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65千字
字数
2021-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华为营销作战: 以客户为中心的8大模块解析
内容简介
华为内部一直强调:天底下给华为钱的只有客户,客户永远是华为之魂。目前,华为的客户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30多亿人口。华为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其强大的营销作战能力。本书以华为的业务实战为基础,通过客户文化、精兵组织、需求管理、市场营销、产品方案、项目推进、客户服务、激励机制八个模块系统解析华为“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作战体系,让读者深入了解华为营销作战背后的逻辑、管理思想及策略。本书可以作为高校教师和学生的营销管理辅助教材,也可以作为企业培训师、企业市场营销管理者的指导用书。
目录
- 封面
- 前折页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前言
- 第1章 客户文化:客户是一切工作的魂
- 1.1 客户永远是华为之魂
- 1.1.1 客户的价值主张决定华为的价值主张
- 1.1.2 坚守“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
- 1.1.3 围绕“以客户为中心”长期艰苦奋斗
- 1.2 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
- 1.2.1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开展业务活动
- 1.2.2 对客户需求有宗教般的信仰和敬畏
- 1.2.3 面向客户是基础,面向未来是方向
- 1.3 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
- 1.3.1 服务贯穿于公司及个人生命的始终
- 1.3.2 以客户为中心,反对以长官为中心
- 1.3.3 从客户中来,到客户中去,端到端服务
- 1.4 持续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
- 1.4.1 为客户提供具有终身效能费用比的产品
- 1.4.2 赚小钱,不赚大钱,让利给客户
- 1.4.3 以客户为中心就是要帮助客户商业成功
- 1.5 客户满意是衡量一切工作的准绳
- 1.5.1 把客户利益作为最高准则,坚持自我批判
- 1.5.2 将客户满意度作为工作评价标尺
- 1.5.3 坚持以对客户的贡献为导向考核干部
- 第2章 精兵组织:组织要为作战而存在
- 2.1 将客户融入组织建设中
- 2.1.1 围绕客户需求设计组织,就永远不会迷航
- 2.1.2 建设“从客户中来,到客户中去”的流程化组织
- 2.1.3 流程要对准端到端为客户创造价值
- 2.2 将指挥所建在听得到炮声的地方
- 2.2.1 未来的战争是班长的战争
- 2.2.2 以功能为中心向以项目为中心转变
- 2.2.3 以项目为中心成立一线作战单元
- 2.3 建立大后方,全力支撑前方呼唤炮火
- 2.3.1 建立不依赖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平台
- 2.3.2 总部从管控中心向支持、服务、监控中心转变
- 2.3.3 后方支持服务联勤化、共享化
- 2.4 加强人才团队建设,满足作战需要
- 2.4.1 坚持“精兵+精英”的人力资源战略
- 2.4.2 加强战略预备队建设,建立后备队伍
- 2.4.3 以全球化的视野进行能力中心建设
- 2.5 持续变革,逐步增强一线作战能力
- 2.5.1 变革的目的是多产粮食和增加土壤肥力
- 2.5.2 改变作战方式,增加作战有效性
- 2.5.3 保持忧患意识,不断推动变革
- 第3章 需求管理:客户需求导向是真理
- 3.1 在客户需求导向上坚定不移
- 3.1.1 深刻理解客户需求
- 3.1.2 聚焦客户关注的痛点
- 3.1.3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 3.2 多渠道收集,掌握客户需求信息
- 3.2.1 持续洞察市场,识别机会
- 3.2.2 洞察客户,了解客户诉求
- 3.2.3 在客户“骂声”中寻找客户需求
- 3.3 通过整理分析,识别客户需求
- 3.3.1 审视客户需求的不同维度
- 3.3.2 对客户需求进行分类排序
- 3.3.3 分解与匹配客户需求
- 3.4 分析客户需求,平衡投入产出
- 3.4.1 发掘客户未明确提出的需求
- 3.4.2 评估能否满足客户需求
- 3.4.3 分析成本投入和产出
- 3.5 设计与实现客户需求
- 3.5.1 抓住不同层级客户的关注点
- 3.5.2 编制客户需求规格说明书
- 3.5.3 做好客户需求的变更管理
- 第4章 市场营销:找准正确的营销路线
- 4.1 把握客户需求,找准目标客户
- 4.1.1 理解市场,定位目标群体
- 4.1.2 盘点客户资源,挖掘潜在客户
- 4.1.3 发挥重点潜力客户的示范效应
- 4.2 以关键客户为突破口,重点攻关
- 4.2.1 探查客户背景,确定切入点
- 4.2.2 了解客户组织架构,厘清决策链
- 4.2.3 公关客户决策链中的关键人物
- 4.3 梳理破局思路,制定营销策略
- 4.3.1 主动与客户沟通,识别客户需求
- 4.3.2 以坚忍不拔的意志紧紧咬住机会
- 4.3.3 为客户定制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 4.4 把握竞争详情,做好竞品狙击
- 4.4.1 准确识别和分析关键竞争对手
- 4.4.2 放大自身优势,设计竞争策略
- 4.4.3 动态化看待与竞争对手的关系
- 4.5 加强团队建设,提高销售执行力
- 4.5.1 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
- 4.5.2 规范团队行为,强化作战能力
- 4.5.3 紧跟业务变化,提高营销能力
- 第5章 产品方案:客户需求是产品路标
- 5.1 产品发展的路标是客户需求导向
- 5.1.1 “以技术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
- 5.1.2 反对孤芳自赏,要做“工程商人”
- 5.1.3 聚焦客户需求,技术上领先半步
- 5.2 产品方案围绕客户需求持续创新
- 5.2.1 “鲜花插在牛粪上”,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 5.2.2 开放合作,“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 5.2.3 创新要容忍失败,给创新以空间
- 5.3 聚焦在主航道,坚持“压强原则”
- 5.3.1 在研发上敢于投入,坚持投入
- 5.3.2 聚焦主航道、主战场
- 5.3.3 收缩核心,放开周边
- 5.4 以质量为优先,打造一流产品
- 5.4.1 坚持高品质,给用户高体验
- 5.4.2 追求“零缺陷”,故障不出实验室
- 5.4.3 推行IPD,规范化推出高质量产品
- 5.5 实现及时、准确、优质、低成本交付
- 5.5.1 改变重销售、轻交付的模式
- 5.5.2 产品营销由单品向解决方案转变
- 5.5.3 实现客户接口归一化管理
- 第6章 项目推进:以打胜仗牵引项目运作
- 6.1 实施项目启动管理,规范项目运作
- 6.1.1 验证项目机会点,避免决策失误
- 6.1.2 建立一个配置合理的项目组
- 6.1.3 策划清晰的项目实施任务书
- 6.2 分解项目实施任务书,制订项目计划
- 6.2.1 以胜利为中心做好项目预算
- 6.2.2 将任务分解到可管理的单个活动
- 6.2.3 识别风险,制订风险响应计划
- 6.3 监控实施过程,确保项目顺利运行
- 6.3.1 做好分层分级的对内、对外沟通
- 6.3.2 严格监控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里程碑
- 6.3.3 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变更管理
- 6.4 对准项目目标,完成项目评估和验收
- 6.4.1 根据关键要素进行项目评估验收
- 6.4.2 经营客户关系,确保顺利回款
- 6.4.3 召开项目总结会,总结项目经验
- 6.5 遵循项目成功标准,把握关键要素
- 6.5.1 合理授权,并做好人员监督和管理
- 6.5.2 充分赋能,提升人员项目管理能力
- 6.5.3 借助工具,改进项目节点工作效率
- 第7章 客户服务: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
- 7.1 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立体式客户关系
- 7.1.1 以普遍客户关系为基础
- 7.1.2 以关键客户关系为支撑
- 7.1.3 以组织客户关系为牵引
- 7.2 提供及时、准确、优质、低成本服务
- 7.2.1 建立遍布全球的客户服务中心
- 7.2.2 持续标准化服务,统一服务界面
- 7.2.3 做好全生命服务周期管理
- 7.3 加强与客户沟通,倾听客户心声
- 7.3.1 主动贴近客户,增强服务感知
- 7.3.2 与客户充分交流,取得信任
- 7.3.3 重视客户意见,不断改善服务
- 7.4 不断超越客户期望,提升客户满意度
- 7.4.1 与客户患难与共,主动帮助客户
- 7.4.2 不放过客户的每一个细小问题
- 7.4.3 重视客户利益,成就客户
- 7.5 健全服务管理制度,保障优质服务
- 7.5.1 实施首问负责制,保障客户满意
- 7.5.2 将客户满意度与员工工作评价指标挂钩
- 7.5.3 自上而下层层分解客户服务指标
- 第8章 激励机制:力出一孔全力创造价值
- 8.1 建立以责任结果为导向的价值评价体系
- 8.1.1 对客户产生贡献才是真正的绩效
- 8.1.2 以绩效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
- 8.1.3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 8.2 推行获取分享制,导向冲锋
- 8.2.1 给奋斗者“加满油”,牵引价值创造
- 8.2.2 管理好拉车人和坐车人的分配比例
- 8.2.3 拉开差距的同时重视金字塔基座
- 8.3 用机会,牵引全员奋斗
- 8.3.1 不论资排辈,以能力论英雄
- 8.3.2 实施“三优先、三鼓励”政策
- 8.3.3 通过岗位轮换,保障人才活力
- 8.4 用精神激励,激发员工责任感
- 8.4.1 用好集体与个人荣誉感
- 8.4.2 敢于表彰,让大多数人变成先进
- 8.4.3 强化对干部和员工的人文关怀
- 8.5 实行末位淘汰制,激活组织
- 8.5.1 干部不是终身制,要能上能下
- 8.5.2 完不成绩效的团队,干部要负责
- 8.5.3 干部末位淘汰,层层传导压力
- 参考文献
- 后折页
- 封底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