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三个人物故事串起日本两百年变局,了解近代日本转向的必读之书。

内容简介

马里乌斯·詹森以杉田玄白、久米邦武、松本重治三个普通人物的故事为主线,分析德川中期、幕末明治初期及战后昭和期日本人如何重新认识世界,追溯日本人的世界观在思想和心理方面的历史根源。杉田玄白放弃中医转而翻译荷兰的解剖学著作,久米邦武随使节团游历西方但最终因著作对天皇不敬而失去教职,经历二战的松本重治致力于与世界的交往。三个普通人物的背后,是整个日本的转向,而其中的起起伏伏被詹森浓缩进这本小书之中。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英文初版序
  • 中文初版序
  • 1995年英文平装版序
  • 从《日本的世界观》看詹森史学
  • 第一讲 18世纪70年代对儒家秩序的挑战
  • 一、中国的巨影
  • 二、德川思想里的中国
  • 三、摒绝“中国”
  • 四、西方模式的出现
  • 第二讲 求知识于世界
  • 一、德川末期
  • 二、19世纪70年代的旅行者
  • 三、新日本主义
  • 第三讲 在20世纪中寻求世界地位
  • 一、两次大战之间
  • 二、战争的决定
  • 三、日本复兴
  • 四、确定名实
  • 参考文献
  • 对儒家秩序的挑战
  • 求知识于宇内
  • 在20世纪中寻求世界地位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3.8
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西方学者眼中的近现代日本,有意思的小册子~

    看完了~1972 年田中角荣访华,推动中日两国恢复邦交正常化,背后导火索是基辛格、尼克松访华并建交,日本人感到了背叛、不安全感。看起来可可爱爱客客气气,实际上骨子里好战、慕强、下克上、绿茶…… 为什么这些会刻进日本民族 DNA?这本写于 1976 年的小册子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作者从 18 世纪 70 年代到 20 世纪 70 年代,选择德川幕府中期、明治维新初期、日本战败后昭和时期三个时间点,去分析日本的意识形态是怎么形成的,以及中日、美日关系。过去 200 年间,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在不断变化,从高冷到去魅,再到 great again,可远比咱们眼中的他们复杂,面对咱们改开 40 年来的高速发展,可以想见他们心情是有多复杂。在作者眼中,上世纪 70~80 年代的日本,对全球来说,是比英国重要的经济体。在大航海时代之前,日本的一侧是茫茫无际的大海,就像世界的尽头,特别缺乏安全感,必须依附一个老大,而当时中国是唯一的选择。但除了元朝海军的征讨外,中国这个文化母体,从来没有正眼瞧过。在知道有西方文明后,大批日本人公费出国考察,给各西方列强排了个序,然后决定换一个舔…… 啊,不,换一个老大。长久以来,日本按中国文化理想的标准衡量自身而感到自卑,之后从对西方文明着眼到明治维新而找回自信。一战经济红利期结束后,日本自认为是东方话事人不二之选,东西方文明的碰撞无可避免,因此与西方冉冉升起的新话事人 —— 美国之间必有一战,需要积极做好准备,基于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原则,日本将视线投向了德国…… 后面的事情就是大家都清楚的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步入“转折点”的选择

      这本书,三个人物故事勾勒近代日本大转向。三个故事一个比一个精彩。起起伏伏都浓缩在这本小书中。看书看的是什么?看的是 “答案” 还是问题?看的是 “必然” 还是 “偶然”?看的是 “不变” 还是 “变化”?看的是 “然” 还是 “所以然”?阅读此书过程,脑子里始终挥不去这几个问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跨越百年的日本学习三人组

        百年日本史,求知识与宇内的日本人,以日本医学先驱杉田玄白、岩仓使团的书记官久米邦武以及松本重治人生轨迹为切入点,呈现日本学习西方乃至欧美各国先进技术 & 思想 & 理念 & 制度的世界观。本居宣长在《玉胜间》一书中讽刺了那些崇拜中国的日本人。其言及皇国 & 唐国事之例子,对比国人对美之了如指掌而对己之一知半解,犹如镜照也。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