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品,影响一代欧洲年轻人的生活启示录。

内容简介

本书是法国作者加缪的哲学论著,是其“荒诞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在加缪的全部文学作品和哲学随笔当中,“荒诞”是他强调的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加缪认为,荒诞诞生于“人类的呼唤与世界非理性的沉默之间的对峙”。

在这本书中,他分析和探问了许多哲学家的思想,比如雅斯贝尔斯、克尔凯郭尔、胡塞尔、海德格尔、舍斯托夫,也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的文学巨著加以评述,目的都是为了阐发他的“荒诞”概念,并进而指出:“活着,就是经历荒诞。而经历荒诞,首先就是直视它。”他指引我们像西西弗一样认识自己的命运,反抗自己的命运,义无反顾地生活。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读
  • 荒诞的推理
  • 荒诞与自杀
  • 荒诞之墙
  • 哲学意义的自杀
  • 荒诞的自由
  • 荒诞之人
  • 唐璜风格
  • 戏剧
  • 征服
  • 荒诞的创造
  • 哲学与小说
  • 基里洛夫
  • 没有明天的创造
  • 西西弗神话
  • 补篇
  • 弗兰兹·卡夫卡作品中的希望与荒诞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7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永久无望又无用的人生状况

    每日一书:《西西弗神话》。西西弗是希腊神话人物,因惹怒诸神而被惩罚无休无止地推巨石上山巅后,又眼睁睁看其滚落。这种永无止境的苦役正是人类生存荒诞性的象征,同时也是人类不绝望,在荒诞中奋起反抗,与荒诞命运抗争到底的象征。本书书名 “西西弗神话” 已成为法文谚语,借喻 “永久无望又无用的人生状况”。如果真的像尼采所要求的那样,一个哲学家必须以身作则才受人尊敬,那就懂得这个答案的重要性,因为接下来就会有无可挽回的行为了。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心灵是很容易感知的,但必须深化才能使人在思想上看得更清。所谓希望,就是对下辈子生活的希望,应当 “对得起” 才行,抑或是自欺欺人:不是为生活本身而生活,而是为某个伟大的理念而生活,让理念超越生活,使生活变得崇高,给生活注入意义,任理念背叛生活。所谓荒诞,是指非理性和非弄清楚不可的愿望之间的冲突,弄个水落石出的呼唤响彻人心的最深处。荒诞取决于人,也不多不少地取决于世界。荒诞是目前人与世界惟一的联系,把两者拴在一起,正如惟有仇恨才能把世人锁住。尼采写道:“显而易见,天上和地上的主要事情就是长期朝一个方向顺从:久而久之便产生某些东西,值得为之活在世上,诸如德行,艺术,音乐,舞蹈,理性,精神,某种使旧貌换新颜的东西,某种精美的、疯魔的或神奇的东西。” 只要一点儿想像力,就足以觉出演员的命运意味着什么。正是在时间中他塑造和列举一个个人物,也还是在时间中他学习驾驭他的人物。他越体验不同的人物,就越与他的人物分离。时间一到就必须死在台上,死在上流社会。他体验的东西历历在目。他看得明明白白。他感受到了一生冒险所产生的令人心碎和不可替代的东西。他心知肚明,现在可以死了。老演员们是有退休所的。剩下的就是命运了,其惟一的出路是必死无疑。除了死亡这惟一的命定性,一切快乐也罢,幸福也罢,一切皆自由。世界依旧,人是惟一的主人。约束他的,是对彼岸的幻想。诸神判罚西西弗,令他把一块岩石不断推上山顶,而石头因自身重量一次又一次滚落。诸神的想法多少有些道理,因为没有比无用又无望的劳动更为可怕的惩罚了。《浮士德》和《堂吉诃德》之所以是艺术的杰出创作,是因为纯洁的心灵用人间的双手向我们指明无限的伟大。

      5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荒谬的英雄:如何与荒谬共处

      唯一合理的姿态是直面荒谬,充满激情地活下去。为什么人生是荒谬的荒谬是指一个人的愿望或者行动,与他所面对的现实,能够实现的结果之间是严重不相称的。我们常常寄希望人生是有意义的,但是到头来却发现人生是一场空。人与世界的关系是荒谬的其矛盾在于人渴望获得对世界完整的认识,渴望在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世界必将挫败人的这种渴望。对人来说总有很多无法理解、不合情理的东西。如面对地震、海啸、战争、火灾这样的天灾人祸,人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再者说个人的计划与公司、社会、国家的整体计划也总是可能发生冲突。面对荒谬,只能确定两件事:一个是我自己存在,另一个我能够触摸到的世界存在。荒谬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唯一联系为什么很多人无法体验到荒谬感呢因为人们非常容易习惯生活在对世界虚假的理解和虚假的意义中一个人典型的生活是这样的:起床、坐车上班、工作四小时、吃午饭、再工作、回家、吃晚饭、睡觉,每周如此,日复一日…… 这些人每天都遵循着一样的生活,想当然认为自己过着有意义的生活,以为周围的都是可以理解的,而这就是我们习惯的生活。一旦有一天,这个人询问自己一个简单的问题:为什么我要这样做?第一反应可能是惊讶。注意到自己周而复始的生活,其实没有什么意义;发现自己原本以为理解的东西,其实自己一点都不了解。因为往前看,除了死亡这个巨大的黑洞在前方等着我们以外,其他什么都没有了。意识到这个世界根本上的荒谬性,意识到只有死亡是确定无疑的。看似熟悉的事物一下子变得陌生,世界顿时充满了荒谬为什么不该自杀面对荒谬的四种可能选择第一是寄希望宗教信仰给人生提供意义从表面上看宗教信仰似乎是最简单的出路。因为无论今生多么荒谬,都可以用这是神的安排,超出了人的理解能力给出解释,人们可以期望来世。然而这本质上是 “哲学性的自杀”,也是一种怯懦和自我欺骗。他们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他们从世界荒谬没有意义这个前提出发,但最终却用神给这个世界赋予了完整的意义来自欺欺人。第二种是自己给自己的人生设定某种意义如有人为了父母而活着,有人为了孩子而活着,有人为了国家社会或某个历史进程而活着。人们常常给自己的生活设定的意义和目的,甚至不惜牺牲生命去实现它。但实际上这些给人生赋予意义的东西却会把我们的生命变成了实现目的的手段,而贬低了个人生命,反倒是加剧了人生的无意义这可以看作是一种变相的自杀。因为不管人怎么给自己设定意义,这种意义本质上也是虚假的。第三种是选择自杀,主动结束无意义人生选择从肉体上杀死自己,看似可以主动的对抗荒谬,仿佛能够通过自杀来战胜荒谬。但实际上自杀并不是真正的反抗,而是默许荒谬战胜了自己,其实这是对荒谬的投降。因为对人来说,荒谬的终极形态就是死亡,最终它会剥夺了所有的意义。自杀是让自己提前与荒谬相遇,也是对一切人类价值的否定,它会使人丧失所有的可能。所以自杀是比带着自我欺骗回避问题的更大的怯懦。前三种策略,表面上是在对抗荒谬,其实都是对荒谬的臣服,可以说是某种形式的自杀。第四种就是像西西弗那样正视荒谬,保持抗争的姿态活下去。最后一种策略,才是真正的抗争,也是西西弗在持续推石头上山的过程中一直在做的事情。西西弗为什么是幸福的对于他来说,西西弗没有办法改变自己每天推石头上山的状况,也就是说没有办法改变荒谬的生活。那他还能做些什么呢?他唯一能做的是改变自己看待这件事的方式诸神以为推石头上山这种重复的劳作是对西西弗最严厉的惩罚。假想他因此垂头丧气,怀着痛苦做这件事,那就是诸神和荒谬的胜利一旦反过来,如果把推石头上山的工作当作自己的生活本身,而非诸神给他的惩罚,那么他就胜利了。因为西西弗用自己的行动 态度表明了,诸神给他的惩罚,实际上没有实现任何的价值。这是对诸神和命运的蔑视,而蔑视足以对抗一切命运。而爬上山顶斗争本身就使一个人内心感到充实。我们应该认为,西西弗是幸福的每一个人面对荒谬的方法道路:首先应该诚实地面对这种荒谬感,带着微笑继续生活,认清理性的限度,不祈求神灵,更不应该选择自杀,也不给自己人生强行设定意义,而是坦然地承认这一切为了生活本身继续活下去,专注于当下,尽其可能的发现当下的美好。虽然人生整体上可能缺少意义,但是在人生道路上对生活报之以微笑,因为还有阳光、绿树、音乐、朋友、工作与你我相伴随行,在荒谬的人生中坚持活下去,努力体会美好的东西。因为我们不确定明天和死亡哪个先来。真正的自由是专注于自己与当下的生活,充满激情地活下去,这本身就展现了人的尊严,与冷漠的世界达成了和解,感到自己过去和现在的幸福的。试想那些因为感到生活没有意义而产生自杀念头的人,如果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很可能会放弃自杀的念头。

        1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荒谬哲学

        西西弗神话的开头的开头特别令人印象深刻: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这和苏格拉底的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是一个道理,直指哲学的最根本问题,人生存的意义是什么。当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舞台上的幕布开始坍塌,工业化和城市化使人异化,隐藏在这份厌倦之后的惊讶开始萌芽,一切开始了。然而人对意义的呼唤无法得到回应,当人的诉求和现实的冷漠产生对比之时,就产生了荒谬,其本质是一种分离。但是即便如此,加缪的回答是:以前,是要知道生命是否有意义,值得我们活,而此时,恰恰相反,正是因为生命很可能没有意义,它才值得更好地活。荒谬无处不在,而从荒谬之中,引出的是加缪的我的自由、我的反抗、我的激情。加缪的态度是更加积极地生活,用反抗来藐视荒谬,在行动中找寻意义。在加缪这里,行动本身就是自由、反抗、激情,这就是意义的本身。西西弗看着巨石滑落山底的时候,他是清醒的。当他走下山的那一刻,他超越与自己的命运之上,他比他的巨石更加坚强,清醒造就了痛苦,也完成了胜利,并蔑视了命运,成为了岁月的主人。所以应当认为,西西弗是幸福的。加缪和萨特不同,加缪反对走向极端的否定,因为极端的否定中也隐藏着人性的恶,这并不会比荒谬生活的处境更加好一点。加缪的反抗和斗争是更加具有人性和勇气的。今天,人类仍然面临着命运的考验,挣扎、胆怯、痛苦、每个个体仍旧努力得活着,我们值得记住加缪,他告诉我们,这一份坚持的可贵让人可以反转荒谬,掌握内心的自由。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23条书评

        出版方

        上海浦睿文化

        浦睿文化成立于2011年,中南传媒旗下的创新内容出版公司。致力于创新形式的出版和内容产品策划,目标是成为一个“小而美”的个性出版传媒品牌。 浦睿文化寻求独具个性的作者和内容,重视细节与风格呈现。浦睿坚持“一人一品牌”的理念,和优秀作者与艺术家合作,每年策划出版的内容产品少而精,提供具有更好阅读和审美体验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