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吴晓波企业传记重磅新作,全景式梳理茅台特色管理经验。

内容简介

在茅台酒的配料表上,只写着三种成分:高粱、小麦、水。茅台人是如何用这三种当地最简单常见的物质,酿造出了世界上最复杂、醇厚的白酒?

作为一家国企,茅台酒又是如何带动茅台镇一带的经济发展?甚至连中国的白酒产业也因其改变了走向,进而改变了当代中国的消费审美趣味,乃至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

这是一个悠长的故事,充满了神秘感和偶然性,它既是商业的,更是文化的,是历史的,又极具当代性与代表性。

全书盘点了茅台发展至今的重大事件,梳理企业成长的历程。基于实地调研与核心人物采访,结合财经作家吴晓波个人视角的细致观察和独到思考,从文化积淀到品牌建设,全景式呈现茅台变革历程,并以茅台为轴,回望中国商业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探寻中国白酒龙头企业驰名全球的秘密,解读中国本土品牌发展创新的成长逻辑。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茅台六法:向茅台酒学什么?
  • 酿酒术语
  • 上部 烧房时代 1704—1950
  • 01 茅台镇的夜
  • 凌晨三点的茅台镇
  • 全中国最神秘的“酒谷”
  • 濮僚、夜郎国与阿永蛮
  • 马桑湾、茅台与赤水河
  • 仁岸与盐商
  • 枸酱与茅台的酒
  • 02 白酒的起源
  • 酒与酒神精神
  • 酒曲:第五大发明
  • “百礼之会,非酒不行”
  • 黄酒与白酒:名士与光棍
  • 杏花村里说酒史
  • 茅台酒的三种起源说
  • 茅台酒技艺:因地制宜,遵时顺势
  • 叠加型创新的产物
  • 03 华家与王家
  • 1862年:成义烧房
  • 第一代“茅粉”:周省长
  • 1879年:荣和烧房
  • 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奖
  • 烧房打官司,省长和稀泥
  • 04 “毛泽东由此渡河”
  • 1935年:三渡赤水在茅台
  • 酒入钢铁肠,百转酿豪气
  • 周恩来为什么偏爱茅台酒
  • “是假是真我不管,天寒且饮两三杯”
  • 05 赖茅十三年
  • 遍地都是“茅台酒”
  • 赖茅的诞生
  • 赖永初:一个懂兑尝的商人
  • 在机场和电影院推广茅台酒
  • “历史的时间”在别处
  • 中部 酒厂时代 1951—1978
  • 06 三房合并
  • 革命袭来时的不同命运
  • “开国国宴”用的谁家酒
  • 建厂日
  • 第一任厂长:“张排长”
  • 07 “最特殊”的茅台酒
  • 茅台成了“国家名酒”
  • “部里最关心两个酒”
  • 1吨酒换40吨钢材
  • 酒瓶创新与飞天商标
  • “MOUTAI”与中国外交
  • 极为严苛的品控体系
  • 08 在传统中“挣扎”
  • 1954年:师徒制的恢复
  • “张排长”为什么被撤职
  • 不在主流的趋势中
  • 传统的“然”与“所以然”
  • 1957年:第一套“茅台酒的生产概述”
  • 09 “搞它一万吨”茅台酒
  • 杜甫草堂的对话
  • “全省保茅台”
  • “800吨土酒事件”
  • 10 “茅台试点”
  • 1963年:第二届全国评酒会
  • 周恒刚的“倒插笔”法
  • 什么是“天人合一”
  • 三种典型体的发现
  • “汾酒试点”同步突破
  • 难忘的试点岁月
  • 11 “我们是如何勾酒的”
  • 季克良来了
  • 他看见了烧房里的微光
  • 1965年:一鸣惊人的勾酒论文
  • 背了三年酒曲的大学生
  • 12 艰难的秩序恢复
  • 1972年:尼克松访华
  • 两个割裂的存在
  • 宽厚的邹开良
  • 从“九条经验”到工人大学
  • 1978年:扭亏为盈
  • 下部 激荡时代 1979年至今
  • 13 一香定天下
  • 1979年:香型的诞生
  • 具有标志意义的“十条措施”
  • 酒师制的恢复与TQC小组
  • 14 双重焦虑
  • 规模:增长之王
  • 两次失败的易地试验
  • 1984年:800吨扩建
  • 1986年:去人民大会堂开获奖纪念会
  • 被养在“温室”的痛苦
  • 15 到哪里去卖茅台酒
  • “要买真茅台,请到此地来”
  • 飞天商标的隐患
  • 而今迈步从头越
  • 16 乱世定力
  • 五粮液对汾酒的战胜
  • 酒鬼与秦池的逆袭
  • 彷徨中的多元化尝试
  • 定力之一:坚守固态法酿酒
  • 定力之二:坚持质量第一原则
  • 定力之三:坚定超级单品战略
  • 陈年酒、定制酒与生肖酒
  • 17 “恩人”
  • 1998年:销售公司的创建
  • 喝了“壮行酒”去卖酒
  • 谁是第一批经销商
  • 风雨同舟
  • 18 原产地效应
  • 上市与破万吨
  • 乱象:家家都酿茅台酒
  • 全球酿酒企业最多的小镇
  • “离开茅台镇就生产不出茅台酒”
  • 良性的酱酒生态秩序
  • 容易被“误读”的茅台
  • 且留一分交付天
  • 19 用户心智体系
  • “茅粉”如何抵制假茅台
  • 功能认知:“不上头”和“不伤肝”
  • 社会认知:最好的蒸馏酒
  • 情感认知:在最重要的时刻想起它
  • 增值认知:越陈越香,越陈越贵
  • 20 时间与资本
  • 茅指数:题材、现象或信仰
  • 2012年:双杀式危机
  • 最看好茅台酒的人是谁
  • “保芳书记”与“三个一”
  • 长期主义的价值点
  • 21 茅台的年轻与科学精神
  • i茅台:抢占年轻人的心智
  • “尊天时,敬未来”
  • 行走在可口可乐与苹果之间
  • “一万个味蕾猛地都苏醒了”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119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茅台传

    “前世是高粱、小麦和水的物质融为了一体,变成了子弹、刀片、攻击欲旺盛的战士。” 本书开篇直给茅台六法,而后从烧房时代、酒厂时代、激荡时代或急或徐地记录茅台的前世今生,无以保留精神内核,无以窥探精深秘密。私以为茅台是从千恩万宠和千难万险中走出来的贵州奇迹,具备传统与未来的时间心法。有个小纠结:制酒选图过于传统,缺乏适宜的现代化气息,有种万亿公司千百作坊的感觉,能否在〖激荡时代〗呈现最新酿酒工序?最后,“一个细节就通往一种真实性,而下一个细节又隐含着另外一种可能。” 期待吴老师早日填上《大败局 3》的坑!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茅台很中国

      一杯茅台酒及它所代表的力量,不是指向永恒,而是我们的有限生命及那些平凡乃至无意义生活的倒影式呈现。人们渴望逃离平庸而清淡的生活,烈酒正好成了助人挣脱的工具。它是理性通往感性的一个通道,让一个人在最短的时间里,冲抵理智的边疆,在控制与失控之间摇摆。这种体验令人难以言表,人的舌头上有一万个味蕾,舌尖主甜,舌根主苦,舌两侧主酸。喝第一口茅台酒要慢,但要满一点,让它铺满舌头的整个表面,这时候你会感觉到,一万个味蕾猛地都苏醒了。

        3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茅台厂史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也不能免俗,给酒厂写史,本书写的一般,上半部是茅台酒的起源和建国后到 87 年白酒市场放开,茅台酒厂完全是国家统购统销的生产车间,作者写的涂脂抹粉,尤其是对茅台的所谓科技部分,不能因为赚钱就无限吹捧,烟酒的成瘾性才是赚钱原因。可以读的是下半部主要从 87 年市场,算是梳理了白酒品牌发展史,开始时酒鬼酒,秦池,五粮液代表了市场化,而茅台酒的复兴(包括收购的习酒集团),代表了地方政府参与的特色经济模式,茅台集团基本上就是贵州省的府库,近年的虽然售价和股价都屡创新高,但不要忘记当年褚时健的云南红塔集团的教训,茅台集团的 2 任老板都出事了,随着贵州省政府债务的问题,茅台集团会成为众矢之的。茅台酒的从低谷到现在的辉煌,典型的国货复兴过程,底层逻辑是国家崛起,茅台酒的严重销售危机 89,98,08 和 2012 年都反映了当年的经济生态状态,比如 2012 年因为 “八项规定” 导致 2013 年股价大跌,当时 “唱多派” 董宝珍的茅台股票跌 70%,输了赌注被迫裸奔,但后来 10 几倍的利润赚回。疫情三年茅台股票也跌了不少,巴菲特的价值投资不是看企业本身,而是首先看好的是国际统治地位,属于赌国运。他长的持可口可乐代表了美国,茅台也一样,属于中国符号,现在酒的零售价坚挺代表国内消费者的认可,股价代表有钱人的态度。茅台的历史价格走势:1986 年,53° 飞天茅台酒,零售价:8 元 / 瓶。直到 87 年价格放开,之前的属于特供。1987-1999 年,这零售价最高 200 元 / 瓶。2010 年出厂价为 563 元 / 瓶;零售价千元。2012 年出厂价为 819 元 / 瓶;零售价 2.3K 元。2013 年,零售价格回落至 1519 元左右。2019 年,指导价为 1499 元 / 瓶,零售价格 2.6K。2024 年,看超市 3.2K

          3
          6
        • 查看全部300条书评

        出版方

        蓝狮子

        蓝狮子财经出版中心成立于2002年10月,是目前国内最专业、出版规模最大的民营财经图书策划出版机构。蓝狮子专注于公司案例图书和企业家传记的出版业务,整理并传播中国本土公司管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