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诺贝尔奖得主、免疫学家关于鸟类、病毒和环境恶化的历史故事,令人悚惧、拉响警钟。

内容简介

诺奖得主、免疫学家彼得·多尔蒂教授的这本书,核心是这样一句惊人之语:鸟类比我们更早察觉到对我们的健康和环境的危险。

在这本书中,多尔蒂带我们追随多种鸟类,从普吉海峡的凤头海雀到印度的秃鹫,从东亚的鸽子一直到澳大利亚大堡礁的楔尾鹱。他讲述了鸟类和人类之间复杂纷繁的互动故事,这些故事通常取自他在医学领域的亲身经验,以及人类一些微妙的、经常被视而不见的行为可以极大地影响鸟类的存在方式,并提出警示,现代人如何做,才是对鸟类、人类和地球的健康负责。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第一推动丛书》编委会
  • 再版序 一个坠落苹果的两面:极端智慧与极致想象
  • 第1章 小引:寻找海雀
  • 第2章 远亲
  • 第3章 鸡胚胎和发育中的其他生命形式
  • 第4章 哨兵鸡
  • 第5章 坠落的乌鸦
  • 第6章 扁虱,绵羊,松鸡和伟大的12日
  • 第7章 流感在飞
  • 第8章 禽流感:从香港到青海湖外
  • 第9章 禽流感二三子
  • 第10章 虫虫侦探
  • 第11章 夏威夷大清除
  • 第12章 1929-1930年的鹦鹉大恐慌
  • 第13章 癌症传染
  • 第14章 蓝色血统和渺渺鸡虫
  • 第15章 秃鹰杀手
  • 第16章 重金属
  • 第17章 红鹬和蟹卵
  • 第18章 热鸟
  • 第19章 为鸟类,为我们
  • 汉英鸟类俗名与拉丁文学名对照表
  • 缩略语表
  • 鸣谢
  • 译者说明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自从人类在地球一家独大之后,如何与其他的物种和平相处,就一直是一个世纪难题。    本书作者对鸟类的研究,算是相当的丰富。从《煤矿里的金丝雀》开始,道出了人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协同关系,到鸟类身上为适应飞行而发展出哺乳动物截然不同的骨骼系统、肌肉系统,以及呼吸系统,全方位的为我们介绍了鸟类。    其中第七章的《流感在飞》,开篇的那一首西班牙儿歌:我养了只小鸟名叫 “恩泽”,我打开窗子,“恩泽” 就飞进来了。*(* 流感的英文是 influenze,拆开来读,就是 in flew Enza,“恩泽” 飞进来。)真是带有恐怖的喜感,一战时期的西班牙大流感(其实源自于美国),不知夺走了多少人的性命。顺着这个儿歌的引子,作者也详细的介绍了流感(influenze-viruses)、副黏病毒(paramyxo-viruses)、冠状病毒(corona-viruses),鼻病毒(rhino-viruses)… 等常见的人鸟共存的病毒。在此我有一个疑问,就是鼻病毒,英文的直译不应该是犀牛病毒吗?🤔查了百度、谷歌、360,也都没有一个很好的解答。不知到万能的得到朋友圈里面,能否有高人帮忙解除我的疑惑😁

      1
      评论

    出版方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系中南传媒旗下子公司。出版社以“弘扬科学精神,推动科技发展”为出版宗旨,推出一大批高品位、高格调、重实用、讲实效的科技佳作,如《时间简史》《医学临床“三基”训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