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介绍电视台网络化全面发展的操作和优势,提供基础和应用两部分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基础部分与应用部分。基础部分先简要介绍了计算机网络技术,接着阐述了硬盘存储技术、网络附属存储(NAS)以及相应的文件系统、光纤通道与存储区域网(SAN)、iSCSI协议和IP存储区域网;应用部分在介绍了网络制播系统架构的基础上,将目前电视台内网络分为节目制作网、节目播出网和共享服务系统三类,其中节目制作网络一章(第8章)还包括新闻制播网,将节目收录网和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纳入共享服务系统。由于篇幅有限,本书没有更多地涉及与网络制播技术相关的计算机技术、数据库以及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等内容,读者可参考其他相关书籍。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1章绪论
  • 1.1 基本概念
  • 1.2 发展概况
  • 1.3 电视台网的特点
  • 第2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 2.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 2.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 2.1.2 计算机网络的类型
  • 2.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 2.2.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
  • 2.2.2 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
  • 2.2.3 TCP/IP协议体系结构
  • 2.3 以太网
  • 2.3.1 以太网的基本概念
  • 2.3.2 以太网的层次结构
  • 2.3.3 以太网的工作原理
  • 2.4 TCP/IP协议
  • 2.5 应用层
  • 2.5.1 文件传输协议(FTP)
  • 2.5.2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 2.5.3 远程登录协议(Telnet)
  • 2.5.4 域名服务系统(DNS)
  • 2.5.5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 2.5.6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 2.6 以太网的组成
  • 2.6.1 工作站
  • 2.6.2 服务器
  • 2.6.3 网络适配卡
  • 2.6.4 网络连接与互联设备
  • 2.7 存储网络
  • 2.8 云计算
  • 2.8.1 云计算的概念
  • 2.8.2 云计算的体系结构
  • 2.8.3 云计算的服务形式
  • 2.8.4 云计算的部署模式
  • 第3章硬盘存储技术
  • 3.1 硬盘技术基础
  • 3.1.1 硬盘的结构
  • 3.1.2 硬盘的逻辑结构
  • 3.1.3 硬盘的读/写过程
  • 3.1.4 硬盘参数
  • 3.2 硬盘类型与接口
  • 3.2.1 ATA(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
  • 3.2.2 SATA(Serial ATA)
  • 3.2.3 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
  • 3.2.4 SAS(Serial Attached SCSI)
  • 3.2.5 FC(Fiber Channel)
  • 3.2.6 固态硬盘
  • 3.3 SCSI总线与协议
  • 3.3.1 SCSI协议体系
  • 3.3.2 SCSI工作模式
  • 3.3.3 SCSI总线
  • 3.3.4 SCSI读/写过程与命令描述块
  • 3.4 硬盘阵列
  • 3.4.1 硬盘阵列
  • 3.4.2 RAID技术
  • 3.4.3 RAID的实现方式
  • 第4章文件系统和网络附属存储
  • 4.1 文件系统
  • 4.1.1 文件系统概述
  • 4.1.2 文件系统的体系结构
  • 4.1.3 存储分配方法(文件物理组织)
  • 4.1.4 数据库与文件系统的关系
  • 4.2 直连存储(DAS)
  • 4.3 附属于网络的存储结构(NAS)
  • 4.3.1 NAS基本概念
  • 4.3.2 NAS组成
  • 4.3.3 NAS的特点
  • 4.4 NAS中的文件共享协议
  • 4.4.1 NFS
  • 4.4.2 CIFS
  • 第5章光纤通道和存储区域网
  • 5.1 光纤通道概述
  • 5.2 FC-0 物理接口和介质
  • 5.3 FC-1 字节同步和编码/解码体系
  • 5.4 FC-2 成帧和信令协议
  • 5.4.1 光纤通道帧
  • 5.4.2 流量控制
  • 5.4.3 服务类别
  • 5.5 FC-3 公共服务
  • 5.6 光纤通道链路服务
  • 5.6.1 光纤通道拓扑结构
  • 5.6.2 光纤通道端口
  • 5.6.3 光纤通道地址
  • 5.6.4 光纤通道Fabric登录
  • 5.7 FC-4 上层协议映射
  • 5.8 FCP数据传输过程
  • 5.9 光纤通道主要设备
  • 5.9.1 FC HBA
  • 5.9.2 光纤通道交换机
  • 5.10 存储区域网SAN(Storage Area Network)
  • 5.10.1 SAN的基本概念
  • 5.10.2 SAN的两种主要形式
  • 5.10.3 FC-SAN的组成
  • 5.10.4 SAN构架的文件管理
  • 5.11 DAS、NAS和SAN剖析
  • 第6章iSCSI协议和IP存储区域网
  • 6.1 iSCSI协议概述
  • 6.2 iSCSI的命名和编址
  • 6.3 iSCSI会话过程
  • 6.3.1 iSCSI会话类型
  • 6.3.2 iSCSI登录和协商
  • 6.3.3 iSCSI全功能阶段
  • 6.3.4 连接和会话的终止
  • 6.4 发现会话
  • 6.5 iSCSI PDU格式
  • 6.5.1 iSCSI PDU基本格式
  • 6.5.2 登录请求和应答的iSCSI PDU格式
  • 6.5.3 SCSI请求和应答的iSCSI PDU格式
  • 6.6 正常操作会话
  • 6.6.1 数据传送的iSCSI PDU格式
  • 6.6.2 数据传输顺序
  • 6.6.3 iSCSI读/写过程
  • 6.7 iSCSI的实现方式
  • 6.8 IP-SAN系统组成
  • 6.9 FC-SAN与IP-SAN的分析比较
  • 第7章网络制播系统架构
  • 7.1 双网结构
  • 7.1.1 双网结构的基本概念
  • 7.1.2 双网结构的网络工作原理
  • 7.2 网络制播系统的基本构成
  • 7.2.1 工作站
  • 7.2.2 服务器
  • 7.2.3 中央共享存储体
  • 7.2.4 互联结构
  • 7.3 全台网架构
  • 7.3.1 全台网互联互通内容
  • 7.3.2 全台网互联互通集成架构
  • 7.3.3 基于SOA双总线的全台网架构
  • 7.3.4 基于SOA双总线的全台网服务接口
  • 7.3.5 基于SOA双总线的主干平台实例
  • 第8章节目制作网络
  • 8.1 节目制作网概述
  • 8.1.1 节目制作网的基本组成
  • 8.1.2 节目制作网的基本流程
  • 8.2 全台网环境下的节目制作网
  • 8.2.1 全台网环境下的节目制作网组成
  • 8.2.2 全台网环境下的节目制作网业务流程
  • 8.2.3 全台网环境下节目制作网与其他系统间的交互
  • 8.3 新闻制播网
  • 8.3.1 新闻制播网的特点
  • 8.3.2 新闻制播网的组成
  • 8.3.3 新闻制播网内部工作流程
  • 8.3.4 新闻制播网外部工作流程
  • 第9章节目播出系统
  • 9.1 节目播出系统概述
  • 9.1.1 节目播出系统基本概念
  • 9.1.2 节目播出系统发展概况
  • 9.2 硬盘自动播出系统
  • 9.2.1 基于磁带的自动播出系统
  • 9.2.2 视频服务器
  • 9.2.3 硬盘自动播出系统
  • 9.3 网络化硬盘自动播出系统
  • 9.3.1 硬盘自动播出系统网络化方法
  • 9.3.2 节目播出网的基本组成
  • 9.3.3 节目播出网流程
  • 第10章电视制播网络共享服务系统
  • 10.1 节目收录网
  • 10.1.1 节目收录网的基本概念
  • 10.1.2 节目收录网的体系结构
  • 10.1.3 主要模块功能
  • 10.1.4 业务流程
  • 10.2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 10.2.1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
  • 10.2.2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基本组成
  • 10.2.3 媒体资产管理网的架构
  • 10.2.4 媒体资产管理网的关键技术
  • 10.2.5 媒体资产管理网的工作流程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成立的大学出版社之一。其上级主管单位是中国传媒大学,业务上受国家教育部社科司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指导。2004年9月改称现名。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现有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媒体管理、编校译中心等六个编辑部,以及市场中心、出版部、行政与总编办公室、财务部、数字出版部、经营中心等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