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
类型
7.7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75千字
字数
2014-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文化与国政学者的思考碰撞,以中国视角解读美国文化软实力。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努力运用自己在文化与国政两方面的学术积累,将“守夜人”与“夜莺”--即国关学者与人文学者的不同思考与矛盾心境真实呈现出来,让世界看到,中国人也在思考西方人曾经自诩的精神层面的东西,而非仅仅关注经济发展和缺少思辨性。同时,本书力图从中国视角、以中国人的立场来探讨美国人提出的文化软实力说。本书语言生动,可读性强,可以作为一部文化学者解读国际关系重大主题的学术普及读物,对于国际关系领域的研究者会有重要启发,同时也可以供普通读者阅读欣赏。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 著者的话
- 第一章 守夜人与夜莺
- 一、两种象征
- 二、两种视角
- 三、谋士情怀
- 四、狡黠的智慧
- 五、他们的道理
- 六、人们的疑问
- 七、人不仅要生存下去
- 八、融合的前景
- 第二章 国家与个人
- 一、人皆有精神升华需求
- 二、个人的无私与国家的堤坝
- 三、国家不死,也不升华
- 四、陌生人的眼泪是水
- 五、分裂的人
- 六、特立独行的人
- 七、所有人同在一艘飞船
- 第三章 政治的短与文化的长
- 一、时间维度中的政治与文化
- 二、政治有目标,文化无蓝图
- 三、当世之用与万世之用
- 四、盛极一时与留名青史
- 五、政治动心机,文化动人心
- 六、康德说:政治与道德是一回事
- 第四章 软实力说核心概念辨析
- 一、文化与实力的创造性结合
- 二、约瑟夫·奈对文化观念的理解
- 三、约瑟夫·奈对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
- 四、穿越时代局限的思想命题
- 第五章 “吸引”与“追随”
- 一、“吸引”一词的文化与政治解读
- 二、吸引不是宣传
- 三、吸引不是操纵
- 四、吸引与追随的结合点
- 五、是否有人自愿追随
- 第六章 美国大众文化的历史渊源
- 一、美国文化的两个独特之处
- 二、全民参与的大众文化
- 三、市场化的大众文化
- 四、作为生活方式的大众文化
- 第七章 美国大众文化的当代影响
- 一、从独特性到普世性
- 二、全民参与的大众文化与平等的标识
- 三、市场化的大众文化与自由的标识
- 四、美国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化
- 第八章 美国梦与最大公约数
- 一、最初的美国梦是淘金梦
- 二、20世纪美国梦是否发生实质变化
- 三、国际关系领域竞争的基础是物质生活水平
- 四、“厨房辩论”的启示
- 五、投奔自由就是投奔繁荣
- 六、中国人的今昔感受与民族自信
- 七、外国人的反应与制度示范效应
- 八、从移民问题看美国梦
- 九、美国梦的真正隐忧
- 第九章 软实力说在中国的影响流变
- 一、表面上反应寥寥而内部紧张关注
- 二、柳暗花明,为我所用
- 三、进入主流话语,明显中国化
- 四、不应本该拿起自己的盾却举起别人的矛
- 附录 我们与他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