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43千字
字数
2025-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以“心理复原”为主题的儿童心理自助类作品。
内容简介
作者在《丑小鸭》中通过对自身童年经历及多名创伤儿童案例的分析,详细描述了“心理复原”的概念、内涵及其实施过程。本书分为“破茧”和“成蝶”两大章节,前者阐释儿童可能遭遇的早期创伤及其影响,后者分析应对创伤的疗愈及复原方式。
作者将依恋关系分为四种不同类型,指出从12个月至18个月开始,儿童就可以“编织”其“自我复原”网络,即逐渐从由父母的语言和行为造成的创伤中恢复。作者认为创伤分为两种,实际造成的和受创者想象中的,而儿童学会开口说话和自我表达之后,就拥有了自我调整和蜕变的能力。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致谢
- 引言
- 经历死亡之后,记忆中的旧时光会再次浮现
- 一个过分善良的红发小男孩的故事
- 不幸者的创造力
- 童年遭遇不幸的人们带来的启示
- 学会观察以避免隐喻造成的被忽略的错误
- 第一章 破茧
- 气质或天使的反抗
- 关于拉伊俄斯的精子和伊俄卡斯忒的卵子结合的悲剧
- 进步让人类从过错文化转向伤害文化
- 胎儿是如何学会跳舞的
- 当我们发现母亲的焦虑会传递给胎儿
- 把孩子生下来以后,还需要带他来到这个世界
- 新生儿面对的是父母的过去
- 婴儿和父母一起营造的三角关系是他的生活环境
- 小丑爸爸和喜剧人孩子
- 爱我吧,让我有勇气可以离开你
- 构建爱的方式
- 关于爱的方式的起源
- 孩子的情感发展取决于母亲对亲密关系的描述
- 母亲获得情感支持和社会帮助后,就能为孩子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 如果一对双胞胎的母亲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他们
- 当我们理解想法是如何通过行为和对象进行传递
- 未知的同类:发现他人的世界
- 无声的故事描绘着内心的世界
- 刻板印象强化了婴儿的某些行为
- 幽默并不是为了搞笑
- 复原力发展的基础
- 父母的关系影响着复原力发展的基础
- 我们知道病因和治疗方法,但病情仍在恶化
- 女性贞洁与资本主义
- 父亲参与孩子早期发展,能够助力其未来成长
- 当社会和国家也开始弱化“父亲”的职责
- 丧亲之痛
- 复原力的发展与讨人喜欢的行为
- 第二章 成蝶
- 魔鬼不喜欢讲故事
- 一个人会持续遭受精神打击的折磨吗?
- 创伤情绪会造成严重的精神打击,而根源在于我们对痛苦的看法
- 创伤的强度决定了受害者日后的发展情况
- 受害者出现保护性适应的表现并不总是意味着他得到恢复
- 当英雄事迹成为创世神话
- 没有内疚,何谈道德
- 为了让内心变得强大,是选择偷窃还是给予?
- 和神话中虚构的怪物一样,虚构的过去并不是虚假的
- 当清晰的记忆被迷雾笼罩,过去不再难以承受,甚至就此变得美好
- 神意裁判和重返社会
- 向孩子们“宣战”
- 为了免受痛苦,我们应该积极行动并努力理解
- 战争有时也能助力复原力的发展
- 性侵伤害的严重程度由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决定
- 遭遇性侵后受害者能否实现复原,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周围人的情绪反应
- 睡梦会与记忆交织在一起支配行为,而白日梦让我们重新掌握主动权
- 有意识的否认能够促进睡眠,而创伤的影响却会造成噩梦重现
- 幻想在变成文明的过程中能够发挥修复创造力的作用
- 规范性的文化无益想象力的发展
- 笑对苦难是一种才能
- 无意识地学习和记忆
- 创造性的篡改能够将伤痛转化为自我组织的力量
- 结论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翻译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1月,系世纪出版集团的成员。上海译文出版社以译介和传播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为主要任务,拥有众多精通英、法、俄、德、日、西班牙、阿拉伯等主要语种并具备学科专业知识的资深编辑;其强大的译作者队伍中多为在外语和中文方面学有专长、造诣精湛的专家学者;该社同各国主要的出版社和版权代理机构有着广泛、持久的联系,在国际图书版权贸易领域信誉卓著。三十多年来,上海译文出版社一直致力于翻译、编纂和出版外国文学作品、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以及各种双语词典和外语教学参考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