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两岸四地70位专家学者首次合作,十八个专题,重构民国历史。

内容简介

本书共包括以下18卷:

第01卷 从帝制到共和:中华民国的创立:全书围绕晚清到民国的转变,尤其是中华民国建立,在各个方面的建制,从而带来中国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变革。是近代中国追求独立民主成功的第一步。

第02卷 文化、观念与社会思潮:本书着重研究民国建立后,民国的文化脉络和发展演变,以及当时的主要的社会思潮,分析民国的文化发展与思潮之间,以及思潮与政治发展趋向之间的复杂关系,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第03卷 北京政府时期的政治与外交:本书主要研究北洋时期的政治与外交,即包括北洋时期的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和演变,也包括当时的外交状况,以及两者之间互为影响的复杂关系。

第04卷 国民革命与北伐战争:国民革命以及北伐,是民国历史的又一个转折点,即告别武人执政的北洋政府,转入国民党执政的国民政府时期,国家的政治制度以及文化思潮都发生了变化。这是《中华民国专题史·第四卷:国民革命与北伐战争》的着力之处。

第05卷 国民政府执政与对美关系:“亲美”外交一直是国民政府外交的一个重要路线,尤其是对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后期的外交而言。《中华民国专题史·第五卷:国民政府执政与对美关系》将专题研究国民政府执政状况与对美关系。

第06卷 南京国民政府十年经济建设:本书分别从农业、工业、财税、金融四个方面介绍了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发展情况。

第07卷 中共农村道路探索:本书围绕中国共产党对农村道路的探索过程展开研究,尤其对于中国共产党为何选择农村道路的政治经济环境、社会文化思潮等因素进行了分析。

第08卷 地方政治与乡村变迁:本书主要研究了民国时期的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动,以及这种变动对于民国时期的农村社会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而到现在仍留有痕迹。

第09卷 城市化进程研究:民国时期的城市化呈现地域差异和一定程度上的畸形发展,《中华民国专题史·第九卷:城市化进程研究》将此时期的城市化进程中的种种问题进行全面研究。

第10卷 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民国时期教育的发展一直是民国时期所有成就里面比较突出的一项,它是中国现代教育兴起的源头,也是《中华民国专题史·第十卷: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探讨的主题。 本卷共分八章,分头叙述了民国初期教育的变革与发展、20年代教育的探索、国民政府建立后对教育的推动、抗战前十年和战时中国教育的坚持与发展、陕甘宁边区的教育、战后的教育、近代中国私立教育的发展。

第11卷 抗日战争与战时体制:本书主要围绕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尤其是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后,国民政府为应对战争而对政制组织所作的调整进行分析研究。

第12卷 抗战时期的沦陷区与伪政权:本册书主要研究1937-1945年之间两个大区域——大后方和沦陷区的经济社会生活,以国民政府西迁及稍后的汪伪政府的成立为标志,当时的中国呈现了两种状态,这是本册书的着力。

第13卷 边疆与少数民族:近代以来,边疆在外国侵略势力的干涉下,一直处于不平静状态,俄国及其后来的苏联,英国,日本无不入侵,迫使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民国时期,中国政府一再掀起收利权运动,修订新约运动。《中华民国专题史·第13卷:边疆与少数民族》将对民国时期的中国边疆和少数民族进行研究。

第14卷 华侨与国家建设:华侨对于近代中国,尤其是对于中华民国的国家构建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华民国专题史·第十四卷:华侨与国家建设》将对民国国家构建过程中的华侨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

第15卷 台湾光复研究:本书关于台湾光复的研究并不仅仅局限于民国以后,而是追溯至中日甲午之战,清政府割让台湾,从历史的脉络研究台湾光复的历史。

第16卷 国共内战:本书主要围绕1945年至1949年国共之间自抗日战争胜利后的谈判,到国共展开内战,并对此,及其在此期间的重大事件进行更为客观理性的评价。

第17卷 香港与内地关系研究:本书将考察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香港历史,关注的重点放在中华民国史大背景下香港与内地的多重联系和相互影响,对香港地方自身的历史发展研究从略。

第18卷 革命、战争与澳门:1911年至1949年的澳门史属于尚待深入开拓与研究的现代澳门历史时段,《中华民国专题史·第十八卷:革命、战争与澳门》在参考并引用大量历史档案文献的基础上重点对澳门在期间所经历的特殊历史进程,期间澳门历史细节与中华民族命运同构共振的关系,以及与那段革命、战争两大主题相互交织的世界历史之密切关系进行了严谨细致的研究,客观真实地叙述了这段澳门历史上令人难忘的曲折岁月。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华民国专题史(第一卷):从帝制到共和:中华民国的创立
  • 版权信息
  • 总序
  • 绪论
  • 第一节 辛亥革命和民初政局的研究
  • 一、两岸学者的研究
  • 二、近年来台湾学术界的研究
  • 三、近年来大陆学术界的研究
  • 第二节 本书的研究思路
  • 第一章 近代中国沿海沿江地区的变革
  • 第一节 世变序幕
  • 第二节 帝制下的新社会——通商口岸
  • 第三节 从洋务到变法
  • 第四节 清末十年新政
  • 第二章 从省港澳观察晚清革命运动的兴起
  • 第一节 省港澳地域及其示范
  • 第二节 孙中山革命思想的缘起
  • 一、地缘——启蒙明灯在上环
  • 二、人和——香港双语精英群体之出现
  • 三、思想——革新主张的诱启
  • 第三节 省港澳华人的觉醒
  • 第三章 晚清的革命团体及其分布
  • 第一节 兴中会
  • 一、兴中会的成立
  • 二、兴中会的台湾分会与国外分会
  • 三、兴中会之成员
  • 第二节 华兴会与光复会
  • 一、黄兴与华兴会
  • 二、光复会的组织与活动
  • 第三节 同盟会
  • 一、同盟会的酝酿与创立
  • 二、组织系统与国内外分布
  • 三、同盟会的内部分歧与分裂
  • 第四章 清季革命党人的活动
  • 第一节 武装起义
  • 一、武装起义的概述
  • 二、香港模式
  • 三、河内模式
  • 四、武汉模式
  • 第二节 暗杀活动
  • 一、革命风潮与暗杀
  • 二、兴中会时期的暗杀活动
  • 三、同盟会时期的暗杀活动
  • 第三节 香港及海外革命基地
  • 一、香港
  • 二、越南
  • 三、星马
  • 四、日本
  • 五、香港及海外革命基地的贡献
  • 第五章 武昌起义前各省的活动
  • 第一节 清廷的统治危机
  • 第二节 南部革命党人的活动
  • 一、广东
  • 二、广西
  • 三、福建
  • 四、贵州
  • 五、云南
  • 第三节 中部革命党人的活动
  • 一、浙江
  • 二、江苏
  • 三、安徽
  • 四、江西
  • 五、湖北
  • 六、湖南
  • 七、四川
  • 第四节 北部革命党人的活动
  • 一、直隶
  • 二、河南
  • 三、山东
  • 四、山西
  • 五、陕西
  • 六、东三省
  • 第六章 武昌起义及各省的独立
  • 第一节 同盟会中部总会、共进会及文学社
  • 一、同盟会中部总会
  • 二、共进会
  • 三、文学社
  • 四、两派合作
  • 第二节 武昌起义
  • 第三节 湖北军政府的建立
  • 第四节 各省的光复活动及其革命政府的建立
  • 一、第一梯次独立的省份
  • 二、第二梯次独立省份
  • 第五节 各省独立类型的分析
  • 第七章 南京临时政府与共和政治的尝试
  • 第一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
  • 一、南京临时政府的组建
  • 二、共和盛典
  • 三、南京临时政府的政治体制
  • 四、气象一新的新政权
  • 第二节 新政权面临的困境与应对
  • 一、南京临时政府面临的困境
  • 二、南京临时政府的应对
  • 第三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北迁与遗产
  • 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二、南京临时政府的北迁
  • 第八章 辛亥前后的社会思潮与民众心理
  • 第一节 革命党人的革命观和革命心理
  • 一、革命思潮与“革命主义”
  • 二、革命党人的激进革命心理
  • 第二节 文化激进主义思潮
  • 一、崇洋心理与中西文化观的变迁
  • 二、“醉心欧化”的思想主张
  • 三、文化激进主义与“心理革命”
  • 第三节 建设共和新国家的民众期望
  • 一、进于文明之邦
  • 二、强国之梦
  • 三、新国民意识
  • 第四节 精英观念的广泛传播
  • 一、主动灌输与群起趋迎
  • 二、在商言商与望新持旧
  • 三、利益纠葛与话语攘夺
  • 第九章 女性政治意识的觉醒
  • 第一节 从“国民之母”到“女国民”
  • 一、“女国民”思潮的兴起
  • 二、女性中的“英雄”典范
  • 三、走向激进的女性解放思潮
  •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中女性的“军事”参与
  • 一、革命声中的女子军
  • 二、“军事”参与中的实际作为
  • 第三节 民元女子参政运动
  • 一、女子参政的权利诉求
  • 二、女子的参政运动
  • 三、女子参政的社会舆论
  • 四、女子参政运动的衰落
  • 第四节 女子军与女子参政运动的结局
  • 一、女子军领袖和参与者的命运
  • 二、女子参政运动的结局
  • 第十章 孙中山对民国体制的新思考
  • 第一节 卸任临时大总统后孙中山的政治考量
  • 一、“待时尚多”的事业
  • 二、寄望于民
  • 三、以实业沟通社会
  • 四、团体、自治与社会建设
  • 第二节 孙中山维护共和的斗争
  • 一、孙中山共和理想的独创性
  • 二、民国的名与实
  • 三、孙中山维护共和的运动
  • 第三节 孙中山对维护共和体制的新思考
  • 一、政治建设问题
  • 二、革命程序与地方自治
  • 三、新的“革命党”建设
  • 第四节 从“社”、“会”到社会建设
  • 一、政治设计与社会建设的统一
  • 二、《民权初步》与社会建设
  • 三、从“维护框架”到“建设基础”
  • 第十一章 帝制复辟及其失败
  • 第一节 宗社党的活动
  • 一、宗社党与清帝退位
  • 二、宗社党的散落与活动
  • 三、宗社党与“满蒙独立运动”
  • 第二节 帝制派与洪宪帝制
  • 一、帝制派的活动
  • 二、内外呼应下的洪宪帝制
  • 三、护国战争与帝制失败
  • 第三节 复辟派与宣统复辟
  • 一、复辟派的筹谋与活动
  • 二、府院之争与丁巳复辟
  • 三、共和再造
  • 结论 辛亥革命对中国的深远影响
  • 一、中华民族意识的构建
  • 二、共和国政治新体制的建立
  • 三、共和体制下的经济重构
  • 四、社会阶层的变化与新社会的形成
  • 五、新式教育、文化、宗教的发展
  • 参考文献
  • 一、未刊档案
  • 二、报纸杂志
  • 三、已刊书目
  • 四、论文
  • 索引
  • 后记
  • 中华民国专题史(第二卷):文化、观念与社会思潮
  • 版权信息
  • 总序
  • 绪论
  • 一、小引
  • 二、追问近代中国思想史的知识基础
  • 三、探索近代中国思想史的多重面向:本书内容述要
  • 四、小结
  • 第一章 思想史研究的反省和认识视野
  • 第一节 作为一门学科的中国思想史研究
  • 一、思想、思想家、思想史
  • 二、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基本路径
  • 三、中国思想史研究的现存问题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一、草创阶段:1949年以前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
  • 二、意识形态化:1949—1976年中国大陆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
  • 三、新时期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之一:重新启动
  • 四、新时期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之二:思潮、观念、专题研究
  • 五、新时期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之三:个案研究
  • 六、海外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
  • 七、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展望
  • 第三节 追寻近代中国“民主想象”的轨迹
  • 第四节 近代中国思想史脉络里的新名词与关键词:以“伯理玺天德”为例
  • 第二章 观念传播与思想竞争
  • 第一节 民族主义在中国的研究视野:以孙中山对中国“国际地位”的论述为例
  • 一、瓜分危机的想象:孙中山民族主义论述的初期发展与时代思潮
  • 二、“双重奴隶”与“推翻满清”:孙中山民族主义论述的“未完成交响曲”
  • 三、“半独立国”:孙中山民族主义论述的新曲
  • 四、未完成交响曲的“旧调”新唱:孙中山对中国国族奴隶地位的再阐述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研究视野:以张君劢对社会主义体制的观察(1919—1922)为例
  • 一、走向社会主义之路:张君劢倾心于社会主义的思想转折
  • 二、张君劢认识社会主义的途径
  • 三、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 四、结论:一个初步的定位
  • 第三节 “中国社会史论战”的史学史脉络:以郭沫若与王国维为中心
  • 一、中国社会史论战的思想脉络: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学
  • 二、王国维成就的史学“论述社群”
  • 三、现代考古学与史学“论述社群”的发展
  • 四、郭沫若史学实践的内容
  • 五、结论:郭沫若的史学实践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论述社群的形成
  • 第四节 中国本位与全盘西化论战的再反思
  • 一、1930年代的思想界
  • 二、“中国本位文化”论的要旨
  • 三、“全盘西化”思潮
  • 第三章 “自由主义”与现代中国
  • 第一节 《努力周报》与中国自由主义
  • 一、胡适与《努力周报》的创办
  • 二、走向“论政”之路前夕的胡适
  • 三、努力社的创办
  • 四、“政治的工具主义”:胡适“论政”的思想准备之一
  • 五、“干”的实践哲学:胡适“论政”的思想准备之二
  • 第二节 《独立评论》与现代中国的自由主义
  • 一、《独立评论》的宗旨
  • 二、《独立评论》对日本侵略的态度
  • 三、《独立评论》对国民党的态度
  • 四、《独立评论》对共产党的态度
  • 第三节 中国自由主义的转折:以《新路周刊》(1948年)为中心
  • 一、前言
  • 二、肯认欧美式自由民主体制的“社会想象”
  • 三、“自由派科技知识阶层”追求理想空间的多重思考
  • 四、《新路周刊》在中国自由主义脉络里的独特意义
  • 第四节 自由主义的余晖:以《自由中国》为中心
  • 一、五四自由主义与《自由中国》
  • 二、胡适对《自由中国》的自由精神之影响
  • 三、殷海光在《自由中国》所展现的自由主义
  • 四、胡适与殷海光自由思想的异同
  • 五、《自由中国》所阐论的自由主义与抗议意识
  • 参考文献
  • 一、史料与工具书
  • 二、研究文献
  • 三、日文资料
  • 四、英文资料
  • 索引
  • 后记
  • 中华民国专题史(第三卷):北京政府时期的政治与外交
  • 版权信息
  • 总序
  • 绪论
  • 第一章 北京政府的建立
  • 第一节 袁世凯与北洋政治集团的形成
  • 一、袁世凯其人
  • 二、小站练兵
  • 三、北洋军阀政治集团的形成
  • 第二节 袁世凯与“南北和谈”
  • 一、袁世凯的政治谋略
  • 二、清帝退位与孙中山辞职
  • 第三节 北京政府的建立
  • 一、袁世凯与“北京兵变”
  • 二、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 第二章 袁世凯的专制政治
  • 第一节 袁世凯的政治理念
  • 第二节 内阁更迭与政党分合
  • 一、内阁的更迭
  • 二、政党的分合
  • 第三节 内忧外患下的政治应对
  • 一、镇压“二次革命”与白朗起义
  • 二、举借外债
  • 第四节 加强专制的举措
  • 一、停止国会活动
  • 二、胁迫议员选举大总统
  • 三、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 第三章 民国初期的外交
  • 第一节 民初外交的国际环境
  • 一、争取国际承认
  • 二、善后大借款
  • 三、关税问题
  • 四、边疆问题
  • 第二节 北京政府外交体制的演变
  • 一、外交部的成立与改革
  • 二、外交权的演变
  • 三、外交部的组织
  • 四、外交部的人事改革
  • 第三节 民国初期的重要外交事件
  • 一、袁世凯主政时期的外交
  • 二、中日“二十一条”交涉
  • 三、中国与欧战
  • 四、出兵海参崴
  • 五、收回中东路区主权
  • 六、收回外蒙古主权
  • 七、华工与欧战
  • 第四章 袁世凯复辟帝制及其失败
  • 第一节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准备与列强态度
  • 一、袁世凯的帝制准备
  • 二、日本的态度与袁世凯签约
  • 三、西方列强对帝制的态度
  • 第二节 洪宪帝制
  • 一、“拥戴”袁世凯称帝
  • 二、“洪宪帝国”与“洪宪皇帝”
  • 第三节 护国运动
  • 一、中华革命党及其反袁斗争
  • 二、云南护国军起义
  • 第四节 帝制失败
  • 一、列强态度的转变
  • 二、北洋集团内部分化
  • 三、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 四、袁世凯之死
  • 第五章 北京政府的外交活动
  • 第一节 “保和会准备会”
  • 一、“保和会准备会”的成立
  • 二、加入第二次保和会公约
  • 三、讨论中立问题
  • 第二节 巴黎和会与“国际联盟”
  • 一、中国代表团的组成
  • 二、中国代表团在和会中的表现
  • 三、山东问题争议
  • 四、研究系与“五四”学生爱国运动
  • 五、拒签《凡尔赛和约》问题
  • 六、北京政府参与国际联盟
  • 第三节 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
  • 第四节 北京政府的修约交涉
  • 一、民初修约订约之努力
  • 二、《中德协约》谈判
  • 三、《中俄协定》谈判
  • 四、《中奥商约》谈判
  • 五、其他平等订约谈判
  • 第六章 北洋集团的分裂与段祺瑞执政
  • 第一节 北洋集团的内部分裂
  • 一、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
  • 二、新旧约法之争
  • 三、府院之争
  • 四、张勋复辟及其失败
  • 第二节 皖系军阀的统治
  • 一、段祺瑞执掌北京政府
  • 二、直系与皖系的争斗
  • 三、南方军阀和孙中山的反段斗争
  • 四、安福国会
  • 五、南北议和
  • 第七章 直系控制下的北京政府
  • 第一节 直系军阀政府上台
  • 一、直皖矛盾与北方反皖同盟的形成
  • 二、奉系军阀的崛起
  • 三、直皖战争与皖系军阀的衰落
  • 第二节 第一次直奉战争
  • 一、直奉矛盾激化
  • 二、第一次直奉战争及其影响
  • 第三节 南北对峙下的军事乱局
  • 一、南方军阀内斗与粤桂战争
  • 二、吴佩孚“武力统一”与南方“联省自治”
  • 三、第一次北京政变与曹锟贿选
  • 第八章 奉直联合执政与国民革命的兴起
  • 第一节 军阀混战的加剧
  • 一、江浙战争
  • 二、第二次直奉战争和北京政变
  • 三、浙奉战争
  • 四、奉系集团的分裂
  • 五、直奉皖的“联合政府”
  • 第二节 孙中山与国民革命的兴起
  • 一、孙中山联俄与国民党的改组
  • 二、孙中山北上及病逝
  • 三、“五卅”运动与国民革命
  • 第九章 北京政府时期的思想与社会
  • 第一节 新文化与新思潮
  • 一、孙中山与革命党人的努力与影响
  •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思想解放
  • 三、“五四”运动的发生及其影响
  • 四、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与中国共产党成立
  • 五、“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评价
  • 第二节 经济社会的发展
  • 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 二、近代法制体系的建立与逐步完善
  • 三、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 四、近代医疗卫生体系的传入与建立
  • 五、社会生活风俗的改变
  • 第十章 北京政府后期的外交活动
  • 第一节 对外交涉
  • 一、“五卅”运动的交涉
  • 二、罢免安格联案
  • 第二节 “到期修约”及其成果
  • 一、中比修约交涉
  • 二、中西修约交涉
  • 三、中英修约交涉
  • 四、中法修约交涉
  • 五、中日修约交涉
  • 六、中墨修约交涉
  • 七、中秘修约交涉
  • 第三节 南北外交的互动
  • 一、大革命期间的修约与废约
  • 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的外交活动
  • 第十一章 北京政府的覆亡
  • 第一节 广州国民政府与北伐战争
  • 一、平定商团叛乱
  • 二、两次东征与平定刘、杨叛乱
  • 三、国民政府的建立
  • 四、北伐战争的开始
  • 五、平定东南,迁府武汉
  • 第二节 北洋军阀的抵抗
  • 一、段祺瑞再掌政权与善后会议
  • 二、奉直联合对抗国民军
  • 三、奉直争权的“护法”与“护宪”
  • 四、奉系军阀控制北京政府
  • 五、西南军阀力图自保
  • 第三节 “二次北伐”与北洋政府的覆亡
  • 一、“清党”运动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 二、武汉国民政府的北伐讨奉
  • 三、国民党内的反共合作
  • 四、“二次北伐”与“济南惨案”
  • 五、奉军退往关外及“皇姑屯事件”
  • 六、张学良东北“易帜”与全国统一
  • 参考文献
  • 一、未刊档案
  • 二、已刊布档案
  • 三、文献资料汇编
  • 四、人物研究资料(文集、日记、年谱等)
  • 五、回忆录及口述史料
  • 六、著作
  • 七、学术论文
  • 八、译著
  • 九、外文版史料与著作
  • 十、报刊(含公报、报纸、期刊)
  • 十一、大事记年表与年鉴
  • 后记
  • 中华民国专题史(第四卷):国民革命与北伐战争
  • 版权信息
  • 总序
  • 绪论
  • 一、何谓“国民革命”?
  • 二、如何认识“北伐战争”?
  • 第一章 革命的再起
  • 第一节 护法受挫
  • 一、护法运动的兴起
  • 二、“南北战争”
  • 三、“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 第二节 重整旗鼓
  • 一、从中华革命党到中国国民党
  • 二、第二次护法运动
  • 三、陈炯明叛变
  • 第三节 《建国方略》
  • 一、《孙文学说》
  • 二、《实业计划》
  • 三、《民权初步》
  • 第二章 联俄与容共
  • 第一节 联俄政策
  • 一、孙中山寻求外援的努力与挫败
  • 二、孙中山与苏俄政府的早期联系
  • 三、《孙文越飞宣言》与联俄政策的确立
  • 第二节 国共合作的酝酿与实现
  • 一、孙中山对中共的认识
  • 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 三、共产国际对国共合作的推动
  • 第三节 中国国民党改组
  • 一、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努力
  • 二、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 三、孙中山系统阐述三民主义
  • 第三章 国民政府的成立
  • 第一节 广州国民政府成立与建制
  • 一、国民政府正式成立
  • 二、国民政府的初步建制
  • 三、国民党的党政运作
  • 第二节 两广革命基地的巩固
  • 一、广东统一的完成
  • 二、广西统一与加入国民政府
  • 第四章 革命阵营内部的争斗
  • 第一节 国共两党的合作歧见及争论
  • 一、国共两党对合作方式的歧见
  • 二、关于国共合作的理论交锋
  • 第二节 国民党的分化
  • 一、国民党内反共组织出现与汪胡政争
  • 二、廖仲恺被刺
  • 三、西山会议派
  • 四、中国国民党二大
  • 第三节 中山舰事件
  • 一、汪蒋矛盾
  • 二、中山舰事件的经过
  • 三、蒋介石地位的上升
  • 第四节 整理党务案
  • 一、共产国际与中共对蒋介石的退让
  • 二、整理党务案
  • 三、国共力量的消长
  • 第五章 有主义的新军队与北伐
  • 第一节 新式党化军队的组建
  • 一、北伐前夕的军制改革
  • 二、总司令部与总政治部
  • 第二节 初期北伐军事进展
  • 一、湘鄂赣闽省的底定
  • 二、南昌与武汉的合分
  • 第三节 北伐军政工体制的运作
  • 一、北伐军与民众运动
  • 二、战火下的宣传网络
  • 三、战地下的党政军关系
  • 第六章 国民革命的顿挫
  • 第一节 宁汉对峙
  • 一、南京政府的成立与武汉政府的应对
  • 二、宁汉两方势力的消长
  • 三、宁汉双方争夺“正统地位”
  • 四、南京政府优势地位的确立
  • 第二节 共产国际与国民革命的危机
  • 一、共产国际与中共五大
  • 二、“五月紧急指示”
  • 三、共产国际与武汉政府
  • 四、中共退出武汉政府
  • 第三节 武汉政府的“分共”
  • 一、武汉政府限制工农运动
  • 二、武汉政府的蜕化
  • 三、“七一五”分共会议
  • 第七章 二次北伐
  • 第一节 国民党的派系政争与整顿
  • 一、宁汉沪分立到合作
  • 二、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的召开
  • 第二节 二次北伐
  • 一、华北之战
  • 二、济南惨案
  • 第三节 北伐告成与东北易帜
  • 一、“南京时代”的开始
  • 二、边省与东北易帜
  • 参考文献
  • 一、未刊档案
  • 二、文集、资料集
  • 三、著作
  • 四、报刊
  • 索引
  • 后记
  • 中华民国专题史(第五卷):国民政府的执政与对美关系
  • 版权信息
  • 总序
  • 绪论
  • 第一章 五院制国民政府的建立
  • 第一节 孙中山对中央政府的设计
  • 一、孙中山与五权宪法思想
  • 二、五权宪法思想精义
  • 三、孙中山未能落实五权宪法
  • 第二节 广州、武汉国民政府的尝试
  • 一、广州国民政府
  • 二、蒋介石与迁都之争
  • 三、武汉国民政府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与训政制度的确立
  •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 二、训政制度的实施
  • 第四节 五院制的国民政府
  • 一、五院制国民政府的建立
  • 二、国民政府的地方政治制度
  • 第五节 “训政约法”与“五五宪草”
  • 一、约法之争
  • 二、国民会议与《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 三、“五五宪草”
  • 第二章 南京国民政府的执政环境与演变
  • 第一节 国民党内的政治军事纷争
  • 一、国民政府的政治妥协与派系
  • 二、中原大战前后的政治纷争
  • 三、宁粤冲突
  • 第二节 九一八事变与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
  • 一、蒋、汪合作
  • 二、“安内攘外”政策
  • 三、加速抗战准备
  • 第三节 西安事变与国民政府政策的调整
  • 一、西安事变
  • 二、国民政府政策之调整
  • 第三章 重庆时期的国民政府
  • 第一节 全面抗战爆发与国民政府西迁
  • 一、全面抗战爆发
  • 二、国民政府移驻重庆
  • 第二节 凝聚抗战意志与党政军统一指挥
  • 一、召开国防联席会议
  • 二、成立党政军统一指挥机构
  • 三、军事委员会改组
  • 第三节 《抗战建国纲领》与设置战时民意机构
  • 一、党派合作,团结御侮
  • 二、策定抗战建国大政方针
  • 三、国民参政会的成立
  • 第四章 战后的国民政府
  • 第一节 抗日战争胜利前后的国内政局
  • 一、战后接收与复员
  • 二、伪币兑换之流弊
  • 三、黄金风潮
  • 第二节 国共重庆会谈与政治协商会议
  • 一、国共重庆会谈
  • 二、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 第三节 第一届国民大会的召开
  • 一、解读政协决议的纷争
  • 二、美国的调解
  • 三、召开制宪国民大会
  • 四、行宪国民大会召开及代表选举纠纷
  • 第五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中美关系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的中美关系
  • 一、中美宁案交涉
  • 二、中美关税谈判和对南京政府的承认
  • 第二节 中国的求援和美国的孤立主义
  • 一、从“九一八”到珍珠港事件时期的中美关系
  • 二、中美经济关系与外交交涉
  • 第三节 美国在华企业的投资活动与外交——以大来和英美烟公司为例
  • 一、美国大来青岛分行的经营
  • 二、英美烟公司在华北
  • 第四节 战时同盟与国共内战时期的中美关系
  • 一、太平洋战争时期中美关系的缩影——史迪威事件
  • 二、美国与国共内战之调停
  • 第五节 战后新局势——重探《中美商约》
  • 一、中美商务条约关系的历史回顾
  • 二、战后重建与《中美商约》之签订
  • 三、舆论评价与外交部之回应
  • 结语
  • 一、新史料的开发
  • 二、从国际史视角展开的研究
  • 三、以中国作为主体的国际化议题
  • 四、数据库的运用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索引
  • 后记
  • 中华民国专题史(第六卷):南京国民政府十年经济建设
  • 版权信息
  • 总序
  • 绪论 国民政府经济建设(1927—1937年)概述
  • 第一章 农业现代化的探索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农业政策
  • 一、农业行政机构的设置和完善
  • 二、农村土地政策的沿袭与创新
  • 三、恢复和发展农业经济的几项措施
  • 第二节 传统农业的改良
  • 一、农产品种的改良
  • 二、农业技术与耕作方法改良
  • 三、农业推广体系的构建与成效
  • 第三节 农业的商业化趋势
  • 一、国民政府促进农产品商业化的几项措施
  • 二、农产品商业贸易体制的建设与革新
  • 三、农业的商业化
  • 第二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工业
  • 第一节 国民政府的工业政策及局限
  • 一、建立国家资本工业
  • 二、扶植私人企业发展
  • 第二节 十年间总体工业发展趋势
  • 一、工业发展趋势
  • 二、工业发展成就
  • 第三节 轻工业的发展
  • 一、面粉业
  • 二、丝织业
  • 三、棉纺织业
  • 四、卷烟、火柴、水泥工业
  • 第四节 重工业的发展
  • 一、采矿工业与冶金工业
  • 二、重化学工业的建立
  • 第五节 企业管理思想与制度的创新
  • 一、企业管理思想的创新
  • 二、管理制度的变革
  • 第三章 财税的整顿与改革
  • 第一节 财税改革与税收
  • 一、国地财政收支结构的划分
  • 二、南京国民政府的税制改革
  • 三、国民政府的其他重要税收
  • 四、国民政府时期的地方税收
  • 第二节 公债整理与发行
  • 一、宋子文任内的公债发行
  • 二、孔祥熙任内的公债与发行
  • 三、内债运作绩效评析
  • 第三节 关税自主的努力及成效
  • 一、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恢复关税自主权的努力
  • 二、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单方面宣布关税自主的努力与受挫
  • 三、“改订新约”运动与不完全关税自主权的获得
  • 四、虎口夺食:中日关税协议的签订与关税自主权的最终获得
  • 五、收回海关行政权与关税税款保管权的努力与成效
  • 六、关税自主的成效和意义
  • 第四章 现代化金融体制的建立
  • 第一节 概论
  • 第二节 趋向现代化的金融组织体系
  • 一、历史背景与演化
  • 二、中央银行及其职能建设
  • 三、国家垄断的金融组织体系
  • 四、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旧式金融机构的发展变化
  • 五、结论
  • 第三节 从传统迈入现代的货币演进
  • 一、概论
  • 二、传统币制演变及其流弊
  • 三、国民政府致力统一货币
  • 四、白银危机与建立法币制度
  • 五、结论
  • 第五章 结论
  • 一、第一章农业现代化的探索
  • 二、第二章工业发展
  • 三、第三章财税整顿与改革
  • 四、第四章现代化金融体制的建立
  • 参考文献
  • 一、未刊档案史料
  • 二、史料汇编
  • 三、专著
  • 四、论文
  • 五、日文资料
  • 六、西文资料
  • 索引
  • 后记
  • 中华民国专题史(第七卷):中共农村道路探索
  • 版权信息
  • 总序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共乡村革命策略的形成
  • 第一节 城市暴动挫折后的选择
  • 一、国民党“清党”与中共的回应
  • 二、中共城市道路的挫折
  • 第二节 乡村割据理论的初步形成
  • 第三节 农村根据地建立及其早期运作模式
  • 一、井冈山根据地与朱毛模式
  • 二、东固根据地与李文林模式
  • 三、闽浙赣根据地与方志敏模式
  • 四、湘鄂边根据地与贺龙模式
  • 第四节 中央苏区的形成
  • 一、赣西南闽西的经济与社会
  • 二、中央苏区的形成
  • 第二章 苏区农村社会动员及农民革命化
  • 第一节 经济动员
  • 一、分配土地与民众动员
  • 二、查田运动与阶级基础的再造
  • 第二节 政治动员
  • 一、思想政治教育
  • 二、典型示范
  • 第三节 组织功能和群众带动
  • 一、苏区的组织及其功能
  • 二、组织的运作与群体效用
  • 第四节 利益共同体的形成
  • 第三章 苏维埃政权模式及运作
  • 第一节 苏维埃政权建立的酝酿
  • 一、远方的指令
  • 二、建立瑞金政权
  •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化外”
  • 第二节 独特的政权结构
  • 一、共产党政权结构图
  • 二、议行合一
  • 三、司法机关半独立
  • 四、党的一元化领导
  • 第四章 中共苏区时期党政体制及运作
  • 第一节 中共组织系统
  • 一、理论设计
  • 二、实际运作
  • 三、苏区时期中共组织系统的特点
  • 第二节 中共基层结构
  • 一、党员数量
  • 二、党员结构的演变
  • 三、基层组织发展
  • 第三节 党政关系
  • 一、中共革命背景下苏维埃政权的定位
  • 二、以党代政的党政关系
  • 第五章 苏区经济体制及运行
  • 第一节 经济政策与经济组织
  • 一、经济政策
  • 二、经济组织与管理
  • 三、财政与金融
  • 第二节 经济结构与功能
  • 一、经济成分
  • 二、经济功能
  • 三、经济发展与评估
  • 第六章 苏区乡村社会变动
  • 第一节 苏区乡村政治权力结构的建构
  • 一、革命前的乡村社会权力结构
  • 二、革命对乡村原有政治权力结构的瓦解
  • 三、革命后苏区乡村权力结构的重建
  • 四、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雏形
  • 第二节 苏区社会阶级关系的重建
  • 一、乡村阶级结构的改变
  • 二、社会组织的重建
  • 第三节 社会生活习俗的变革
  • 一、移风易俗,改造传统陋习
  • 二、解放妇女,男女平等
  • 三、塑造革命灵魂
  • 第四节 农民的心理嬗变
  • 一、传统社会的农民心态
  • 二、畏惧、观望与游移
  • 三、革命热情的激发
  • 四、在失落中回归传统
  • 五、中国革命的战略转移与苏区乡村社会的回归
  • 第七章 中共转战陕北与国共谈判
  • 第一节 中共长征及落脚点的选择
  • 一、陕甘苏区:唯一幸存的根据地
  • 二、中共中央落脚陕北
  • 第二节 中共政策的转变
  •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 二、红军东征与西征
  • 三、从“抗日反蒋”到“逼蒋抗日”
  • 四、国共谈判与中共地位的确立
  • 第八章 边区政权建构:政权的构成与运作模式
  • 第一节 普选与政权形式的转变
  • 一、1937年的普选运动
  • 二、边区政府的成立
  • 三、辖区与政区的变化
  • 第二节 中共的政权结构
  • 一、政府的组织结构
  • 二、参议会及职能
  • 三、法院与司法制度
  • 第三节 “三三制”与“精兵简政”
  • 一、“三三制”与扩大政治基础
  • 二、“精兵简政”与摆脱困境
  • 第九章 边区农村经济的发展
  • 第一节 中共农村经济政策的转变
  • 一、“打土豪,分田地”的放弃
  • 二、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 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转变
  • 第二节 减租减息与农村社会变迁
  • 一、地方性法规、中央政策与民间惯性
  • 二、农民佃权保护的问题
  • 三、减租运动中的农民动员
  • 四、减租运动中地主态度的变化
  • 五、减租与乡村社会变迁
  • 第三节 大生产运动与渡过经济困难
  • 一、大生产运动的兴起
  • 二、开垦荒地,解决粮食问题
  • 三、纺线织布,解决穿衣问题
  • 四、食盐的开采与运输
  • 五、大生产运动中的商业
  • 第四节 农业合作组织
  • 一、边区传统劳动互助
  • 二、中共新劳动互助组织
  • 三、新旧杂陈的劳动互助
  • 第五节 土地改革运动
  • 一、“五四指示”与减租查租
  • 二、征购地主土地
  • 三、“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
  • 第十章 边区的财政与金融
  • 第一节 财政与税收
  • 一、边区财政来源的演变
  • 二、边区税收的创立与发展
  • 三、边区税收的种类
  • 四、边区的税收管理
  • 第二节 救国公粮与农业税
  • 一、1937年—1940年的救国公粮征收
  • 二、改革救国公粮征收
  • 三、救国公粮与农民负担
  • 四、边区的农业统一累进税
  • 第三节 金融体系的建立
  • 一、边区的金融机构
  • 二、光华代价券的发行
  • 三、“边币”的发行
  • 四、商业流通券的发行
  • 第十一章 中共重塑乡村:社会秩序的建构与控制
  • 第一节 改造与控制乡村社会
  • 一、女性社会角色的变动
  • 二、改造二流子
  • 第二节 社会教育与社会控制
  • 一、边区社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 二、社会教育中的识字运动
  • 三、新教材、新课程与新文字
  • 四、社会教育与乡村控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未刊档案
  • 二、已刊布档案
  • 三、文献资料汇编
  • 四、人物研究资料
  • 五、回忆录及口述史料
  • 六、著作
  • 七、学术论文
  • 八、译著
  • 九、报刊
  • 十、大事纪年表与年鉴
  • 索引
  • 后记
  • 中华民国专题史(第八卷):地方政治与乡村变迁
  • 版权信息
  • 总序
  • 绪论 民国乡村变迁之思想渊源:以“乡村问题”的建构与表达为中心
  • 一、现代性建设与乡村问题的凸显
  • 二、蓬勃发展的中国乡村问题的研究
  • 三、朝野各界关于乡村问题的认知与表达
  • 第一章 省制与地方政治的变迁
  • 第一节 省制改革思潮的起落
  • 一、清末省制问题的浮现
  • 二、共和革命的昂扬
  • 三、北京政府时期的省制问题
  • 四、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缩省思想
  • 第二节 省制的实际变动
  • 一、北京政府时期
  • 二、南京政府时期
  • 第三节 省制与中央地方关系
  • 一、北京政府时期
  • 二、南京政府时期
  • 第四节 省制对地方政治的影响
  • 一、两者相同点
  • 二、两者相异点
  • 第二章 重建国家:乡村政治改革的试验
  • 第一节 村规民约与村庄共同体
  • 一、传统的乡约制度与乡村自治
  • 二、从传统到现代
  • 第二节 乡村自治理论
  • 一、清末知识分子的地方自治主张
  • 二、孙中山的地方自治理论
  • 三、翟城村治与地方自治实验运动
  • 第三节 从自治到保甲
  • 一、地方自治的开办与顿挫
  • 二、由自治到保甲
  • 三、保甲制度下的地方政治
  • 四、新县制的实施
  • 五、农村基层结构的变迁与“国家重建”的失败
  • 第三章 重建自耕农社会:土地问题
  • 第一节 孙中山及国共两党关于土地问题的理念
  • 一、孙中山:从“平均地权”到“耕者有其田”
  • 二、国民党:繁多的法规与悬置的问题
  • 三、共产党:减租限租·耕地农有·土地革命
  • 第二节 国民党的改良与共产党的革命
  • 一、国民党的改良
  • 二、共产党的革命
  • 第四章 难以逃脱的怪圈:赋税问题
  • 第一节 田赋与田赋附加
  • 一、征收制度
  • 二、田赋积弊
  • 三、田赋附加
  • 第二节 黄宗羲定律:田赋整理
  • 一、北洋时期田赋因革
  •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改革
  • 三、田赋整理结局:黄宗羲定律
  • 第三节 赋税与民生
  • 一、两种对立的观点
  • 二、赋税与土地收益、农户支出比例
  • 三、赋税税率高低的多角度考察
  • 第五章 走向市场:乡村经济
  • 第一节 乡村市场体系的发展与变迁
  • 一、前近代乡村市场
  • 二、近代以来乡村市场的纵深发展
  • 第二节 市场扩大与农业生产商品化
  • 一、20世纪上半期农产商品化
  • 二、农产品商品化程度
  • 第三节 市场经济与农民生活
  • 一、农民对市场的依赖
  • 二、市场左右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 第六章 开启民智:乡村教育
  • 第一节 乡村教育理论的变迁:从“致仕”到“启民智”
  • 一、传统中国的乡村教育体系
  • 二、民族危机与近现代中国的兴新学、开民智、求民生教育思想
  • 三、中国乡村教育理论的发生与发展
  • 第二节 乡村教育体系的演进:从私塾到学校
  • 一、废科举兴新学与清末民初乡村教育转型的启动
  • 二、普及义务教育运动与民国时代乡村教育规模的扩大
  • 三、乡村建设运动与乡村教育实验
  • 第三节 乡村教育内容的转变:从道德知识到科学知识
  • 一、中小学课程体系的更新
  • 二、乡村师范学校的出现与发展
  • 三、农业职业教育的兴起与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
  • 小结
  • 第七章 精神空间:乡村文化
  • 第一节 塑造新文明:移风易俗
  • 一、推广新历法
  • 二、反对封建迷信
  • 三、禁毒品
  • 四、兴女权
  • 第二节 民国乡村的宗教信仰世界
  • 一、基督教来华与乡村传播
  • 二、民国上层佛教的复兴无力与民俗佛教的发展
  • 三、民国道教的日趋没落与进一步民俗化
  • 四、民间宗教
  • 第三节 日常生活的变化
  • 一、乡村消费的变化
  • 二、乡村年节变化
  • 三、婚丧嫁娶的变与不变
  • 四、迷信活动的屡禁不止
  • 第八章 社会问题与社会结构:人口与环境
  • 第一节 人口发展与家庭变迁
  • 一、乡村人口的数量
  • 二、乡村人口的流动趋势
  • 三、乡村人口的结构
  • 四、家庭变迁
  • 第二节 战争与匪患
  • 一、战争
  • 二、匪患
  • 第三节 灾荒与灾荒救济
  • 一、中国近代的灾荒
  • 二、救灾和救济体系的建立
  • 三、传染病与公共卫生
  • 结语 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乡村建设之反思
  • 一、乡村何以衰败
  • 二、各不相同的改造道路
  • 三、结局——并未了结的乡村建设
  • 参考文献
  • 绪论 民国乡村变迁之思想渊源:以“乡村问题”的建构与表达为中心
  • 第一章 省制与地方政治的变迁
  • 第二章 重建国家:乡村政治改革的试验
  • 第三章 重建自耕农社会:土地问题
  • 第四章 难以逃脱的怪圈:赋税问题
  • 第五章 走向市场:乡村经济
  • 第六章 开启民智:乡村教育
  • 第七章 精神空间:乡村文化
  • 第八章 社会问题与社会结构:人口与环境
  • 结语
  • 索引
  • 后记
  • 中华民国专题史(第九卷):城市化进程研究
  • 版权信息
  • 总序
  • 绪言
  • 第一章 世界经济一体化冲击下的近代中国城市变动
  • 第一节 自然经济与传统城市特征及功能
  • 一、中国城市起源至中古时代的沿革
  • 二、宋代以后以运河为中心的城市成长
  • 三、传统城市的格局及功能
  • 第二节 近代城市发展要素
  • 一、开埠城市率先发展
  • 二、交通枢纽型城市占得先机
  • 三、工矿业发展助推城市兴起
  • 第三节 近代城市兴起与经济转型
  • 一、“增长极理论”视野下的城市功能
  • 二、外贸塑造下的新型城市格局
  • 第四节 自然经济衰落与旧有城镇停滞
  • 一、经济与交通中心转移与城镇地位下降
  • 二、运河沿岸城市的群体性衰落
  • 三、经济实力逆转与行政级别变化
  • 第二章 东南沿海城市的开埠与租界
  • 第一节 外交与贸易压力下的约开商埠
  • 一、约开商埠体系的初步形成
  • 二、约开商埠的特征及功能
  • 第二节 体现殖民色彩及商业需求的租界
  • 一、作为城市主体的租界
  • 二、作为城市动力的租界
  • 三、刺激城市生长的租借地
  • 第三节 贸易吸引下的自开商埠
  • 一、自开商埠的基本形态
  • 二、典型性研究:以奉天、济南为例
  • 第四节 口岸城市的竞争及相互影响
  • 一、上海与宁波
  • 二、青岛与烟台
  • 三、天津与青岛
  • 四、大连与营口
  • 第三章 新式交通枢纽与东中部现代城市成长
  • 第一节 港口—铁路型的东部口岸 ——以青岛为例
  • 一、开埠前后青岛及其腹地概况
  • 二、港口、铁路与青岛交通运输业的成长
  • 三、港口、铁路与青岛工商业的发展
  • 四、港口、铁路与青岛人口增长及空间拓展
  • 第二节 铁路枢纽型的中部城市 ——以石家庄为个案
  • 一、铁路兴建和石家庄运输业发展
  • 二、铁路与石家庄工商业的发展
  • 三、铁路与石家庄的街市扩展
  • 第三节 铁路—水运型的东中部城镇 ——以漯河与周家口兴衰为例
  • 一、漯河、周家口运输业的发展
  • 二、漯河农业经济的发展
  • 三、漯河工商业的发展
  • 四、漯河近代城市化进程
  • 第四章 矿产需求与资源型城市初兴
  • 第一节 传统资源型城镇的沉浮
  • 一、传统资源型城镇形态
  • 二、资源分布与开发
  • 三、矿产开发与人口集聚
  • 第二节 资源开发与新城镇崛起
  • 一、平定与阳泉的易位
  • 二、开平煤矿与唐山的崛起
  • 三、萍乡煤矿与萍乡市的浮沉
  • 第三节 资源型城市与周边乡镇变动
  • 一、以煤为生的山西乡镇
  • 二、焦作与博山
  • 三、佛山与景德镇的困境
  • 第五章 现代工商业与城市区域经济中心地位变动
  • 第一节 四大区域经济中心确立
  • 一、一枝独秀的上海
  • 二、北方首位的天津
  • 三、九省通衢的武汉
  • 四、控扼东北的奉天(沈阳)
  • 第二节 区域副中心的多样性
  • 一、北平与济南
  • 二、大同与石家庄
  • 三、苏州、镇江与宁波
  • 第三节 旧有经济中心的衰败
  • 一、鲁西运河城镇
  • 二、保定与开封
  • 三、太谷与平遥
  • 第六章 经贸重心向中心城市位移
  • 第一节 江南:从苏杭宁到上海
  • 一、苏州时代末期上海的成长
  • 二、作为全国商业中心的上海崛起
  • 三、全国工业中心的上海
  • 第二节 山东:从运河流域到沿海口岸
  • 一、运河城市:区域商业时代的全国商业中心
  • 二、烟台口岸城市的兴起
  • 三、以青岛为中心的沿海口岸城市带
  • 第三节 华北:从京师到天津
  • 一、北京为中心的时代
  • 二、近代战争背景下京津商业地位的升降
  • 三、华北经济以天津为中心的时代到来
  • 第四节 华中:从汴汉并立到武汉独大
  • 一、华中商业中心的近代厄运
  • 二、汉口:从复兴到崛起
  • 三、铁路时代的华中巨埠
  • 第七章 自东南向西北的城市差异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一、沿海沿江城市
  • 二、中部城市
  • 三、西部城市
  • 第二节 交通条件
  • 一、轮船航运与城市变化
  • 二、铁路与城市变动
  • 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变动
  • 四、城市内部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 第三节 经济基础
  • 一、发展困难的内地城市
  • 二、沿海沿江城市的发展优势
  • 三、传统政治中心城市的转型基础
  • 第四节 梯级开放
  • 一、开埠与两个城市系统的形成
  • 二、东南城市开放及其变迁
  • 三、华北城市的开放
  • 四、信息闭塞、变化缓慢的西部城市
  • 第八章 城市空间扩展与规模剧增
  • 第一节 车站、码头与城市拓展
  • 一、拆城之举与拆城之议
  • 二、码头(港口)和车站
  • 第二节 城市空间拓展与人口扩张
  • 一、城市空间拓展
  • 二、城市人口扩张
  • 第三节 以贸易、工业为中心的新兴城市
  • 一、全国工商业中心城市:上海、天津、汉口
  • 二、区域性工商业新兴城市
  • 第四节 “城市病”初现
  • 一、娼妓
  • 二、帮会
  • 第九章 城市功能多样与职业分途
  • 第一节 城市功能转型及经济功能的提升
  • 一、城市功能转型
  • 二、城市经济功能提升
  • 第二节 现代职业激增与职业分途
  • 一、职业分工与现代职业激增
  • 二、城市职业分途
  • 第三节 传统职业的延续和解体
  • 一、城市手工业者
  • 二、人力车夫
  • 三、码头工人
  • 第十章 城市空间转变与城市生活
  • 第一节 空间的生产与转移
  • 一、城墙消失与城乡边界的打开
  • 二、以茶馆为中心的南方城市公共空间
  • 三、街道、公园与百货公司
  • 第二节 城市生活、休闲与娱乐
  • 一、城市、戏曲与大众文化
  • 二、城市的娱乐活动
  • 第三节 城市精英与文化网络
  • 一、城市里的文化精英
  • 二、文化精英的社会网络
  • 三、城乡风俗的异同
  • 第四节 城市与性别
  • 一、城市、戏曲与女伶
  • 二、城市与舞女
  • 三、城市与女招待
  • 四、城市与情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档案
  • 二、文献资料
  • 三、著作
  • 四、学术论文
  • 五、译著
  • 六、外文版史料与著作
  • 七、报刊
  • 八、大事记年表与年鉴
  • 九、历史图册
  • 后记
  • 中华民国专题史(第十卷):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绪论
  • 第一章 民国初期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 第一节 传统教育的危机与新式教育的创办
  • 一、“变局”与传统教育危机
  • 二、新式教育的创办
  • 三、科举废除及其历史影响
  • 四、日本模式与清末教育的发展
  • 五、癸卯学制及新式教育的成效
  • 第二节 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 一、颁布教育宗旨与改订学制
  • 二、重要的教育变革
  • 三、民初教育的困境
  • 第三节 五四前后的教育思潮
  • 一、军国民教育思潮
  • 二、实利主义教育思潮
  • 三、职业教育思想
  • 四、平民主义教育思潮
  • 五、科学教育思潮
  • 第四节 个案研究——以京师大学堂为例
  • 一、创立与发展
  • 二、教育宗旨与学堂课程
  • 三、学生来源与考核
  • 第二章 20世纪20年代教育的多元探索
  • 第一节 留美学生与美国教育模式的导入
  • 一、清末的幼童留美与美国传教士在华兴学
  • 二、庚子事变的影响
  • 三、清末民初的美国教会学校
  • 四、优秀的留美学生
  • 五、杜威访华
  • 六、壬戌学制的推动与美国教育制度
  • 七、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
  • 第二节 20年代的高等教育质量与“大学热”
  • 一、教育救国的呼声
  • 二、高等教育的扩张
  • 三、收回教育权运动
  • 第三节 教育经费独立运动及其影响
  • 一、教育收支
  • 二、追求教育经费独立
  • 三、争取庚款的努力
  • 第四节 个案研究——以东南大学为例
  • 一、从三江师范学堂到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 二、郭秉文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 三、东南大学的衰落
  •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对教育事业的推动
  • 第一节 国民政府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政策
  • 第二节 三民主义教育与党化教育的实践
  • 第三节 大学院区制的尝试
  • 一、浙江大学区
  • 二、中央大学区
  • 三、北平大学区
  • 第四节 国民政府初期的教育整顿与规划
  • 第四章 抗战前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
  • 第一节 高等教育的发展
  • 一、教育行政的规划与整顿
  • 二、重视实用科学教育
  • 三、保障教育经费
  • 第二节 中等教育的发展
  • 一、广设职业学校
  • 二、施行军事训练
  • 三、重视女子教育
  • 第三节 社会教育的发展
  • 一、广设民众学校
  • 二、推动识字运动
  • 三、普及义务教育
  • 四、其他社会教育措施
  • 第五章 战时中国教育的坚持与发展
  • 第一节 战时教育政策的确立
  • 一、教育政策与体制的争论
  • 二、战时教育政策最高指导原则的确立
  • 三、教育政策的确立
  • 第二节 战时教育政策的实践与成效
  • 一、初等教育
  • 二、中等教育
  • 三、高等教育
  • 四、其他教育
  • 第三节 高等院校的内迁与战区教育
  • 一、高等院校的内迁
  • 二、战区教育
  • 三、烽火中的西南联大
  • 第六章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教育发展
  • 第一节 教育方针的演变
  • 一、从国防教育到新民主主义教育
  • 二、教育原则与教育方法
  • 第二节 教育事业的发展
  • 一、“干部教育第一”
  • 二、社会教育的推进
  • 三、国民教育的发展
  • 第三节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
  • 一、抗大的发展历程
  • 二、抗大的教育方针、任务与特点
  • 第七章 战后时期的教育
  • 第一节 战后教育措施
  • 第一阶段:战后初期相关事项的颁布
  • 第二阶段: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原则与办法的确定
  • 第二节 教育复员工作的实施与成效
  • 一、收复区复员工作的处理
  • 二、教职员与学生之甄审
  • 三、教育行政工作之推动
  • 四、台湾省教育的规划
  • 第三节 学潮漫漫与教育复员工作中的困境
  • 一、复员工作中的困境
  • 二、学潮漫漫
  • 三、国立中央大学之变迁
  • 第八章 近代中国私立教育的发展
  • 第一节 教会学校的早期发展
  • 一、鸦片战争前的基督教教育
  • 二、鸦片战争后至1877年前的基督教教育
  • 三、1877年至1900年的基督教教育
  • 四、20世纪前20年的教会学校
  • 第二节 清末、北洋时期国人自办私立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 一、晚清国人自办私立教育的产生
  • 二、清末教育改革下的私立教育
  • 三、北洋时期国人自办私立教育的发展概况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私立教育
  • 一、立案整顿
  • 二、思想教育
  • 三、发展概况
  • 第四节 个案研究——以齐鲁大学为例
  • 一、基本发展过程
  • 二、齐大的得失成败——以毕业生群体为例
  • 参考文献
  • 索引
  • 后记
  • 中华民国专题史(第十一卷):抗日战争与战时体制
  • 版权信息
  • 总序
  • 绪论
  • 第一章 战前十年的国民政府体制及其运作
  • 第一节 五院制的中央政府体制
  • 一、五院制政府的运作
  • 二、组织分工不合理
  • 三、成员组成特征
  • 第二节 地方政制
  • 一、省
  • 二、县
  • 三、乡镇
  • 四、保甲
  • 第二章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中国战场
  • 第一节 日本侵华政策与中国的备战
  • 一、日本的“大陆政策”
  • 二、“九·一八”事变
  • 三、“一·二八”事变
  • 四、伪满洲国的成立
  • 五、华北危机
  • 六、整军备战
  • 第二节 从卢沟桥事变到南京陷落
  • 一、卢沟桥事变的爆发
  • 二、淞沪会战
  • 三、太原保卫战
  • 四、南京大屠杀
  • 第三节 从徐州会战到武汉会战
  • 一、徐州会战前的部署
  • 二、徐州会战
  • 三、武汉会战
  • 四、广州陷落与武汉撤守
  • 第四节 敌后战场的开展
  • 一、中共向敌后发展
  • 二、敌后战区的成立与撤销
  • 第五节 “焦土抗战”与长沙大火
  • 一、“焦土抗战”政策的实施
  • 二、长沙大火
  • 三、善后处理
  • 第六节 正面战场拉锯战
  • 一、桂林行营的组建与第一次长沙会战
  • 二、桂南会战
  • 第三章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中国战场
  • 第一节 中国战区成立与第三次长沙会战
  • 一、中国战区的成立
  • 二、第三次长沙会战
  • 第二节 中国军队远征滇缅
  • 一、中国远征军的组建
  • 二、入缅作战
  • 三、滇西鏖战
  • 第三节 日军发动“一号作战”
  • 一、战事背景
  • 二、作战经过
  • 第四节 滇西抗战与反攻
  • 一、军队整训
  • 二、反攻滇西
  • 三、小结
  • 第四章 抗战时期的中国国民党
  • 第一节 中央党部西迁与临时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 第二节 领袖制的再建立与中央组织调整
  • 第三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的成立与发展
  • 第四节 六全大会与派系之争
  • 第五章 政府机构的调整
  • 第一节 战时党政军统一指挥机构的设置
  • 第二节 国防最高委员会
  • 第三节 国民政府组织法的修正
  • 第四节 行政部会的调整
  • 第五节 国民参政会
  • 第六章 军事体制
  • 第一节 决策机构与统帅部
  • 一、最高决策机构
  • 二、最高统帅机构
  • 第二节 教育训练制度
  • 一、养成教育与召集教育
  • 二、部队训练
  • 三、干部教育
  • 第三节 人事制度
  • 一、任免
  • 二、升迁调补
  • 三、奖惩考绩
  • 四、待遇福利
  • 五、退役抚恤
  • 第七章 战时财政
  • 第一节 战时税收的整顿
  • 一、战时的财政赤字
  • 二、财政系统的改订
  • 三、关税的整顿
  • 四、盐税的整顿
  • 五、货物税的征收
  • 六、直接税的创办
  • 第二节 税收以外的征收
  • 一、专卖制度
  • 二、统购统销政策
  • 三、黄金政策
  • 四、税收外多种征收对当时财政所起的作用
  • 第三节 内外债政策
  • 一、内债政策
  • 二、外债政策
  • 第四节 法币、外汇及通货膨胀政策
  • 一、法币、外汇政策
  • 二、通货膨胀政策
  • 第八章 征兵
  • 第一节 全面抗战前的征兵工作
  • 一、《兵役法》的酝酿与制定
  • 二、征兵实施的准备
  • 三、兵役机构的设置与变化
  • 四、征兵施行人员的训练与任用
  • 五、国民兵的组训与管理
  • 六、常备兵员的征集与补充
  • 第二节 战时征兵工作
  • 一、征兵工作开展的背景
  • 二、征兵实施的准备
  • 第三节 战时征兵工作的绩效评估
  • 一、兵役工作的绩效
  • 二、兵役工作的弊失
  • 第四节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征兵工作
  • 一、抗战初期的扩大规模(1937—1939)
  • 二、抗战中期的整顿(1940—1943)
  • 三、艰难时期的精兵整编
  • 四、抗战后期的大发展(1944—1945)
  • 第九章 征粮
  • 第一节 田赋征实
  • 一、收入严重短缺
  • 二、粮食价格飞涨
  • 三、田赋征实政策的酝酿
  • 第二节 田赋征实政策的实施
  • 一、征收机构
  • 二、征收方法
  • 三、田赋征实的扩展
  • 四、征收的推动
  • 五、监察与考核
  • 六、保管
  • 第三节 田赋征实的效果
  • 一、田赋征实的成绩
  • 二、田赋征实的效果
  • 第四节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粮食征购
  • 一、抗战前期中国共产党的征粮(1937—1939)
  • 二、抗战相持阶段征粮的艰难(1940—1942)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档案
  • 二、史料
  • 三、论著
  • 四、论文
  • 五、外文资料
  • 索引
  • 后记
  • 中华民国专题史(第十二卷):抗战时期的沦陷区与伪政权
  • 版权信息
  • 总序
  • 绪论
  • 一、学术研究回顾
  • 二、重要史料评论
  • 三、本书研究的思路与领域
  • 四、学术展望
  • 第一章 日伪政权对沦陷区的基层控制
  • 第一节 伪满洲国的基层控制
  • 一、严刑峻法控制基层民众
  • 二、“清乡”与归屯并户,建立“集团部落”
  • 三、制造长城沿线“无人区”
  • 第二节 日伪政权在华北的基层控制
  • 一、伪地方维持会的建立
  • 二、推行保甲制
  • 三、华北沦陷区的“村政建设”
  • 四、沦陷区伪联庄会对乡村社会的控制
  • 第三节 汪伪政权的基层控制
  • 一、伪维持会、军警对基层社会治安的控制
  • 二、日汪“军事清乡”对基层控制的强化
  • 三、汪伪特工组织对基层社会的严密控制
  • 第二章 日伪在东北、华北沦陷区的掠夺与开发
  • 第一节 日伪在东北的掠夺与开发
  • 一、垄断经济命脉
  • 二、强制征税
  • 三、疯狂掠夺军用物资
  • 四、对农业的掠夺
  • 五、对重工业资源的掠夺
  • 六、日伪对东北地区劳动力的掠夺
  • 第二节 日伪在蒙疆的掠夺与开发
  • 一、日伪在蒙疆的经济掠夺政策
  • 二、日伪对蒙疆资源的掠夺与开发
  • 三、日本对蒙疆鸦片的统制与掠夺
  • 第三节 日伪在华北的掠夺与开发
  • 一、物资统制与经济掠夺
  • 二、日本对华北煤炭资源的掠夺与开发 ——以井陉煤矿为例
  • 第三章 日伪在京沪杭沦陷区的经济掠夺与控制
  • 第一节 抗战时期京沪杭农村经济的衰变
  • 一、日军对农村人口的残害
  • 二、日军对农业生产的破坏
  • 三、日军对农村副业经济的摧残
  • 第二节 战火中的京沪杭城镇经济
  • 一、淞沪战役后的上海产业
  • 二、日军暴行与日据前期的南京社会经济
  • 三、战事结束后的京沪杭其他城市经济
  • 第三节 日军对京沪杭轻工业的掠夺与控制
  • 一、日据期间京沪杭棉纺织业的衰退
  • 二、日军的掠夺与江南丝业的衰落
  • 三、日军对京沪杭面粉、火柴、水泥等行业的破坏与掠夺
  • 第四节 日伪对京沪杭金融、税收和贸易的侵害
  • 一、日本对京沪杭金融的侵害
  • 二、日本对京沪杭海关和财税的劫占
  • 三、日据时期京沪杭贸易的衰变
  • 第五节 日军对京沪杭交通业的劫掠与损害
  • 一、陆路交通业的受损情形及其影响
  • 二、备受摧残的航运业
  • 三、战时航空、邮电业的损失
  • 第六节 日军发还被占企业与中日合作经济真相
  • 一、日军发还被占企业
  • 二、日本对华蚕丝业的抑制与掠夺式经营
  • 第四章 日伪政权之间的“外交关系”
  • 第一节 日本与伪满的“外交关系”
  • 一、日本驻伪满“使领机构”
  • 二、伪满驻日本“使领机构”
  • 第二节 日本与汪伪的“外交关系”
  • 一、日本驻汪伪“使领机构”
  • 二、汪伪驻日本“使领机构”
  • 第三节 汪伪与伪满的“外交关系”
  • 一、汪伪驻伪满“使领机构”
  • 二、伪满驻汪伪“使领机构”
  • 第五章 沦陷区的日本居留民生活
  • 第一节 日本居留民的人数及地域分布
  • 一、伪满境内的日本居留民
  • 二、汪伪境内的日本居留民
  • 第二节 日本居留民的职业构成
  • 一、伪满境内的日本居留民职业
  • 二、汪伪境内的日本居留民职业
  • 第三节 日本居留民的生活
  • 一、日本居留民的宗教信仰
  • 二、日本居留民的衣食住行
  • 三、日本居留民的犯罪
  • 第六章 沦陷区的中国民众生活
  • 第一节 东北沦陷区的民众生活
  • 一、东北沦陷区农民生活
  • 二、东北沦陷区市民生活
  • 第二节 华北沦陷区的民众生活
  • 一、华北沦陷区民众负担沉重
  • 二、华北沦陷区与敌后抗日根据地民众生活比较
  • 第三节 华东和华南沦陷区的民众生活
  • 一、华东沦陷区的民众生活
  • 二、华南沦陷区的民众生活
  • 参考文献
  • 一、档案
  • 二、资料集
  • 三、地方志
  • 四、著作
  • 五、论文
  • 六、报刊资料
  • 索引
  • 后记
  • 中华民国专题史(第十三卷):边疆与少数民族
  • 版权信息
  • 总序
  • 前言
  • 一、清代中期以来中国的边疆地区
  • 二、民国时期中国的边疆地区
  • 三、本卷的主要内容
  • 第一章 治边与边政
  • 第一节 治边:大一统中国的求安之道
  • 一、成立专管机构制定律例
  • 二、分而治之的管理原则
  • 三、笼络控制的双重手段
  • 第二节 边疆问题:从传统帝国到民族国家演进中的新态势
  • 一、列强环伺、海陆交侵
  • 二、条约体系取代朝贡制度
  • 三、以铁路与银行征服中国
  • 四、民族主义和保路护矿
  • 五、地方分离主义的浮现
  • 第三节 北京政府的治边之策
  • 一、“五族共和”的新号召
  • 二、蒙藏地方的管理
  • 三、《中俄蒙协定》与《西姆拉草约》
  • 四、内蒙古、新疆、青海与西南
  • 五、外蒙古自治和活佛受封
  • 六、段祺瑞主政治边
  • 七、直系、奉系掌控时期
  • 第四节 南京政府的治边之策
  • 一、维护中国领土完整
  • 二、边疆研究的提倡
  • 三、边疆经济的开发
  • 四、蒙藏委员会的成立
  • 五、日军图谋内蒙古
  • 六、加强与西藏关系
  • 七、新疆军阀混战
  • 八、国府战时战后边政
  • 第二章 民国时期外蒙古归属关系的变迁
  • 第一节 外蒙古独立前后的中央、地方与俄国之三方关系
  • 一、新政转型下中央政府与外蒙古地方的矛盾
  • 二、“中华世界秩序原理”
  • 三、清末新政的影响
  • 四、沙俄与“外蒙古独立”
  • 五、俄蒙交涉
  • 第二节 陆库、孙库北京交涉外蒙古主权归属
  • 一、俄方的谈判策略
  • 二、陆征祥的谈判策略
  • 三、俄国新提议约四原则
  • 四、中国的谈判宗旨
  • 五、俄对华谈判五大纲领
  • 六、交换公文的成立
  • 第三节 中俄蒙恰克图会议的名分论争
  • 一、中俄蒙的议约立场
  • 二、外蒙古帝号、年号、国号存废的论争
  • 三、外蒙古国号政府名义改废的论争
  • 第四节 册封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与俄国在蒙势力的消退
  • 一、册封外蒙古哲佛的难局
  • 二、中俄蒙间的交涉
  • 三、册封仪式的完成及其意义
  • 四、俄国在蒙势力的消退
  • 第五节 取消官府自治的转折及收复外蒙古主权的象征
  • 一、取消官府自治的转折
  • 二、收复外蒙古主权的象征
  • 第六节 不被承认的独立蒙古
  • 一、1921年外蒙古再次宣布独立
  • 二、温和派掌权时期的外蒙古(1921—1928)
  • 三、从激进再到缓进时期的外蒙古(1928—1940)
  • 四、乔巴山主政时期的外蒙古(1940—1952)
  • 结论
  • 一、“中华世界秩序原理”下的宗属关系变迁
  • 二、西方国际法下的外蒙古变迁
  • 第三章 “东突厥斯坦伊斯兰人民共和国”的兴衰
  • 第一节 1912—1944:近代新疆的两种“独立”
  • 一、20世纪30年代早期爆发的反抗
  • 二、伊斯兰近代教育运动与新疆突厥穆斯林思潮的兴起
  • 三、“喀什东突厥斯坦共和国”
  • 四、中亚的近代民族进程与俄、苏在新疆扮演的角色
  • 五、国民政府经营新疆的历程
  • 六、1944—1949年的新疆局势
  • 第二节 苏联支持下的“东突厥斯坦解放运动”
  • 一、组织民族精英
  • 二、“我们为什么斗争?”
  • 三、“伊宁事件”
  • 第三节 “东突厥斯坦伊斯兰人民共和国”的施政措施
  • 一、过度动员
  • 二、文化、教育、卫生政策
  • 三、民族、统战与对外政策
  • 四、地方政权
  • 第四节 “建国”道路的中断
  • 一、苏联的战略考量及与吐烈的冲突
  • 二、新领袖阿合买提江与“建国”道路的中断
  • 第五节 伊宁革命者与国民政府
  • 一、和平谈判
  • 二、新疆联合省政府的建立
  • 三、“伊宁政权”“内外有别”的斗争策略
  • 四、战场之外的决战
  • 第六节 联合省政府分裂后的“伊宁政权”走向
  • 一、苏联对三区的控制
  • 二、“准国家状态”的恢复
  • 三、摒弃损害民族革命利益的狭隘民族主义
  • 四、中国共产党对“伊宁事变”的态度
  • 五、左翼民族主义者内部自主力量的浮现
  • 六、“三区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 第四章 民国时期西藏社会经济中的几个问题
  • 第一节 西藏社会的近代化发展
  • 一、晚清官员在西藏及毗邻西藏的现代化经营
  • 二、十三世达赖喇嘛、擦绒·达桑占堆“新政”的近代化尝试
  • 三、龙厦·多吉次杰、邦达饶噶等人的改革运动及西藏近代化的顿挫
  • 四、结语
  • 第二节 民国时期西藏汉人及“汉人社会”的研究
  • 一、近代以来西藏汉人概况
  • 二、民国西藏“汉人社会”之个案:工布江达汉人社会
  • 三、驻藏办事处孔庆宗处长任内对在藏汉人的管辖(1940—1944)
  • 第三节 内地蔬菜传入及西藏民族的次第接受
  • 一、民国时期内地蔬菜品种交流至西藏的背景
  • 二、民国时期内地蔬菜品种引种至西藏的概况
  • 三、民国时期藏族民众逐渐接受内地蔬菜
  • 四、结语
  • 第四节 民国时期拉萨社会经济的发展
  • 一、民国时期拉萨社会与经济的基本形态
  • 二、社会经济的逐渐发展
  • 三、社会经济新事物在拉萨的出现
  • 第五节 西藏枢纽城市昌都在民国时期的兴起及盛衰
  • 一、昌都城在西藏地区的“枢纽”地位
  • 二、民国时期昌都城市的发展
  • 三、民国时期昌都城市经济的繁衰起伏
  • 四、民国时期昌都城的人口、职业及社区组织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历史档案(依编号为先后顺序)
  • 二、史料、典籍
  • 三、报刊《大公报》。
  • 四、书籍
  • 五、期刊蒋君章:《康藏交通与抗战建国》,《边政公论》第1卷,第5—6期合刊,1942年1月10日,第39—47页。
  • 后记
  • 中华民国专题史(第十四卷):华侨与国家建设
  • 版权信息
  • 总序
  • 绪论
  • 一、本书的时限及框架结构
  • 二、大陆和台湾有关学术研究回顾
  • 三、本书的新意所在
  • 第一章 华侨与维新改良运动
  • 第一节 改良派与海外保皇会的建立
  • 一、戊戌变法及当时华侨社会概况
  • 二、海外各地保皇会的建立
  • 三、保皇会对国民宪政会、政闻社的改组
  • 第二节 保皇会在海外的宣传活动
  • 一、集会演讲宣传
  • 二、创办报刊宣传
  • 第三节 保皇会对华侨的经济依赖
  • 一、华侨对于保皇会的经济援助
  • 二、保皇会在华侨中的商务活动
  • 三、保皇会在海外经营乱象
  • 第二章 华侨与辛亥革命、民国肇建
  • 第一节 积极参加革命组织
  • 一、兴中会点燃革命火种
  • 二、南洋同盟会的成立
  • 三、美洲同盟会与致公堂联盟
  • 第二节 慷慨捐款资助革命
  • 一、革命党人的筹款活动
  • 二、为反清武装起义慷慨捐款
  • 三、中华民国成立前后的捐款
  • 第三节 前仆后继参加反清起义
  • 一、兴中会时期的反清起义
  • 二、同盟会前期的反清起义
  • 三、同盟会后期的黄花岗起义
  • 第四节 创办报刊 鼓吹革命
  • 一、雨后春笋般的侨报
  • 二、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 第五节 革命与改良的斗争
  • 一、在组织上争夺华侨
  • 二、革命与改良的思想论战
  • 三、由改良向革命转变
  • 第六节 响应武昌起义 报效中华民国
  • 一、广泛响应武昌起义
  • 二、回国报效民国政府
  • 三、辛亥革命对华侨社会的洗礼
  • 第三章 华侨与讨袁护法
  • 第一节 民初侨务政策及会、党改组
  • 一、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侨务政策
  • 二、同盟会改组国民党与海外党部的响应
  • 第二节 继续革命 讨袁复辟
  • 一、声讨袁世凯倒行逆施
  • 二、海外中华革命党纷纷成立支分部
  • 三、讨袁经费“全赖华侨同志之不断支持”
  • 四、“誓志除袁”,“实行牺牲主义”
  • 第三节 恢复国会“以维大法”
  • 第四章 华侨与国民革命
  • 第一节 巴黎和会及“五四运动”中华侨的爱国活动
  • 一、陈友仁、各地华侨与巴黎和会
  • 二、李登辉、何葆仁与上海的“五四”学生运动
  • 三、华侨声援“五四”爱国运动
  • 四、华侨响应抵制日货
  • 第二节 国民党改组、黄埔建军中华侨的表现
  • 一、国民党的“联俄联共”、改组与华侨的分歧
  • 二、华侨与黄埔军校
  • 三、美国华侨与中国空军的初建
  • 四、讨伐陈炯明及商团叛变中的华侨
  • 第三节 华侨对反帝国主义浪潮的支援
  • 一、华侨支援“五卅惨案”和省港罢工
  • 二、华侨与收回利权、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
  • 第四节 华侨与北伐战争
  • 一、华侨对北伐的贡献
  • 二、华侨与北伐期间的国共分裂
  • 三、华侨参加孙中山灵榇奉安大典
  • 第五章 华侨与抗日战争
  • 第一节 抗战前华侨反日运动
  • 一、“五三济南惨案”后华侨的反日活动
  • 二、“九一八事变”后华侨的反日及捐助行动
  • 三、“一·二八事变”后华侨对十九路军的支援
  • 四、华北危机中的华侨
  • 第二节 抗战时期华侨对中国的经济支持
  • 一、成立支持团体
  • 二、华侨捐献的多样化及其贡献
  • 三、购买公债及其贡献
  • 四、华侨汇款的作用
  • 五、华侨投资的特色及其意义
  • 第三节 抗战时期华侨回国参战
  • 一、华侨子弟投入抗战行列
  • 二、中国空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侨
  • 三、奔驰于滇缅公路上的华侨机工
  • 四、回乡服务及担任后勤工作
  • 五、回国慰劳将士及其他抗日活动
  • 第六章 华侨与中国的文化经济建设
  • 第一节 华侨对中国的教育及文化建设
  • 一、华侨对中国的教育建设
  • 二、华侨在中国的文教事业及报业出版业的贡献
  • 第二节 华侨对中国的汇款、捐款与投资等经济贡献
  • 一、华侨汇款对于中国经济和财政的作用
  • 二、公益捐款之贡献
  • 三、华侨回国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和侨乡建设之贡献
  • 第三节 华侨对中国的各种公益贡献
  • 一、伍连德之防疫及医疗贡献
  • 二、林可胜之奠基生理学及献身抗战医疗
  • 三、捐建医疗机构
  • 四、兴办其他公益事业
  • 小结
  • 结束语
  • 一、华侨对中华民国国家建构的贡献和作用
  • 二、中华民国对于华侨的影响
  • 三、华侨名人之重要贡献
  • 参考文献
  • 一、档案及史料集
  • 二、著作
  • 三、报刊
  • 四、论文集论文、期刊论文、学位论文
  • 五、网络数据
  • 六、外文资料
  • 索引
  • 后记
  • 中华民国专题史(第十五卷):台湾光复研究
  • 版权信息
  • 总序
  • 绪论
  • 第一章 日本殖民体制下的台湾
  • 第一节 统治政策与统治机构的变迁
  • 一、从《六三法》、《三一法》到《法三号》
  • 二、从旧惯温存到同化政策
  • 三、统治机构的变迁
  • 第二节 抵抗与屈从
  • 一、武装抗日
  • 二、《治安警察法》与《治安维持法》的适用
  • 三、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
  • 第三节 殖民地近代化
  • 一、基础设施建设与地籍户籍调查和强制整合
  • 二、殖产兴业与殖民经济
  • 三、政治参与
  • 第四节 文化发展与社会变迁
  • 一、教育与新领导阶层的崛起
  • 二、社会变迁
  • 三、战时体制下的社会动员
  • 第五节 总督府的“南进”政策与台湾人的海外活动
  • 一、“南进”政策的推展
  • 二、报道宣传与知识建构
  • 三、“台湾籍民”问题
  • 四、东南亚的台湾人
  • 第二章 国民政府接收台湾的准备
  • 第一节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一、从台湾建省到割让台湾
  • 二、马关条约
  • 三、战争期间大陆与台湾的比较
  • 第二节 抗日战争期间各方呼吁收复台湾
  • 一、政府对于收复台湾的重要宣示
  • 二、社会各界对收复台湾的言论
  • 第三节 开罗会议与收复台湾
  • 一、会议的召开与筹备
  • 二、台湾问题的提出与《开罗宣言》
  • 第四节 接收台湾的相关组织与准备工作
  • 一、国府组织的推动
  • 二、台湾革命同盟会与台湾党部
  • 第三章 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的复员与接收
  • 第一节 东亚新秩序:军事占领与台北受降
  • 一、国军跨海登陆与受降
  • 二、台澎军事占领与部署
  • 三、日俘日侨集中与遣返
  • 第二节 特殊化统治:接收与重建
  • 一、行政接管与重建
  • 二、殖民遗规与两面隔离
  • 三、日产处理与财经措施
  • 第三节 治理的危机:高压与反抗
  • 一、台湾民众的热望与期待
  • 二、精英的参选与议政
  • 三、社会的危机与暗流
  • 第四章 “二二八”事件与台湾省政府的成立
  • 第一节 “二二八”事件的爆发
  • 一、政治抗争期
  • 二、绥靖镇压期
  • 三、绥靖清乡期
  • 四、尾声与影响
  • 第二节 台湾省政府的成立
  • 一、首任省主席
  • 二、训政时期的台湾省政府
  • 三、台湾产业博览会
  • 参考文献
  • 一、档案、史料
  • 二、文集、回忆录和年谱
  • 三、期刊、报纸
  • 四、图书
  • 五、论文
  • 六、网络资料
  • 七、日文文献
  • 索引
  • 后记
  • 中华民国专题史(第十六卷):国共内战
  • 版权信息
  • 总序
  • 绪论
  • 一、接收
  • 二、国际问题
  • 三、国共谈判
  • 四、学运及社会运动
  • 五、国共军事战争
  • 六、派系及中国出路问题
  • 七、经济问题
  • 八、战后党政与行宪
  • 九、其他方面
  • 第一章 战后中国的重塑
  • 第一节 受降、接收与复员
  • 一、日本投降及中国各地受降
  • 二、国民政府接收及其问题
  • 三、复员成效不彰
  • 第二节 国共重庆会谈
  • 一、重庆会谈的背景
  • 二、双方的主要诉求
  • 三、会谈重点及纷歧
  • 四、重庆会谈的结果
  • 第三节 政治协商会议
  • 一、政治协商会议的举行
  • 二、政治协商会议的成果
  • 三、顿挫
  • 第四节 宪政理想与扭曲
  • 一、制宪的实施
  • 二、总统、副总统选举
  • 三、立宪理想的扭曲
  • 第二章 战后对日本的处置与苏联问题
  • 第一节 遣俘与惩办汉奸
  • 一、遣俘
  • 二、利用日人
  • 三、惩办汉奸
  • 第二节 苏联与中国
  • 一、战利品与中苏合作的交涉
  • 二、选择中共
  • 第三章 国共战略与全面内战的展开
  • 第一节 国共双方战略
  • 一、战后初期国共军力分析
  • 二、中共的军事策略与部署
  • 三、国军对中共的策略
  • 第二节 战后的国共交战
  • 一、接收时期的交战
  • 二、美国调处时期的国共交战
  • 三、全面内战的展开
  • 第四章 国共激战与国军全面撤退
  • 第一节 三大战役的展开
  • 一、辽沈战役
  • 二、淮海战役(徐蚌会战)
  • 三、平津战役
  • 第二节 渡江战役、淞沪战役暨最后的决战
  • 一、渡江战役
  • 二、1949年国共上海战役
  • 三、国共在东南地区的决战
  • 四、国共在西北地区的决战
  • 第三节 国军全面撤退
  • 一、青岛及上海撤退
  • 二、沿海岛屿撤退:海南、舟山、大陈岛撤退
  • 第五章 战后社会与经济
  • 第一节 战后的国共农村政策
  • 一、中共的土地改革运动
  • 二、国民政府的土改政策
  • 第二节 第三势力与知识分子
  • 一、第三势力的发展
  • 二、知识分子的选择
  • 第三节 学潮与社会运动
  • 一、学生运动与运动学生
  • 二、社会运动的加剧
  • 三、层出不穷的工潮
  • 第四节 通货膨胀与货币改革
  • 一、通货膨胀的原因
  • 二、各地物价上涨与政府的因应措施
  • 三、货币改革与财经的总崩溃
  • 第六章 中共走向执政与国民党的再造
  • 第一节 从延安走向执政
  • 一、中共的社会和政治组织整合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第二节 蒋介石下野与大撤退
  • 一、从南京到溪口
  • 二、从溪口到台北
  • 三、黄金迁台
  • 四、政府机关撤退经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档案
  • 二、文献汇编及年谱
  • 三、报纸
  • 四、专书
  • 五、专文
  • 六、外文资料与著作
  • 索引
  • 后记
  • 中华民国专题史(第十七卷):香港与内地关系研究
  • 版权信息
  • 总序
  • 绪论
  • 一、香港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 二、香港史研究的现状
  • 三、本书的写作内容与意图
  • 第一章 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和香港的华人社会
  • 第一节 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
  • 一、殖民统治政治体制的沿革
  • 二、殖民统治的变化
  • 第二节 港英统治下的香港华人社会
  • 一、香港人口的演变
  • 二、社会结构的变化
  • 三、战前移民社会的特点
  • 第二章 民初香港与内地政局之互动
  • 第一节 广州政府与港英当局的政治互动
  • 一、港英当局对广州政权的敌视
  • 二、香港海员罢工的影响
  • 三、粤港尝试改善关系
  • 第二节 香港与关余事件
  • 一、关余事件的由来
  • 二、香港与关余事件
  • 第三节 香港与商团事件
  • 一、英国与商团事件
  • 二、香港与商团事件
  • 第四节 省港大罢工
  • 一、省港大罢工的爆发
  • 二、罢工进程与港英当局的应对
  • 三、粤港关于解决罢工的交涉与省港大罢工的结束
  • 第三章 抗战时期的香港与内地
  • 第一节 抗战物资的转运通道
  • 一、香港通道的地位
  • 二、抗战初期英方在香港通道问题上的态度及变化
  • 三、香港通道的历史贡献
  • 第二节 香港与内地的抗日运动
  • 一、中共在香港的活动
  • 二、国民党在香港的组织与活动
  • 三、宋庆龄和保卫中国同盟在香港的活动
  • 四、香港民众对祖国抗战的支援
  • 第三节 港九独立大队的活动
  • 一、秘密营救滞港文化人
  • 二、港九独立大队的武装斗争
  • 三、营救国际友人及与英军服务团的合作
  • 第四章 香港主权问题之交涉
  • 第一节 1942—1943年中英关于香港主权问题的交涉
  • 一、中英交涉的历史背景
  • 二、1942年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
  • 第二节 1945年英国重占香港与中英受降之争
  • 一、“二战”结束前国民政府对收复香港的态度
  • 二、英国政府对重占香港的态度
  • 三、英国对重占香港的筹划
  • 四、英国重占香港
  • 五、中英受降权之争
  • 第三节 九龙城问题与相关交涉
  • 一、九龙城问题的由来
  • 二、20世纪30年代中英在九龙城问题上的交涉
  • 三、1947—1948年中英在九龙城问题上的交涉
  • 第五章 战后的香港与内地
  • 第一节 中共在香港
  • 一、中共在香港的组织
  • 二、中共在香港的活动
  • 三、香港政府与中共
  • 第二节 民主党派在香港
  • 一、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成立
  • 二、民盟在香港
  • 三、其他民主党派在香港
  • 四、新政协运动在香港
  • 第三节 国民党在香港
  • 一、组织工作
  • 二、宣传工作
  • 三、文化教育工作
  • 四、社团工作和工人运动
  • 五、情报工作
  • 六、香港政府与国民党
  • 七、驻港澳总支部的没落
  • 第六章 香港经济发展及与内地之联系
  • 第一节 转口贸易——香港经济的生命线
  • 一、从开埠到19世纪末香港的对外贸易
  • 二、转口贸易的兴盛期(1900—1941)
  • 三、战前香港对外贸易的市场变化
  • 四、战前主要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
  • 第二节 香港的航运
  • 一、20世纪前半期香港航运发展的历程
  • 二、港口基础设施的发展
  • 三、香港的自由港政策在航运业的体现
  • 四、战前香港航运市场与航线
  • 参考文献
  • 一、档案及资料汇编
  • 二、报刊
  • 三、英文著作
  • 四、中文著作
  • 索引
  • 后记
  • 中华民国专题史(第十八卷):革命、战争与澳门
  • 版权信息
  • 总序
  • 绪论
  • 第一节 葡萄牙、中国的民主革命及其对澳门的影响
  • 一、葡萄牙政局的变化及其对澳门的影响
  • 二、中国政局的变化及其对澳门的影响
  • 第二节 周边战事与澳门的被动应对
  • 一、抗日战争时期之“中立”政策
  • 二、粮食危机之解决
  • 三、军事防御之加强
  • 第一章 “自治”实验及其转折:殖民管治的变迁
  • 第一节 自治规章的制定与完善
  • 一、1917年《澳门省组织章程》与1926年的调整
  • 二、1933年“新体制”与强化澳门管治
  • 三、澳葡政府的架构及其演变
  • 第二节 华人社会的管治
  • 一、澳葡政府沿用晚清形成的华人社会管治措施
  • 二、华人社会的自治:从镜湖医院到中华总商会
  • 三、澳门华人命运同祖国紧密相连
  • 第二章 国民革命与澳门
  • 第一节 孙中山及革命党人在澳门的活动
  • 一、同盟会创立和港粤澳主盟人
  • 二、同盟会香港分会与冯自由、李自重
  • 三、乐群书室:同盟会在澳门的首个革命机关
  • 第二节 从澳门到光复石岐、进军广州西关
  • 一、澳门和起义者的角色
  • 二、石岐的官军、团练和土匪
  • 三、从小榄、前山到石岐兵变
  • 四、起义后的香山县政、防卫和进军广州西关
  • 第三节 “五二九”工运与省港大罢工
  • 一、冲突的导火线
  • 二、省港罢工潮中的澳门
  • 第三章 界址争执与中葡交涉
  • 第一节 中葡新政权澳门勘界交涉
  • 一、清代谈判的接续
  • 二、葡人侵略行径
  • 三、激起民愤
  • 第二节 《中葡友好通商条约的签订》
  • 一、《中葡友好通商条约》
  • 二、中葡新约后的交涉
  • 第四章 “中立”时期的救亡赈难运动
  • 第一节 日本侵华与澳葡“中立”
  • 一、澳葡“中立”政策的确立及其执行
  • 二、澳葡政府对救亡赈难活动的态度
  • 第二节 结社蜂起与救亡运动
  • 一、结社蜂起
  • 二、救亡运动
  • 第三节 难民涌入与赈难救济
  • 一、难民涌入
  • 二、筹募活动
  • 三、难民救助
  • 第五章 国、共在澳门的活动及其影响
  • 第一节 国民党在澳门的活动与发展
  • 一、同盟分会及中华革命党在澳门的活动
  • 二、澳门国民党组织的初创
  • 三、抗战时期澳门国民党组织的发展
  • 四、澳门国民党组织的公开及其影响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在澳门的隐蔽活动
  • 一、中国共产党早期在澳门的组织及活动
  • 二、抗战时期中共在澳门的救亡工作
  • 三、国共争夺全国政权时期的澳门中共组织
  • 结语 风云变幻中尴尬图存
  • 一、政府管治:“自治”与集权
  • 二、经济民生:赈难与“繁荣”
  • 三、文化教育:发展与奠基
  • 四、对外关系:平衡与自保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部分(按笔画排序)
  • 二、著作(含译著)
  • 三、论文
  • 二、西文部分(按字母顺序)
  • 索引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5.0
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中华民国专题史》

    中华民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志士,发动辛亥革命,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前仆后继,推翻清王朝,建立起来的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孙中山高举民主共和的旗帜,坚持建设现代国家的政治理念,制定建国大纲、实业计划,以实现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为理想,奋斗终生。1925 年孙中山逝世以后,国共两党由于政治理念的不同,在革命道路和革命方法方面存在差异,二十多年间经历了合作、矛盾、分裂,又合作、又矛盾、又分裂的过程,最终通过军事斗争,国民党失去中国大陆,移往台湾。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内容丰富

      挺好的一套丛书,就是行文有些啰嗦。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南京大学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是南京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大学出版机构,自1984年成立之日起,就秉承“学术立社、品牌兴社”的出版理念, “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出版宗旨,坚持以精品出版为“魂”、学术出版为“本”的经营思路,形成了自身在高品位学术专著、高校精品教材、传统思想文化出版、国外学术名著译介等方面的出版特色,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出版高地,中华民国史出版重镇,国外学术前沿重要译介平台。迄今出版的万余种图书中,多种图书获得了包括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在内的各类图书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