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融政治、社会、经济于一体的中国经济专门史,剖析历代政治得失经济根柢把握五千年来中国经济史脉。

内容简介

1954至1955年期间,钱穆先生曾于香港新亚书院先后讲授“中国经济史”及“中国社会经济史”两门课程,扼要地讲述了由上古春秋战国至明清时代的经济情况及财政政策,并道出经济与政治、文化、社会、军事、法律、宗教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联系,评价政策和朝代兴亡之关系。

叶龙曾师从钱穆多年,详尽笔录及整理了先师两门课程的内容,对一些内容做出了补释,形成流畅易读的文章,在香港《信报》经评版陆续刊出后,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最后集结出版形成本书。本书不仅填补了钱穆先生缺乏经济专门史著作的遗憾,更令读者能够通过阅读中国经济史加深对钱穆先生其他著作的理解,以体悟钱穆先生强调要在文化传统一体性中做研究的教诲。

贯穿《中国经济史》的主要经济问题包括农业经济及土地分配、基建及水利工程、工商业发展、货币制度改革、社会阶层现象、税制及徭役等。细读两千年的经济史,我们可以发现,今天中国的社会经济面貌深受历史传统的影响。希望此书能够帮助读者解读目前推行政策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同时起到镜鉴作用,将有益的经验应用于今日商业社会,避免失败的教训重蹈覆辙。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二
  • 序 三
  • 自 序
  • 新版自序
  • 绪 论
  • 第一章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初探
  • 第二章 上古时代的井田制度 (公元前770—前221年)
  • 第三章 封建时期的工商业 (公元前770—前221年)
  • 第四章 秦代经济 (公元前221—前207年)
  • 第五章 西汉时期经济 (公元前206—公元9年)
  • 第六章 新朝时期经济 (公元9—23年)
  • 第七章 东汉时期经济 (公元24—220年)
  •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 (公元 220—589 年)
  • 第九章 隋代经济 (公元 581—618 年)
  • 第十章 唐代经济 (唐:公元 618—907 年; 五代十国:公元 907—979年)
  • 第十一章 宋元时期经济 (宋:公元 960—1279 年; 元:公元 1271—1368 年)
  • 第十二章 明清时期经济 (明:公元 1368—1644 年; 清:公元 1644—1912 年)
  • 第十三章 中国货币、漕运及水利问题杂谈
  • 出版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1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中国经济史

    推荐,读中国史应该多读民国人和日本人写的历史,因为他们没有四段论的束缚,我们中小学的中国历史四段论害人不浅。钱穆先生认为中国以宋分界为前古代和后古代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确实和西方不同,从商鞅开始废井田,就已经摆脱封建制,进入帝国模式,到宋的城市化高度发展,已经进入现代模式。中国没有发展出西方工业化,一方面是宋朝遭遇蛮族入侵,先进文明都是毁于落后文明,从希腊文明到伊斯兰文明都如此,另外是明清的人口增长,从中华经济史,也可以看出中国环境造成的人口压力,土地产出有限,马尔萨斯陷阱,只能让农业文明内卷化,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阻碍了社会工业化分工。另外本书也证明中华从唐宋就一直从事大量海外贸易,并非闭关锁国。所谓唯物史观,既是经济史观,由经济形态决定社会形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形态决定一切历史,遂有社会的分期。但钱穆先生认为不能这么讲,唯有中国的历史不间断,可用来研究人类历史如何演进。 中国文化是大陆文化,村落的,和西方的海洋,都市文化不同。本书很专业,是钱先生讲课稿,面对的是已经对中国历史了解的受众,结合《中国财政史十六讲》共读。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中国经济的原貌——农工商并重

      中国古代的经济建设,根基在于农业、水利和漕运。发展农业,既是日常饮食也是政府财源。大陆文化,村落社会,相对海洋文明较为闭守。中华民族在耕地上是勤恳和务实的,也是全世界最早懂得水利的民族。兴修水利,不可稍懈,防灾减灾的措施不断在完善。而漕运,则是西方没有,中国独有的课题,漕运是花钱是事情,但是漕运的高效率,反映高水平的治理能力和战争动员力。中华民族不仅是农耕民族,也有商业基因。随着井田制的推行,物质生活得到极大丰富,在战国时期自然形成商业大都市。煮盐、采铁、纺织、水利、捕鱼、铸钱、伐木,百业兴旺都是和生产力水平匹配的,要服务于日渐庞大的经济体。秦始皇虽然暴虐,但经济思想开明,农工商并重。秦主张对外贸易开放,各国间物资互相交流。李斯主张 “地无四方,民无异国”,来实现互惠互利,货畅其流。秦朝工业在各领域取得突出成果,具备冶铁、冶铜、造船等先进技术,有能力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秦二世而亡,根源在于百姓负担太多劳役和赋税,极端的国家主义把百姓逼上反抗的绝路。先秦诸子意识到,重商主义和自由主义会造成过大的贫富差距,而汉高祖和汉武帝也在极力避免这一现象。汉高祖主张 “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并且 “重租税以困辱之”。汉武帝则采取平准法和均输法干预市场,加强国家对经济形势的掌控力,并把支柱产业收归国有,独尊儒术,重视儒家的农业生产思想,主张统制的计划经济。西汉初期的知识分子也分成两派,董仲舒、贾谊等人主张重农主义,求稳定,重礼法和道德教化。而司马迁主张重商主义,认为货物畅通、工商兴旺可以带动消费和生产,带活经济全盘。汉武帝也是重农主义者,但是并没有完全采纳董仲舒的具体主张。他没有把盐铁业让利于民,没有采取限民名田来抑制土地兼并,没有去禁止官吏经商货殖,没有减轻徭役和税负,只是采取独尊儒术的主张。看来,主张重农主义的一派,内部对待与民争利的问题上分歧很大。汉武帝时代两派相反的经济思想也是并行的,后世轮番采用上述两种不同的经济思想,这就是中国政治的复杂之处。纺织、冶铁、造船、制车等技术,东汉时期有突出进步,中华民族地大物博,也不缺少勤劳的能工巧匠。南北朝由于政治混乱,会被视作黑暗时期,底层普遍贫穷。但是在文学、艺术、建筑、哲学及宗教各方面,汉代均不及魏晋南北朝,上述成就都由经济资源富裕所带动。尤其是南朝商旅繁而耕夫少,商税之多说明商业繁荣。虽是农耕民族,几千年发展历史却也不是单调的农业发展,也存在重商主义盛行的时期。可见,技术进步和文化繁荣离不开民间活力,需要适当的政治宽松。除了内部的铸币、屯田、农耕等事业,中国也十分开放,早在唐代,水上运输发达,已经开启远洋贸易。所以,说鸦片战争令中国门户洞开,提法不够严谨。事实上,“中国地大物博,国产货物不但供自用,亦可出口外国,以换取本国所需之货品。” 钱穆先生还原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原貌。虽是农耕文明,但经济结构并非单一,产业丰富多样,农业根基稳定,还是充满活力和弹性的。战略纵深足够广阔,能有效应对内外风险挑战。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文化体系中讲解经济

        本书作为课堂笔记的记录整理,重点明确,内容精炼。书中对中国历史中关于经济的部分进行了汇总和梳理,旁征博引,历史代入感极强。作者以经济政策为出发点,纵向的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税收等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等经济政策,同时对该时期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情况、人民生活的情况进行横向分析。书中言:世上无十全十美之事,亦无十全十美之制度。任何良好之制度难免会有些缺点。历史的演变,往往在一件新兴事物的兴起,历经苦痛之后,始得善策。但由于人类智慧之所限,经过困顿而后思变,实亦不宜深责政府有关之财经大臣。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6条书评

        出版方

        后浪出版公司

        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后浪出版公司),成立于2006年,经过十余年持续稳定的发展,逐步建成了完整的包含编辑、设计、制作、印制、仓储、推广、销售的出版机构组织架构。迄今策划出版图书千余种,在历史、哲学、政治学、人类学、古典语言学、地理学、医学、文学、电影、艺术、摄影、音乐、漫画、大众、生活、经管、童书和少儿英语等所有涉猎的图书品类中均不乏读者口碑上佳的代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