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476千字
字数
2017-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华为MPLS技术与应用全面解析,实际配置案例丰富。
内容简介
本书将专门以华为S系列交换机、AR G3系列路由器中的MPLS技术及应用为主线,全面系统、深入地介绍了华为网络设备中的MPLS静态LSP、LDP、TE、VLL和PWE3等技术原理,以及相关功能的分类应用配置方法,同时还配有大量的实际配置案例。
目录
- 封面
- 扉页
- 版权信息
- 目录
- 内容提要
- 序
- 自序
- 前言
- 第1章 MPLS基础
- 1.1 MPLS基础
- 1.1.1 MPLS的起源
- 1.1.2 MPLS网络结构
- 1.1.3 MPLS标签
- 1.1.4 MPLS体系结构
- 1.1.5 LSP简介
- 1.1.6 MPLS的主要应用
- 1.2 MPLS基本工作原理
- 1.2.1 MPLS标签动作
- 1.2.2 MPLS报文转发涉及的基本概念
- 1.2.3 MPLS报文转发流程
- 1.2.4 MPLS对TTL的处理
- 1.3 LSP连通性检测
- 1.3.1 MPLS Ping/MPLS Tracert简介
- 1.3.2 MPLS Ping工作原理
- 1.3.3 MPLS Tracert工作原理
- 第2章 静态LSP配置与管理
- 2.1 静态LSP配置与管理
- 2.1.1 创建静态LSP
- 2.1.2 配置静态BFD检测静态LSP
- 2.1.3 检测静态LSP的连通性
- 2.1.4 静态LSP及BFD检测维护与管理
- 2.1.5 AR路由器静态LSP配置示例
- 2.1.6 S交换机静态LSP配置示例
- 2.1.7 静态BFD检测静态LSP配置示例
- 2.2 静态LSP建立不成功故障排除
- 第3章 MPLS LDP基本功能配置与管理
- 3.1 LDP基础及工作原理
- 3.1.1 LDP基本概念
- 3.1.2 LDP会话消息和两个阶段
- 3.1.3 LDP会话的建立流程
- 3.1.4 LDP的标签发布和管理
- 3.1.5 LDP LSP的建立过程
- 3.2 LDP必选基本功能配置与管理
- 3.2.1 配置LDP必选基本功能
- 3.2.2 LDP维护和管理命令
- 3.2.3 LDP本地会话配置示例
- 3.2.4 远端LDP会话配置示例
- 3.3 配置LDP可选基本功能
- 3.3.1 配置LDP传输地址和PHP特性
- 3.3.2 配置LDP会话的定时器
- 3.3.3 配置标签发布和分配控制方式
- 3.3.4 配置LDP自动触发DoD请求功能
- 3.3.5 LDP自动触发DoD请求功能配置示例
- 3.3.6 配置LDP标签策略
- 3.3.7 LDP Inbound策略配置示例
- 3.3.8 LDP Outbound策略配置示例
- 3.3.9 配置LDP LSP建立的触发策略
- 3.3.10 LSP建立的lsp-trigger触发策略配置示例
- 3.3.11 Transit LSP建立的触发策略配置示例
- 3.3.12 其他LDP可选基本功能配置
- 3.3.13 禁止向远端对等体分配标签配置示例
- 3.4 LDP LSP建立典型故障排除
- 第4章 MPLS LDP扩展功能配置与管理
- 4.1 配置LDP跨域扩展
- 4.2 LDP LSP的BFD检测
- 4.2.1 BFD for LDP LSP
- 4.2.2 配置静态BFD检测LDP LSP
- 4.2.3 配置动态BFD检测LDP LSP
- 4.2.4 BFD检测LDP LSP维护和管理命令
- 4.2.5 静态BFD检测LDP LSP配置示例
- 4.2.6 动态BFD检测LDP LSP配置示例
- 4.3 LDP与路由联动配置与管理
- 4.3.1 配置LDP与静态路由联动
- 4.3.2 LDP和静态路由联动配置示例
- 4.3.3 配置LDP与IGP联动
- 4.3.4 LDP与IGP联动管理命令
- 4.3.5 LDP与OSPF联动配置示例
- 4.4 LDP FRR配置与管理
- 4.4.1 LDP FRR的两种实现方式
- 4.4.2 LDP FRR的实现原理
- 4.4.3 配置LDP FRR
- 4.4.4 Manual LDP FRR配置示例
- 4.4.5 LDP Auto FRR配置示例
- 4.5 LDP GR配置与管理
- 4.5.1 LDP GR工作原理
- 4.5.2 配置LDP GR
- 4.5.3 LDP GR配置示例
- 4.6 LDP安全机制配置与管理
- 4.6.1 LDP安全机制简介
- 4.6.2 配置LDP MD5认证
- 4.6.3 配置LDP Keychain认证
- 4.6.4 配置LDP GTSM
- 4.6.5 LDP GTSM配置示例
- 第5章 MPLS TE基本功能配置与管理
- 5.1 MPLS TE基础
- 5.1.1 MPLS TE简介
- 5.1.2 RSVP-TE简介
- 5.1.3 RSVP-TE消息类型
- 5.1.4 RSVP-TE的对象类型
- 5.1.5 RSVP-TE消息格式
- 5.1.6 MPLTS TE隧道
- 5.1.7 MPLS TE链路属性
- 5.1.8 MPLS TE隧道属性
- 5.1.9 MPLS TE框架
- 5.2 MPLS TE信息发布原理
- 5.2.1 MPLS TE信息内容
- 5.2.2 OSPF TE
- 5.2.3 IS-IS TE
- 5.2.4 MPLS TE信息发布
- 5.3 CR-LSP路径计算
- 5.4 CR-LSP路径的建立与切换
- 5.4.1 CR-LSP的路径建立原理
- 5.4.2 CR-LSP路径切换的Make-Before-Break机制
- 5.5 MPLS TE流量转发
- 5.6 静态MPLS TE隧道配置与管理
- 5.6.1 使能MPLS TE
- 5.6.2 配置MPLS TE隧道接口
- 5.6.3 配置链路的带宽
- 5.6.4 配置静态CR-LSP
- 5.6.5 静态CR-LSP配置管理
- 5.6.6 静态MPLS TE隧道配置示例
- 5.7 动态MPLS TE隧道配置与管理
- 5.7.1 使能MPLS TE和RSVP-TE
- 5.7.2 配置MPLS TE隧道接口
- 5.7.3 配置TE信息发布
- 5.7.4 配置MPLS TE隧道的约束条件
- 5.7.5 配置MPLS TE路径计算
- 5.7.6 动态MPLS TE隧道配置管理
- 5.7.7 动态MPLS TE隧道配置示例
- 5.8 配置流量引入MPLS TE隧道
- 5.8.1 自动路由配置与管理
- 5.8.2 通过转发捷径将流量引入TE隧道的配置示例
- 5.8.3 通过转发邻接将流量引入TE隧道的配置示例
- 5.9 MPLS TE隧道维护
- 第6章 MPLS TE参数调整配置与管理
- 6.1 调整RSVP-TE信令参数
- 6.1.1 配置RSVP资源预留风格
- 6.1.2 配置RSVP-TE预留确认
- 6.1.3 配置RSVP的状态定时器
- 6.1.4 使能RSVP-TE摘要刷新功能
- 6.1.5 配置RSVP的Hello扩展
- 6.1.6 配置RSVP消息格式
- 6.1.7 配置RSVP认证
- 6.1.8 RSVP-TE参数调整管理
- 6.1.9 RSVP认证配置示例
- 6.2 调整CR-LSP的路径选择
- 6.2.1 配置CSPF的仲裁方法
- 6.2.2 配置选路使用的度量
- 6.2.3 配置CR-LSP的跳数限制值
- 6.2.4 配置路由锁定
- 6.2.5 配置管理组与亲和属性
- 6.2.6 配置CR-LSP和Overload联动功能
- 6.2.7 配置失效链路定时器
- 6.2.8 配置带宽的泛洪阈值
- 6.2.9 调整CR-LSP路径选择的配置管理
- 6.2.10 MPLS TE隧道属性配置示例
- 6.3 调整MPLS TE隧道的建立
- 6.3.1 配置环路检测
- 6.3.2 配置记录路由和标签
- 6.3.3 配置CR-LSP重优化
- 6.3.4 配置隧道重建
- 6.3.5 配置RSVP信令延迟触发功能和隧道优先级
- 第7章 MPLS TE可靠性功能配置与管理
- 7.1 CR-LSP备份配置与管理
- 7.1.1 CR-LSP备份实现原理
- 7.1.2 CR-LSP备份配置任务
- 7.1.3 创建备份CR-LSP
- 7.1.4 配置流量强制切换
- 7.1.5 配置热备份CR-LSP动态带宽保护功能
- 7.1.6 配置逃生路径
- 7.1.7 CR-LSP备份配置管理
- 7.1.8 CR-LSP热备份配置示例
- 7.2 BFD for MPLS TE配置与管理
- 7.2.1 BFD for MPLS TE简介
- 7.2.2 静态BFD for CR-LSP配置与管理
- 7.2.3 配置动态BFD for CR-LSP
- 7.2.4 调整入节点BFD检测参数
- 7.2.5 BFD for CR-LSP配置管理
- 7.2.6 静态BFD for CR-LSP配置示例
- 7.2.7 动态BFD for CR-LSP配置示例
- 第8章 MPLS QoS配置与管理
- 8.1 MPLS QoS基础
- 8.1.1 MPLS DiffServ简介
- 8.1.2 Diffserv域
- 8.1.3 MPLS DiffServ的工作模式
- 8.1.4 MPLS QoS在VPN业务中的应用
- 8.2 MPLS QoS配置与管理
- 8.2.1 配置MPLS公网隧道标签优先级映射
- 8.2.2 配置MPLS私网支持的Diff Serv模式
- 8.2.3 L3VPN MPLS QoS配置示例
- 第9章 MPLS DS-TE配置与管理
- 9.1 DS-TE基础及工作原理
- 9.1.1 MPLS DS-TE的产生背景
- 9.1.2 MPLS DS-TE基本概念
- 9.1.3 LSP抢占和TE-Class映射
- 9.1.4 DS-TE中的带宽类型
- 9.1.5 DS-TE带宽约束模型
- 9.1.6 DS-TE差分服务方案
- 9.1.7 DS-TE模式及切换
- 9.1.8 DS-TE CR-LSP建立和业务调度
- 9.2 静态DS-TE隧道配置与管理
- 9.2.1 静态DS-TE的配置任务
- 9.2.2 配置DS-TE模式和带宽约束模型
- 9.2.3 配置TE-Class映射表和链路带宽
- 9.2.4 配置静态CR-LSP并指定带宽
- 9.2.5 配置接口信任的报文优先级
- 9.2.6 配置CT与业务类型的映射关系以及调度方式
- 9.2.7 DS-TE隧道配置管理
- 9.2.8 Non-IETF模式的MAM模型静态DS-TE配置示例
- 9.3 动态DS-TE隧道配置与管理
- 9.3.1 配置动态DS-TE隧道的约束条件
- 9.3.2 RDM模型IETF模式的动态DS-TE配置示例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