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20千字
字数
2020-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战后冲绳文学创伤研究:揭示命运与人文关怀
内容简介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作者在梳理冲绳历史与文学二者关系的基础上,以创伤为切入点,从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等角度对战后冲绳文学中的战争创伤、种族创伤、女性创伤及相应修复策略进行深度探究,整体把握冲绳文学创伤书写的脉络与走向,进而挖掘文本背后本质化的历史和真相,揭示冲绳作家对冲绳命运所倾注的人文关怀。本研究是国内学术界系统研究冲绳文学的一种新的尝试,战后冲绳文学作品中所凸显的“战争记忆与再现”“美日夹缝间的生存困境”“冲绳女性的悲惨命运”等主题,都是对冲绳和冲绳人创伤经历的有力诠释,有利于认清战争给冲绳人民带来的创伤,进而引起全人类对世界和平的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说,该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目录
- 版权信息
- “武陵译学丛书”专家委员会
- “武陵译学丛书”总序
- 主编絮语
- 序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1.2.1 日本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2 国内的研究
- 1.2.3 国内外研究趋势概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几个重要概念的理解与界定
- 1.4.1 关于“战后”
- 1.4.2 关于“本土”
- 1.4.3 关于“冲绳文学”
- 1.4.4 关于“创伤”与“创伤理论”
- 第2章 冲绳的历史与冲绳文学
- 2.1 苦难的冲绳
- 2.1.1 战前的历经沧桑与荣辱浮沉
- 2.1.2 战后的满目疮痍与悲欢离合
- 2.2 战后的冲绳文学
- 2.2.1 冲绳文学与日本文学
- 2.2.2 美国占领时期的文学摸索
- 2.2.3 “复归”后的文学追寻
- 第3章 战争创伤
- 3.1 战争记忆与身体变异
- 3.2 战争体验与疾病隐喻
- 3.3 战争幽灵与跨代创伤
- 3.4 战争意象与记忆再现
- 第4章 种族创伤
- 4.1 双重意识与夹缝残喘
- 4.2 异化他者与身份迷失
- 4.3 权力话语与人性扭曲
- 4.4 文化疏离与族群隔阂
- 第5章 女性创伤
- 5.1 多重压迫与沉默他者
- 5.2 堕落糜乱与生死悲歌
- 5.3 爱恨交错与身体创伤
- 5.4 女性记忆与精神困惑
- 第6章 创伤修复
- 6.1 治疗创伤的良药——回忆与诉说
- 6.2 弥合创伤的门径——哀悼
- 6.3 修复创伤的方法——移情
- 6.4 抚慰创伤的钥匙——民俗文化
- 6.5 治愈创伤的根本——重建自我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新冲绳文学奖 入围作品一览表
- 附录2 琉球新报短篇小说奖 入围作品一览表
- 附录3 九州芸術祭文学賞 受賞作候補作一览
- 附录4 おきなわ文学賞 入選一(2013—2018)
- 索引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南京大学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是南京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大学出版机构,自1984年成立之日起,就秉承“学术立社、品牌兴社”的出版理念, “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出版宗旨,坚持以精品出版为“魂”、学术出版为“本”的经营思路,形成了自身在高品位学术专著、高校精品教材、传统思想文化出版、国外学术名著译介等方面的出版特色,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出版高地,中华民国史出版重镇,国外学术前沿重要译介平台。迄今出版的万余种图书中,多种图书获得了包括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在内的各类图书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