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82千字
字数
2017-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庄子美学:反审美的道德精神美学。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评审,入选2016年度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本书试图通过反思与还原,为庄子美学划界,以呈现出原本的庄子美学。庄子道的特性是自然无为。庄子的人生哲学有广狭两义。狭义上,它属于传统理论形态的“德性论”(美德论)的道德哲学。广义上,它是得道为德的道德(得)哲学。在与道为一的道德(得)境界中,庄子认为获得了一种“大美”,大美是自然无为的道德(得)精神之一。但是,“大美无美”,它是道德精神意义上的美,而不是现实的审美意义上的美。本书通过分析后认为,在学科美学视域下,庄子大美无美的吊诡,使得庄子的美学非美学。如果说庄子哲学本身有美学,那也只能算是道德精神意义上的美学,而不是审美意义上的美学,它本身表现出反审美性。严格来说,审美意义上的庄子美学只不过是庄子思想“后效于”美学的一种潜在性与必然性,即一种后效美学,它可以视作是广义的庄子(道家)美学的一部分,因此,庄子的美学是后效美学。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编辑委员会
- 总序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研究的缘起
- 二 研究的现状
- 三 研究的方法
- 四 研究的思路
- 第一章 道与美
- 第一节 道之义蕴
- 第二节 道不是美
- 第三节 德与美
- 第二章 体道与审美
- 第一节 体道工夫与境界
- 第二节 体道异于审美
- 第三节 体道必然非美
- 第三章 神技与技艺
- 第一节 技艺能否见道
- 第二节 神技不是技艺
- 第三节 技艺故事还原
- 第四章 庄子思想后效于美学
- 第一节 道后效于美
- 第二节 体道后效于审美
- 结语
- 附录 庄子美学的建构及反思
- 第一节 庄子美学建构概貌
- 第二节 庄子美学建构的样式
- 第三节 反思之维
- 参考文献
- 索引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