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现实入手反思内在困境,细微之处探察司法方向。

内容简介

作者从司法官的内部视角深入分析了“挂名办案”“机械执法”“司法恣意”等总总司法现象,并分析背后“司法行政化”“程序正义缺位”“司法理念僵化保守”等深层次机制成因,并从近年来显现的“非羁码”提出重构强制措施体系、大幅度降低羁押率的破解思路,从类案索引的规范性文件和案例网的建设发现判例法的趋势,并提出判例法是解决成文法与社会飞速发展脱节的必由之路,从上诉不加刑原因的理解分歧入手提出法治所要坚持的程序正义刚性原则,从完善司法官保障机制,以信息化建设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从更加人性化角度转变现有的司法观念。

实际上是从微观的司法现象,具体的司法机理,来寻找司法的规律,根据司法规律来确定司法的方向,而很多方向实际上在司法现实中已经有了迹象,有了一些量变的苗头,这些其实就是司法的趋势,就是从现实中发现未来。本书就是透过司法现实的迷雾去展望司法的未来。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序言
  • 第一章 现实
  • 关于“挂名办案”
  • 程序即惩罚
  • 司法恣意
  • 司法与表态
  • 司法管理中的行政杠杆
  • 如何发挥视频证据的还原力
  • 审查报告模板的演化
  • 审查报告的简化逻辑
  • 第二章 反思
  • 为什么会有“挂名办案”
  • 检察官助理在法庭上到底能不能说话
  • 刑拘直诉潜在的司法危害
  • 如何避免内部的机械执法
  • 打招呼好使的根本原因在于内请制度
  • 抗诉有理却不改判,那审判监督还有没有意义
  • 为什么说控审分离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 职业选择的理性与非理性
  • 第三章 趋势
  • 重构刑事强制措施体系的数字化契机
  • 新型强制措施的基本问题
  • 羁押率与司法文明
  • 司法领域的判例法倾向
  • 从案例网到判例法
  • 从上诉不加刑原则看法治的发展趋势
  • 庭审越来越实质化,还是越来越不实质化
  • 司法观的意义
  • 第四章 期待
  • 司法官人身保护机制亟待完善
  • 司法App Store
  • 城市犯罪地理信息标示图系统的构建
  • 对“非羁码”的法治期待
  • 互联网反垄断需要检察力量
  • 关于检察发展战略的六点思考
  • 司法的终局思维
  • 第五章 启示
  • 人机如何共存
  • 《风平浪静》中的追诉时效问题
  • 时间管理
  • 管理欲望
  • 如何将愿望转化为行动
  • 我们能从古腾堡身上学到什么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