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文字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67千字
字数
2017-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语文的定义不仅是界定,而是文化理解的过程,本书从多个角度阐释了作者的语文观和教育观。
内容简介
定义语文不是界定语文,而是一个文化理解过程。本书从专业的眼光、语文的世界眼光、语文教育家和知识分子、种诗的人等角度全面阐释了作者的语文观、语文教育观。语文是专业的,同时又不能脱离世界,需要具有世界的眼光,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是教育家和知识分子,是诗人,能够用汉字、用母语向世界讲述中国的故事,把语文教育置于世界中,置于人类发展的历程中。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在更大的坐标上讲述自己的故事
- 写在前面 语文的定义与意蕴:语文的断想
- 核心观点 母语教育与民族文化认同
- 第一辑 用专业的眼光看语文
- 用专业的眼光看语文
- 文化隐喻:语文教育的重构
- 小学语文应该是“大语文”——对“小语姓小”的质疑与厘清
- 不要淡忘了课改的使命——语文教学改革主导思想的追问
- 语文特质·语文素养·语文实践——课标核心概念及其内涵解读
- 语文教学再“语文”一些——语文教学改革的突破与平衡
- 语文教学应当有更高的追求——语文本色的坚持与追问
- 精彩观念:语言文字里长出灵魂
- 华文教育的文化责任与改革走向
- 在比较中发现和借鉴——东南亚小学华文阅读教学研讨会的一个视角
- 第二辑 语文的世界眼光
- 开启语文“世界的眼光”
- 莫言获奖:语文教学的好建议
- 放大眼孔读书,站稳脚跟做人
- 让汉字教育成为盛大的文化节日
- 我对“文本细读”的几点想法
- 想象:从合理到合情
- 从作文的不同命运看作文的评判尺度
- 《爱的教育》与作文教学
- 接地气——以三年级学生作文起步为例
- “双语教学”的本义及其他
- 一次有意义的试验与探寻——张康桥《望月》教学的启示
- 《走近李白》教学中的创造性
- 情智田野里绽放的一朵奇葩——评述孙双金《儿童诗》教学
- 第三辑 语文教育家和知识分子
- 洪宗礼:站在学术的高地上
- 王栋生:真正的知识分子和语文教育家
- 黄厚江:本色的“语文品质”
- 唐江澎:“体悟教学”的意义
- 曹勇军:用隐喻探索语文教育的哲学
- 蔡明:语文教育“心的指南针”
- 严华银:语文身份的坚守与明亮
- 第四辑 种诗的人
- 宽广的自由
- 语文要“轻轻的来,轻轻的走”
- 站在哪里看风景
- 永远站在春天里——语文教学应当有更深刻的变革
- “吻醒”?“唤醒”?——观《白雪公主》演出时引发的思考
- 文化:在丰富和深刻的阅读中
- 把学校建在图书馆里
- 期待“小花”的开放
- 用猜想定义阅读
- 洪氏语文的魂与支柱
- 12岁以前的语文:孩子们幸福的礼物
- 语文教学的“好声音”
- 开放式阅读教学的规范与创新
- 语言:意义、风格与儿童
- 附录
- 成尚荣从书里获得一双翅膀
- 真正的大师
- 致谢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全国最早的两家大学出版社之一,国内一流的专业教育出版机构。出版物涉及教育、教材、文学、社科、少儿、古籍等多个领域。2009年被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