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7.4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32千字
字数
2013-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文类理论探究:审美策略、等级、界限及缺类现象
内容简介
文类是文学理论的古老范畴之一,也是文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作为文学理论范畴,文类涵括以结构、内容、风格、功能等标准划分的一切文学作品类型。颇出人意外的一个事实是,两千多年来,中外古今对于文类的认识却始终存有模糊、分歧甚至淆乱之处,尚无比较集中统一的意见和说法。本书追根溯源,分析了西方和中国古代对于“文类”的认识历程,提出了“文类是审美策略”的观点。进而探讨了文类的等级、文类的界限、文类与文学经典,以及缺类现象论(如所谓的“中国没有悲剧”)。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引言 文类问题的历史回顾
- 第一章 “文类”范畴探析
- 第一节 西方语境中的文类范畴
- 第二节 我国文论界的文类范畴
- 第三节 “文类是审美策略”论的提出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文类等级论
- 第一节 文类等级产生原因及其实质
- 第二节 文类等级的历史意义
- 第三节 文类等级与身份认同
- 第四节 文类等级与身份认同的个案考察:以中国古代戏曲为例
- 第三章 文类界限论
- 第一节 文类界限的特征
- 第二节 文类界限与文学创作
- 第三节 文类界限与文学接受
- 第四节 文类界限与文学批评
- 第五节 “以A为B”现象的考察与批评
- 第六节 跨文类写作现象辨析
- 第四章 文类与文学经典论
- 第一节 关于“文学经典”
- 第二节 压力与反抗:文类的规范诗学与文学经典
- 第三节 位序与权力:文类等级区划与文学经典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缺类现象论——以“中国无悲剧”命题为例
- 第一节 “中国无悲剧”命题百年
- 第二节 “中国无悲剧”是个伪命题
- 第三节 余论:“中国无悲剧”命题的现代反思
- 第六章 文类替代论
- 第一节 文类与互文性
- 第二节 文类与文本类型性
- 第三节 文类与构建型式
- 第四节 余论
- 第七章 文类意识论
- 第一节 文类意识与文学性内涵
- 第二节 文类意识与文学性蔓延
- 第三节 文类意识与策略选择
- 结语
- 附录 《文学分类常用范畴使用状况举隅》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