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40年深入中国农村 法国汉学家的中国传统地方社会文化调查成果

内容简介

法国汉学家劳格文教授连续四十年调查研究我国农村社会,以地处福建、江西和广东的客家聚居区为个案,与中国地方合作者共同努力,开展中国传统地方社会文化调查。这场调查经历中国改革开放、农村城镇化、中国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的巨大变迁与全球化的外来冲击,劳格文教授等抢救了客家地方文化资料,取得了一套中外对话的重要成果。四十年,一万四千六百天,劳格文常年深入我国闽、粤、赣农村,从理论上坚持非西方中心的中国文化研究模式,从实践上坚持不脱离本地民众和本土学者团队的学术研究,虽然困难重重,但他从未半途而废。他把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传递给世界上不同语言、不同肤色和不同文化的人们。本书细致梳理了劳格文和他所带领的团队的研究成果,精编为四册,分别为:《中国客家地方社会研究(一)?闽西客家社会——长汀》,《中国客家地方社会研究(二)?闽西客家社会——宁化》,《中国客家地方社会研究(三)?江西客家与非客的社会》,《中国客家地方社会研究(四)?粤东粤北社会》。

目录

  • 版权信息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跨文化学理论与方法论”
  • 本书获法国远东学院授权许可出版
  • “跨文化研究”丛书编辑委员会
  • 总序
  • 前言
  • 宁都
  • 宁都的宗族、经济与庙会
  • 一、宗族
  • 二、经济
  • 三、神明与庙会
  • 四、结语
  • 蔡江乡的寺庙与庙会
  • 一、别开生面的华祝寺庙会与醮会
  • 二、引人入胜的八角庙游神
  • 三、香火长年不断的真君庙
  • 四、海拔最高、香火最盛的宝刹———宝华寺
  • 五、谢坊太子庙里会接生的男菩萨
  • 六、汉源陈公庙的庙会与传说
  • 附录
  • 宁都城厢的寺庙与庙会
  • 一、崇福寺的兴衰
  • 二、县城四镇的神庙
  • 三、七仙庙与七仙传说
  • 四、县城的文昌祠(含文昌、武曲、长生三宫)
  • 五、无固定庙宇的庙会———斗会
  • 六、关于城厢其他祠庙的点滴回忆
  • 田头乡的庙会与墟场经济
  • 一、田头乡的庙会
  • 二、田头乡的墟场经济
  • 三、田头乡的文乡诗国
  • 附录
  • 长胜窑下传统的制陶业
  • 一、张罗明的传说与窑下陶业
  • 二、陶器生产
  • 三、陶器销售
  • 四、陶业传承
  • 五、制陶业与民俗文化
  • 吉安
  • 吉安的宗族、经济与民俗
  • 一、庐陵宗族
  • 二、经济
  • 三、民俗
  • 四、结语
  • 渼陂的梁氏宗族与村落文化
  • 一、渼陂梁氏家族
  • 二、渼陂村的古代建筑
  • 三、渼陂村的传统经济
  • 四、渼陂村的神明信仰
  • 附录
  • 万安良口墟的商贸经济与民俗文化
  • 一、良口基本情况介绍
  • 二、良口墟的墟市经济
  • 三、良口墟的商界名人
  • 四、良口墟的船舶运输业
  • 五、良口墟的民俗文化
  • 附录
  • 铜鼓
  • 铜鼓县的地方文化
  • 一、地方文化的多样性
  • 二、铜鼓县治所在地永宁镇
  • 三、铜鼓西部
  • 四、铜鼓东部
  • 五、宗族文化
  • 六、结语
  • 排埠镇的宗族、墟市与民间信仰
  • 一、概况
  • 二、宗族
  • 三、墟市
  • 四、民间信仰
  • 永宁镇的妇女传统习俗
  • 一、生命礼仪习俗
  • 二、生产、生活习俗
  • 三、社交习俗
  • 四、信仰习俗
  • 附录一 “中国客家地方社会研究”作者简介
  • 附录二 “客家传统社会丛书”总书目[1]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