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清代的重庆是长江上游日益崛起的商业城市,也是一个重建之中的移民城市。在这样的城市中,商业会以怎样的方式运行?

内容简介

来自不同地区、从事不同行业的人们又会通过怎样的互动来塑造一个独特的商业秩序?本书就是以清代《巴县档案》的商业诉讼案卷为主要素材,回答这两个问题。书中勾勒出清代重庆商业制度的三个演进阶段,并提炼出清代重庆市场中“以差(厘)驭商”的运行逻辑,即地方官府和商人都参与其中,而政治权力才是清代重庆商业变迁的决定性因素。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一
  • 序二
  • 绪论
  • 一 明清时期经济与社会变迁
  • (一)商品经济——揭示明清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变迁的重要线索
  • (二)清代重庆——城市商品经济研究的独特个案
  • 二 清代重庆历史研究的回顾
  • (一)市场发育
  • (二)商业制度与商人团体
  • (三)司法与诉讼
  • (四)社会生活与基层权力分割
  • (五)地方行政与财政
  • (六)目前清代重庆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 三 对于概念的解说
  • (一)“重庆”的称谓演变及其商业空间的拓展
  • (二)选择乾隆至宣统时期作为本书时间断限的原因
  • (三)研究范围与章节安排
  • 四 “活”的制度史,何以可能?
  • (一)用最笨的办法搜集材料
  • (二)用最怀疑的眼光分析材料
  • (三)与理论的联结与对话
  • (四)将自己所有的经验注入此项研究
  • 第一章 清代重庆的行政、市场与社会
  • 一 清代重庆的行政治理
  • 二 清代重庆的商品贸易
  • (一)粮食贸易
  • (二)棉货贸易
  • (三)土特产贸易
  • 三 清代重庆的工商业移民
  • (一)以往学者对清代工商业移民的研究
  • (二)清代重庆外来工商业者的流动规模
  • (三)清代重庆外来工商业者的内部构成
  • 第二章 “便商”抑或“害商”
  • 一 清代重庆的官立牙行
  • 二 商旅得便?
  • (一)牙行拖欠或侵吞财物类纠纷
  • (二)货不投行类纠纷
  • (三)清代“市廛律”针对上述两类纠纷的条文及意义
  • (四)官府处理上述两类纠纷的方式
  • 三 差务何以浩繁
  • (一)差务的种类与支应方式
  • (二)承应差务与重庆“官牙制”的运作——兼与江南的比较
  • 结论:“便商”与“抑商”的动态平衡
  • 第三章 征厘与垄断
  • 一 厘金抽收与官立牙行的新角色
  • 二 变化之一
  • 三 变化之二
  • 四 无法舍弃的合作对象
  • 结论:“亲历者”视角中的晚清重庆官立牙行
  • 第四章 “官牙制”的末路
  • 一 代收厘金对牙行常规经营的意义
  • (一)代收厘金的牙行出现了联合的趋势
  • (二)不承担征厘任务的牙行易陷入经营困境
  • 二 厘金整饬与官牙关系的疏离
  • 三 新的竞争者与货源的分流
  • (一)洋行
  • (二)大商号
  • (三)公司
  • 结论:官牙的边缘化与市场的分化
  • 第五章 出省任事
  • 一 八省组织的发展历程
  • (一)组织结构
  • (二)遴选程序
  • (三)职责范围
  • 二 八省客长参与商业活动的渐进过程
  • (一)制订与修改商业规程
  • (二)调处商业纠纷
  • (三)监督与稽核经营活动
  • 结论:对八省组织性质的再思考
  • 第六章 秩序何以可能?
  • 一 八省客长制订与修改商业规程的活动
  • (一)制订商业规程的原则——公开协商
  • (二)制订商业规程的原则——调适新旧,谨慎权衡
  • (三)制订与修改商业规程过程中八省客长与官府之间微妙的关系
  • 二 八省客长调处商业纠纷的活动
  • (一)调处类型
  • (二)调处效果
  • (三)所调处案件的基本特征
  • (四)八省客长调处商业纠纷的原则
  • 结论:八省客长在商业事务中的经验与障碍
  • 第七章 “行”与“帮”
  • 由“行”到“帮”
  • (一)“行”的特征
  • (二)“帮”的特征
  • 结论:“行”与“帮”的差异
  • 第八章 有生命的制度
  • 一 制订与修改行帮规程的原因
  • (一)防范或遏制扰乱行业秩序的现象
  • (二)出现原有行帮规程不能解决的问题
  • (三)共同承担本行业的差务
  • 二 制订与修改行帮规程的途径
  • (一)公议
  • (二)司法程序
  • (三)官府的公开承认
  • (四)暴力冲突
  • (五)契约
  • 三 行帮规程的效力
  • (一)私设行规
  • (二)无视行帮规程,强加于人
  • (三)恃强凌弱
  • 结论:人与制度的生命力
  • 第九章 产何以存
  • 一 清代重庆行帮公产概况
  • (一)动产
  • (二)不动产
  • 二 公堂之外的故事
  • 三 法官如何判案?
  • (一)官府处理行帮公产纠纷的方式
  • (二)官府保护和规范行帮公产的动机
  • 结论:专制统治与“理性市场”
  • 第十章 殴斗的逻辑
  • 一 既有研究的检讨
  • 二 乾隆三十六年至嘉庆十三年
  • (一)不承担官差的朝天门码头散夫
  • (二)承担官差的七门脚夫
  • (三)管行脚夫
  • 三 嘉庆十三年至道光元年
  • (一)重要变化之一:朝天门码头散夫组织基本失效
  • (二)重要变化之二:脚夫组织的严密化和多样化
  • 四 道光元年至同治十三年
  • (一)乱象丛生的“七门脚夫系统”
  • (二)“差务”杠杆的失灵
  • (三)自发脚夫帮的强势崛起与激烈对抗
  • 结论:作为生存策略的“暴力”
  • 第十一章 产权的嬗变
  • 一 “管行脚夫”与“脚力生意”的产权交易细节
  • (一)顶(或“顶打”)
  • (二)股
  • (三)短租
  • (四)抵押与借贷
  • (五)信托
  • 二 “行脚之争”中的依凭与陷阱
  • 三 “私产”抑或“族产”
  • 四 产权博弈中的帮派与个人
  • 结论:商业化移民社会中的竞争性产权
  • 结语
  • 一 清代重庆传统商业制度的阶段性特征
  • 二 贯穿本书的关键线索
  • 三 地方官府在城市商业中的角色
  • 四 怎样理解清代重庆的“市场”
  • 附录A 《巴县档案》中与外来工商业者相关的部分案卷(乾隆至宣统时期)
  • 附录B 《巴县档案》中与中介贸易纠纷相关的部分案卷(乾隆至道光时期)
  • 附录C 《大清律例》中与商业中介制度相关的条文
  • 附录D 《巴县档案》关于官立牙行的部分案卷(道光至光绪)
  • 附录E 嘉庆至光绪时期重庆牙业行帮帮规辑录
  • 嘉庆十六年白花行规
  • 道光二十二年白花行规
  • 咸丰元年白花行规
  • 光绪九年南阳药栈帮永定章程条规
  • 附录F 《巴县档案》中与八省客长相关的部分案卷
  • 附录G 《巴县档案》中与行帮组织结构和规程制订相关的部分案卷
  • 附录H 《巴县档案》中与行帮公产相关的部分案卷
  • 附录I 《巴县档案》中与乾隆至同治时期重庆脚夫组织相关的案卷
  • 附录J 道光至同治年间“茶帮”与“川帮”殴斗的部分案情
  • 参考文献
  • 一 史料
  • 二 研究论著
  • 三 影像作品
  • 后记 站在“平行世界”的出口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