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用户推荐指数
                        科技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36千字
                       字数
                        2023-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数字化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金钥匙,解读数字时代“碳中和”的关键路径,让技术改变世界,让变革重塑能源。
内容简介
碳达峰、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与使命,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刻不容缓的课题。融合数字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技术路径,本书内容集能源行业趋势前瞻性、碳中和路径建议及实践、叙事趣味性融于一身,聚焦数字和电力电子技术融合对能源行业的推动作用、能源行业的技术趋势洞察、各行业的碳中行发展路径、优秀企业的碳中和故事以及各个区域的新能源发展路径和模式。
目录
- 版权信息
 - 编委会
 - 致谢
 - 序言一 打造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
 - 序言二 数字化和太阳能:为全人类创造共享价值
 - 序言三 数字化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金钥匙
 - 序言四 实现“碳中和”关键是科技创新
 - 序言五 让技术改变世界,让变革重塑能源
 - 第1章 面向未来的生存之战
 - 第一节 危机与挑战:人类命运大抉择
 - 当北半球陷入火炉
 - 海水将要把城市淹没
 - 从“极端天气”到“极端气候”
 - 1860—2020年全球平均温度趋势
 - 气候紧急状态
 - 罪魁祸首到底是谁?
 - 第二节 地缘与发展:能源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 资源看禀赋
 - 黑色的“梦魇”
 - 能源安全是全球性问题
 - 第三节 机不可失:能源转型的历史战略机遇
 - 能源转型势在必行
 - 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 技术创新是支点
 - 第四节 时不我待:“碳中和”匹夫有责
 - “碳中和”带来福祉
 - “碳中和”匹夫有责
 - “碳中和”衍生新经济
 - 第2章 能源进化论
 - 第一节 用火:“一场意外”让人类的DNA动了
 - 天火烧出了肉香
 - 寻找火,活下来!
 - 人类文明进程因火提速
 - 第二节 柴薪:“文明之火”烧出个“黑碳核”
 - 农耕文明的碳循环
 - “天人合一”
 - 第三节 煤炭:点亮工业文明之光
 - 木材消耗殆尽引发能源危机
 - 中国用煤的历史更早
 - 点亮工业化之光
 - 雾都之下
 - 第四节 石油:“黑金”时代的危机
 - 浅尝辄止的石油利用
 - 从鲸脂到石油
 - 内燃机横空出世
 - 黑色精灵的“白与黑”
 - 第五节 多元:百花齐放的能源世界
 - 不堪重负的地球
 - 化石能源不是唯一选择
 - 第六节 共生:数字技术托起能源未来
 - 第3章 数字技术:“碳中和”的使能器
 - 第一节 大势所趋:数字技术赋能千行百业
 - 联接技术
 - 人工智能
 - 物联网
 - 云计算
 - 大数据
 - 3D打印
 - 第二节 重塑能源:数字技术为能源带来无限可能
 - 第4章 通往“碳中和”的关键路径
 - 第一节 电力行业: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 光伏:2050年装机量迅猛增长至14TW,成为主力能源
 - 风电:从“机组大型化”窥见低碳新风向
 - 水电:“一专多能”的调节利器
 - 核电:无法忽视的“新新能源”
 - 氢能:“碳中和”重要一极
 - 特高压:输送稳定、清洁电力至世界各个角落
 - 第二节 工业行业:燃料替代和效能提升
 - 燃料替代:牵住低碳发展“牛鼻子”
 - 钢铁——工业“粮食”的脱碳之路
 - 水泥——基建“皮肤”的脱碳之路
 - 化工——经济“血脉”的脱碳之路
 - 能效提升:于细微处见真章
 - 第三节 交通行业:加速全面电动化
 - 绿色转型难题待解
 - 跨越充电、续航、安全“三座大山”
 - 第四节 建筑行业:打造绿色低碳城市能源智能体
 - “五步法”打造近零能耗建筑
 - 绿色低碳城市能源智能体
 - 第五节 ICT行业:让每一瓦特承载更多比特和联接
 - 数据中心:向“低碳共生、融合极简、自动驾驶、安全可靠”持续演进
 - 通信站点:构建极简、低碳的“绿色能源目标网”
 - 从“能源消费者”向“能源消费者、生产者、使能者”转变
 - 第六节 传统能源行业:比特孪生瓦特,推进存量革命
 - 多产业协同推进的“碳中和”征程
 - 第5章 迈向数字化的能源新时代
 - 第一节 特征:以“四高”为核心
 - 第二节 标志:以新能源为主导、以电为中心
 - 第三节 融合:能量流与信息流的互联互动
 - 第四节 无界:消弭界限,走向全球能源普惠
 - 第6章 “碳中和”之企业实践
 - 第一节 国家电投:实践“2035一流战略之路”
 - 智能光伏:从黄河走向世界
 - 两次破壁:从清洁到智慧
 - 第二节 三峡集团:清洁能源航母的优雅转身
 - “国之重器”的两次跨越
 - 数字新征途
 - 第三节 国家电网:何止一张“网”
 - 特高压开道
 - 构建另一张“网”
 - 以技术之力降碳
 - 第四节 中国石化:“油气氢电服”开新局
 - 十年求变:从“黑”到“绿”
 - 氢舞飞扬:打造“中国第一”
 - 第五节 中国移动:“三能六绿”谱新篇
 - 改造存量:打造“智慧超级站”样板
 - 加快增量:抓牢“东数西算”新风口
 - 第六节 中国宝武:“钢铁侠”除碳记
 - 率先宣布2023年碳达峰
 - “氢”装上阵
 - 第七节 中国中车:跑出低碳“加速度”
 - 立起来的“高铁”
 - 6G牵引全产业链“碳中和”
 - 第八节 法国电力:力争2050年“碳中和”
 - 不断优化的电源结构
 - 左手核电,右手新能源
 - 第九节 通用电气:多元化驱动可持续未来
 - 百年老店的撒手锏
 - 多元化助力2030“碳中和”
 - 第十节 DEWA:为迪拜2050战略挑大梁
 - “顶梁柱”的能源雄心
 - 以绿色ICT加速“碳中和”
 - 第十一节 苹果公司:全球“果链”的小目标
 - 第十二节 特斯拉:从可持续交通到可持续能源
 - 结语:盖娅假说的诗和远方
 - 第7章 “碳中和”之区域探索
 - 第一节 丹麦:童话王国的“减碳童话”
 - “大风车”撑起能源“半边天”
 - 全面发力“碳中和”
 - 第二节 德国:能源转型启示录
 - 40年能源转型之路
 - “碳中和”再出发
 - 第三节 亚太:全力寻找平衡
 - 越南:从零到一
 - 马来西亚:水电、光伏成主力
 - 泰国:寄希望于光伏与生物质能
 - 印尼:实现“碳中和”从“退煤”开始
 - 日本:以氢能为脱碳“王牌”
 - 第四节 中东:石油王国的绿色探索
 - 沙特:能源转型刻不容缓
 - 阿联酋、卡塔尔:以生态治理实现“碳中和”
 - 第五节 非洲:消除电力鸿沟
 - 南非:可再生能源的“星钻”
 - 埃及:非洲新能源第二大市场
 - 肯尼亚:非洲地区离网型电力规模最大
 - 第六节 中国:大国雄心与担当
 - 坚决的“30·60”
 - 实践远早于目标
 - 政策赋能“双碳”
 - 新能源产业高速扩容
 - “跨区输电”与“多能互补”护航
 - 凝聚千行百业的智慧和力量
 - 第8章 2060年的一天
 - 星火与永恒
 - 通通的生日礼物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