怀天下的兴邦韬略,再现大唐王朝政通人和的辉煌景象。

内容简介

他助父起兵,为大唐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发动玄武门之变,顺利登上了皇位,成为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他开创“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使得社会安定、文化繁荣……

本书聚焦李世民的传奇一生,以史实为笔解读他如何以卓越的政治才能、英明的决策和非凡的艺术造诣而闻名于世,展现一代英主心怀天下、任人唯贤的治世智慧。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言
  • 是争夺,还是历史的选择
  • 玄武门之变与秦王登位
  • “凶逆之罪,止于建成、元吉”
  •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 树立新气象
  • 人事调整与政局新变
  • 后宫择贤得内助
  • 新天子施政开明
  • 关心留给后世的形象
  • 为君之道,务在安民
  • 确定“圣哲施化”的基本原则
  • 以民为本,抚之以静
  • 去奢省费,割情屈己
  • 发展生产,恢复经济
  • 赈灾备荒以度凶年
  • 租庸调法与轻徭薄赋
  • 一人之智岂可断天下之务
  • 总揽大纲,委任责成
  • 明于知人,善于任使
  • 以人为镜与良工琢磨
  • “博学以成其道”
  • 体制的改创
  • 以他官参议朝政
  • 五花判事与封驳执奏
  • “官在得人,不在员多”
  •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
  • 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
  • 法者,非朕一人之法
  • 立法:务在宽简、稳定
  • 执法:重在慎法恤刑
  • 守法:克己励人
  • 驾驭英才,群智生辉
  • 高士廉:故旧情深,姻戚义重
  • “房谋杜断”:善谋与善断
  • 魏征:谏臣之楷模
  • 李靖:开疆拓土,出将入相
  • 李勣:临敌应变,百胜成名
  • 抑扬佛道
  • “示存异方之教”
  • “天下大定,亦赖无为之德”
  • 艰难的太子废立
  • 教戒承乾与承乾之败
  • 宠遇魏王欲益反损
  • 扶植太子用心良苦
  • 后记
  • 主要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政治智慧与人性弱点的交织

    与以往不少传记不同,这本书并未将李世民神化为完美的君主,而是客观呈现了他在玄武门之变中的果断与无奈,在纳谏过程中的谦虚与固执,在治国理政上的智慧与局限。在书中,我们看到了一位年轻时就展现出色军事才能的李世民。他 “自幼饱读兵书战策”,从小接受家庭崇尚武功的熏陶,练就了骑马、射箭等精湛技艺。这些早年的经历为他后来领军打仗、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基础。本书生动揭示了李世民作为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他深刻理解 “为君之道,务在安民” 的道理,确立 “以民为本,抚之以静” 的基本国策。他推行 “去奢省费,割情屈己” 的节俭作风,大力发展生产,恢复经济,通过租庸调法与轻徭薄赋的政策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然而书中并未回避李世民作为凡人的弱点。他与隋炀帝杨广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两人同为次子,本应与皇位无缘;两人都是天纵神武,领兵征讨,有着赫赫战功”。却在权力争夺中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在贞观年间的漫长纳谏过程中,李世民与臣僚们的关系逐渐变得形式主义和功利化。他 “几乎逢谏必纳,对进谏者无不大加赏赐,但在行动上却几乎没有什么改观”。魏征曾直言:“陛下如今不再喜欢直言了。虽然还勉强接受,但早已没有了往日的豁达。”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斯坦威图书

    北京斯坦威图书有限责任公司肇始于2001年成立的北京斯坦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除传统的经管、财会图书的策划出版优势外,主要的策划出版领域为人文学术、心理学专业及大众读物,以及高品位的时尚艺术类图书。其出版图书 80% 以上为各语种的引进版权作品。专业化、国际化与时尚化是我们不懈的努力目标。理性、激情、想像力是我们不变的工作风格,也是我们策划出版的旨趣所在;为读者传递“生生不息的激情与想像,永远向前的动力和理念”是我们永远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