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聆听被忽视的声音,全面思考巴以困局路在何方。

内容简介

人类最可怕的悲剧之一,就是过度沉迷于自己的悲剧而忘记对其他人的好奇,忘记去了解其他人经历过的悲剧;尤其是面对仇敌的时候,我们有没有能力去理解他们的生活呢?本书的作者萨里·努赛贝正是一个保有这种好奇心的人。

萨里·努赛贝出身于历史悠久的阿拉伯家族,他记忆中的巴勒斯坦曾是多种文化共存的祥和之地,然而随着两次世界大战的余波与数次中东战争,这一地区成为暴力与割裂的代名词。巴以冲突是如何源起与演变的?为何国际社会多次斡旋都无果而终?巴勒斯坦的年轻人如何看待国家的未来?

作为历史的亲历者,萨里讲述自己与家族的爱憎沉浮,以及巴勒斯坦人的艰难求存;他的人生也是巴勒斯坦历史的缩影。从一心治学到游走于巴以政权之间促成和谈,他的经历颇为戏剧性,曾被巴勒斯坦人斥为“叛徒”,又被以色列当局抓入监狱。

中东冲突很难找到“中间立场”,萨里可谓在夹缝中生存,但他始终坚持和平与共情。在犹太人的苦难已经广为人知的今天,探索巴勒斯坦人的视角或许可以令我们对中东问题,甚至是更为宏大复杂的问题,形成更完整全面的认知。

目录

  • 版权信息
  • 理想国译丛序
  • 导读 曾经有一个国家
  • 序言 一个童话
  • 第一章 钥匙
  • 第二章 泛阿拉伯国家
  • 第三章 两面三刀的承诺
  • 第四章 希律门委员会
  • 第五章 胡椒树
  • 第六章 葡萄藤
  • 第七章 粉碎旧思想
  • 第八章 向日葵
  • 第九章 蒙蒂塞洛
  • 第十章 柠檬树咖啡馆
  • 第十一章 沙龙
  • 第十二章 854号军令
  • 第十三章 化装舞会
  • 第十四章 苦路杀人事件
  • 第十五章 费萨尔·侯赛尼
  • 十六吞并我们吧!
  • 第十七章 棍棒和石头
  • 第十八章 驱魔
  • 第十九章 一份独立宣言
  • 第二十章 审讯
  • 第二十一章 拉姆勒监狱
  • 第二十二章 马德里
  • 第二十三章 影子政府
  • 第二十四章 奥斯陆
  • 第二十五章 消失
  • 第二十六章 豪猪与公鸡
  • 第二十七章 圣中之圣
  • 第二十八章 群魔
  • 第二十九章 盟友
  • 第三十章 将军
  • 第三十一章 铁拳
  • 第三十二章 “老虎”
  • 第三十三章 完美犯罪
  • 尾声 夜行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作为一个不了解巴以的文化和冲突的普通人,在抖音的宣传下多少还是对巴勒斯坦普通人感觉到无助,那么高的围墙,出入都需要几个小时的安检,我们以前的普通人也遭受过那样的灾难,作为普通人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度。书中特意提到另一个作者。跟本作者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年龄相差不大。相同的是他们都出了同一类型的书,讲述的时代都是差不多的时代。关键是同样的时代的两个人,小时候长大的地方相距只有几条街。写出了差不多的内容,都是在自己本民族也是比较有威望的人。同样是被本民族有些人不喜欢的人,但是他们认识和感知的世界却是完全不同的。作为一个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普通人,看到书中有句话特别有感触 “人类历史上越是有血缘关系的人,彼此屠戮起来才越是残暴”,是呀,明明那么多文化相通的两个民族。却彼此容不下彼此。但愿这场战争早点结束吧!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