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两宋画院教育研究的佳作,全面解析与政治、文化背景关系。

内容简介

本书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书稿。北宋雍熙元年,太宗把翰林图画局升格为“翰林图画院”,后人简称“图画院”或者“画院”。北宋末年徽宗时期,画院教育达到巅峰。南宋时期延续了北宋画院的用人体制,画院画家成为当时画坛的绝对主力,并且影响了中国绘画的历史走向。学者们对两宋画院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画院的建制、渊源、创作等方面,而对于两宋图画院的教育研究比较薄弱;对于两宋画院教育与政治、文化审美、历史背景之间的关系更是无人问津。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对两宋画院教育进行全方位考察。该书内容丰富翔实,文笔生动流畅,是研究两宋画院不可多得的佳作。

目录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一 两宋画院教育的研究状况
  • 二 本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 三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二章 画院教育流变考述
  • 第一节 唐朝之前的画家教育
  • 第二节 唐朝绘画机构中的教育
  • 一 唐朝绘画机构考
  • 二 唐朝绘画机构中的教育
  • 三 小结
  • 第三节 五代画院教育考
  • 一 五代画院制度考
  • 二 五代画院教育考
  • 三 小结
  • 第三章 北宋画院教育
  • 第一节 北宋画院的建立与发展
  • 一 北宋画院建立和发展的原因
  • 二 “翰林图画院”建立时间及其与“图画局”“图画院”之辨
  • 三 北宋画院画家的来源与教育需求
  • 四 北宋画院教育的出现与发展
  • 五 小结
  • 第二节 北宋画院教育
  • 一 北宋画院的教育目的
  • 二 北宋画院的教育理念和评判标准
  • 三 以合作方式为依托的北宋画院教学组织形式
  • 四 北宋画院的教材
  • 五 北宋画院的教育内容
  • 六 北宋画院的教育方式
  • 七 北宋画院的教育效果
  • 八 小结
  • 第三节 画学
  • 一 画学存在的时间
  • 二 画学创办的目的
  • 三 画学的招生、内容、管理以及人才出路
  • 四 画学培养的画家
  • 五 张择端与《清明上河图》
  • 六 画学的教育成果
  • 七 画学并入翰林图画院的意义辨析
  • 八 小结
  • 第四章 南宋画院教育
  • 第一节 南宋画院的建立
  • 一 南宋画院建立
  • 二 南宋时期画院机构组织的松散性
  • 三 南宋画院画家的构成
  • 四 小结
  • 第二节 南宋画院教育
  • 一 南宋绘画教育目的
  • 二 南宋画院的教育理念
  • 三 南宋画院教学组织形式
  • 四 教学内容的变化
  • 五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 六 南宋画院的教育效果
  • 七 小结
  • 第五章 两宋画院教育文化
  • 第一节 绘画的收藏和整理
  • 第二节 画院的学习环境
  • 一 画院激励制度下形成的画院学习环境
  • 二 追逐权威人物的学习环境
  • 三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