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艺术既是一种创作,又是一种消遣。

内容简介

《中国书学技法评注》在继承前贤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著者刘小晴先生从一百多种历代典籍中,辑录古人论书语二千余则,每则皆下按语,钩深致远,稽古敏求,附以例图,申明己见。本书在体例上兼有沈、祝二书之美,在内容的丰富性上又独出冠时,故自出版以来,成为许多书学爱好者的学书津梁。

本书并不包括书学中的全部内容,对书学中的源流、历史、鉴别、品评等亦不广泛涉及,重点放在技法方面。只是从实用的角度出发,穷搜博采,撷英取华,于一百多家典著中,精选出古人论书语录二千余条,其中包括对法、意、势、力、韵、神、形、质等以及前人审美观念和创作方法的研究。

目录

  • 版权信息
  • 修订本出版说明
  • 前言
  • 第一章 执笔与运腕
  • 第一节 执法
  • 第二节 执法
  • 第三节 执笔高低
  • 第二章 笔法
  • 第一节 发笔法
  • 第二节 中段法
  • 第三节 收笔法
  • 第四节 转换
  • 第五节 提按
  • 第六节 中锋
  • 第七节 侧锋
  • 第八节 方圆
  • 第九节 涩笔
  • 第十节 骨肉
  • 第十一节 迟速
  • 第十二节 画沙印泥
  • 第十三节 用笔总论
  • 第三章 笔势
  • 第四章 永字八法
  • 第一节 侧法
  • 第二节 勒法
  • 第三节 努法
  • 第四节 掠笔
  • 第五节 策法
  • 第六节 啄法
  • 第七节 趯法
  • 第八节 磔法
  • 第五章 结构
  • 第一节 奇正
  • 第二节 疏密
  • 第三节 宾主
  • 第四节 参差
  • 第五节 虚实
  • 第六节 向背
  • 第七节 变化
  • 第八节 裹束
  • 第九节 结构总论
  • 第六章 章法
  • 第七章 笔意
  • 第一节 心理
  • 第二节 神理
  • 第三节 自然
  • 第四节 笔意总论
  • 第八章 笔力
  • 第九章 功力
  • 第十章 字外功夫
  • 第十一章 墨法
  • 第十二章 弊病
  • 第十三章 各体写法
  • 第一节 榜书
  • 第二节 小楷
  • 第三节 行书
  • 第四节 草书
  • 第十四章 学书方法
  • 第一节 学书顺序
  • 第二节 碑帖墨迹
  • 第三节 临摹
  • 第四节 读帖
  • 第五节 生熟
  • 第六节 博约
  • 第七节 变化
  • 第八节 创作
  • 第九节 学诸家法
  • 第十五章 时代书风
  • 第十六章 鉴赏
  • 第十七章 杂言
  • 征引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上海书画出版社

上海书画出版社成立于1960年,是艺术出版领域最具品牌价值的现代化出版传媒机构之一,长期以来致力于以中国书画艺术为核心的专业出版方向,坚持品牌战略,走精品路线,以优秀文化为底蕴,以学术出版为高地,建构起以专业图书和大众普及图书互为支撑,以教材、期刊为两翼的出版架构。拥有一支专业化的团队,曾多次举行国际学术研讨会,多项图书列入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多次获得国家级图书奖和专业内最高奖,在读者中拥有广泛影响。现在每年出版图书六百余种,其中如《中国书画全书》《中国书法史绎》《中国文人画史》《海派代表书法家系列作品集》《海派绘画大系》《藏传佛教艺术发展史》《锦绣文章》《怀袖雅物》《董其昌全集》《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吴昌硕全集》《上海博物馆藏珍本碑帖丛刊》《中国书画基本丛书》《中国砖铭全集》等大型出版项目,《中国碑帖名品》《中国绘画名品》《中国篆刻名品》《简帛书法大系》等系列专业图书,《中国画学著作考录》《中国书法大字典》《中国书法大事年表》《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碑帖综录》《上海图书馆善本碑帖综录》等专业工具书,均在海内外享有崇高声誉。《书法》《书法研究》《书与画》《艺术当代》《公共艺术》等专业期刊依托知识性、学术性和多样化的活动,形成了独特的品牌形象。完整的出版业态和多层次的出版格局,使出版社拥有了丰富的资源和平台联动效应。2016年成为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授牌的“书法研究出版中心”,2017年荣获国家出版政府奖先进单位。出版社将秉承传统,以“艺术重塑人生”为理念,以“有美必臻”为工作精神,以“聿修、敏求、团结、超越”为企业文化追求,继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