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知名心理学家及社会学家带你探索有关无知的奥秘!无知,也是一种力量!

内容简介

无知从何而来?
无知何时对我们有益,何时有害?
无知在社会互动、群体关系、制度和法律里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无知在哪些情境下可以算是一种美德?
我们如何能够利用无知来学习、发现和创造?

澳大利亚知名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就“无知”这一主题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和授课。在由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联合创办的MOOC平台edX上,这门课程获得了来自众多的关注和赞誉。无知关乎每一个人。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娱乐、生活中,无知同样无处不在。

《无知》提供了一个整体框架,来帮助读者理解如何看待无知,如何处理无知。两位作者指出:每个人都需要无知,否则就不可能有新的发现;每个人都可以善用无知,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掌握主动权。

不管你在哪一个领域学习或工作,这本书都将为你带来收获。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01 无知是什么
  • 我们比我们以为的更无知
  • 我们如何看待无知
  • 对无知的有效思考
  • 无视的行为
  • 消极知识
  • 无知和复杂问题:什么是复杂问题
  • 02 无知的起源
  • 我们宁愿不知道的事情
  • 我们永远都不想知道的事情
  • 对话:无知、即兴创作与创造力
  • 认知的代价可能很昂贵
  • 对话:选择困难与优柔寡断
  • 我们加诸他人身上的无知
  • 无知和复杂问题:合作的实践性
  • 03 无知的来源
  • 怀疑是他们的产品:制造无知
  • 策略性无知与对好奇心的社会控制
  • 为了公众利益而限制科学发展?
  • 高尚的无知
  • 我们的偏好是如何塑造我们的无知的
  • 无知是公共问题吗
  • 无知和复杂问题:专家和利益相关者的协作
  • 04 有不同类型的无知吗
  • 区分不同的无知,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 有不同类型的歧义吗
  • 矛盾不同于歧义,但是何者才是错的
  • 样本空间无知:我们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 不同类型的无知涉及不同的大脑网络吗
  • 无知的意义和作用是如何随着时间演化的
  • 无知和复杂问题:系统、范围调查和边界设定
  • 05 无知何时是好,何时是坏
  • 什么时候知道更多反而结果更差
  • 什么时候追求确定性是无意义的
  • 为什么总是有模糊和歧义
  • 我们为什么会犯赌徒谬误
  • 对话:探索无知
  • 小结:无知的利弊
  • 无知和复杂问题:对无知的反应
  • 06 不同领域是如何处理未知的
  • 如何在政治领域处理未知
  • 如何将未知用于创新及创业
  • 如何在环境科学及政策领域管理未知
  • 如何在传染病暴发的未知中做决策
  • 如何处理情报安全领域的未知
  • 小结
  • 无知与复杂问题:应对无知的策略
  • 07 我们能在无知的状态下做好决策吗
  • 什么是决策
  • 在不同类型的无知中,我们如何做决策
  • 更大的不确定性需要我们采取更有力的措施
  • 无知下的好决策:鲁棒性和相对好
  • 无知下的好决策:人性维度
  • 如何在无知的状态下评价一个决策的好坏
  • 无知和复杂问题:决策
  • 08 处理无知的有效策略
  • 关于专家的专家
  • 高风险的风险沟通者
  • 应对无知的六种方式
  • 改善我们的无知
  • 好主意都是从哪来的(一)
  • 好主意都是从哪来的(二)
  • 无知和复杂问题:改变
  • 致谢
  • 译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1
1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学习主动编织自己的认知网络

    无知是怎么产生的?作者通过这本书告诉我们,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知道,而是我们没法在已知的信息之间,建立起正确的关联。就像没办法把一个个毛线团编织成立体的毛衣、织物。无知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量问题,它形成的原因,要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它既是是一个认知之间的联系问题,更是一个系统问题。《反常识》一书中指出,不是我们的常识错了,而是我们对常识的理解、运用错了,没有考虑它的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将很多情况都一概而论,自然事与愿违。《无知》这本书中也指出,我们的常识其实是总结前人发现的知识,汇总成一个简单粗暴的结论,忽略了它发现的过程,忽视了它适用的情境,将知识孤立了,从知识网络、连接体系中拆分出来,而不是动态地去理解、运用。《知识大迁移》中也论述过这种担忧,人类现在信息、知识量的丰富程度历史罕见,但是我们每个人的认知水平不是提高了,而是下降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太过于依赖网络和搜索功能,而忽略了构建自己的知识库和认知网络。搜索引擎是一个极其优秀、便捷的工具,能帮我们在繁琐如海的数据中迅速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料,但问题也在于此,搜索引擎能做的只是对用户输入的关键词进行搜索,而不能帮我们输入关键词。换而言之,当你不知道在搜索栏中输入什么的时候,搜索引擎是无能为力。这就是《知识大迁移》中提到的一个重要观点,我们要警惕 “元无知”,即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作者认为从某种程度看,无知其实是社会发展的副产品。首先,它跟知识之间,互为容器。这就导致,一旦一个知识产生,必定会引发更多的,值得探索的问题。其次,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为了增加知识传播的效率,为了避免某些风险,或者出于某种利益动机,这些目的都会有意无意地创造无知。要想看清一个事实,我们不能光看此时此刻。而是要把这个信息,放置到一个宏观的趋势里,要在前前后后的信息之间,建立起联系。但也要注意,千万不能用力过猛,刻意将很多节点连接在一起。事实上,有很多信息看起来好像彼此关联,但实际上一点关系都没有,反而被我们强制搭配在一起,强加因果。人类天生就是一种因果动物,我们会本能地为这个世界建立起一套因果关系,在孤立的信息之间,建立起连续性,强化确定性,增加掌控感,哪怕这种确定和掌控是虚幻的,也聊胜于无。人类的知识不应该像一颗大树,尽管它在不断长出新的分支,但是分支之间未必有连接。人类的知识应该像一个网络,每个节点都不是孤立的,它能和其他节点合理地、有机地进连接,将自己丰富,将途径丰富,将网络丰富,构成成一个动态发展的生态系统,而不是静态孤立的 “参天大树”。学会嵌入系统、变成系统,才能拥有打败无知的可能。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无知?→偏知?偏见?

      知识是对世界的客观总结,认识是个人对事件的主观看法。我们说一个人是无知的,不仅是因为他对某件事一窍不通,更有可能是他对某事的观念是错误的。大多数时候人都会高估自己的知识量和认知水平,基本上没有人能例外。那为什么我们真正知道的比自认为知道的要少得多呢?作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 我们不可能亲自去查明每一件事,时间、资源都不允许。2. 我们对事情会有自己的解释,来填补自己的认知失调。3. 每个人都会受 “后见之明偏误” 的影响,也就是事后诸葛亮。4. 大脑本身的运作机制会让我们认为自己知道很多。作者认为无知根植于我们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实践中,它既是我们生理上的功能导致的,也是受到环境、资源制约的,更是一种认知上的、系统上的复杂问题。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知道,而是我们没法在已知的信息之间,建立起正确的关联。无知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量问题,它形成的原因,要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它既是是一个认知之间的联系问题,更是一个系统上的复杂问题。作为一种社会构建方式,沟通交流会使得人们无意识地将自己的无知施加给他人,同时也从他人处吸取了一些无知。人类是社会群居动物,我们的生活本来就是围绕着他人的连接和关系,作者认为这种社会本质就会成为隐性无知的放大器,而隐性无知又会进一步重新构建社会。首先,个人偏好会让我们养成使自身经验受限的习惯,我们的知识也将由此而受到局限。其次,我们大多倾向于与和我们有着相似偏好、习惯以及经历的人打交道。因此,和我们有着相同偏好、习惯以及经历的亲朋好友便不太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知识观点。如此一来,我们与身边的朋友、同事和家人,就被套入了一个不断自我加强的、共同的集体无知当中。也就是说,我们被同质化了,并且在不断加强这种同质化。关于这一点,我觉得用偏知这个词来替换无知,可能会更加贴近作者的意思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把无知泛化了

        所谓无知,就是你不知道,但你应该知道,你也可以通过努力能够知道的知识。这本书把隐私信任友谊礼仪商业秘密等等,都说成是无知,而且是高尚的无知。这是不是有点把无知扩大化了?或者说是一种广义的无知。真正的无知,应该是你应该知道,你也能够通过努力而知道,但你不去知道的无知。而隐私,信任,友谊这些无知,表面看似无知,本质上还是已知。虽然你不知道他们的具体的内容,但你知道大概的方向,只是你不想知道,而且你也不愿意去知道,你也可以推测大体知道的内容。这本书把无知泛化了,写的神乎其神,玄乎其玄的,确实不值得认真的去读。就打个三星吧。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7条书评

        出版方

        磨铁图书

        磨铁图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大众类民营图书公司之一。磨铁图书是业内知名作者公认的最佳出版合作平台,目前公司已经签约王蒙、周国平、余秋雨、于丹、蒙曼、冯唐、南派三叔、当年明月、张德芬、今何在、阿桂、刘同、马东团队、白茶、郭斯特、使徒子、伟大的安妮、张悦然天下霸唱、雷米、Priest等众多业内知名作家。几乎涵盖所有类型的畅销小说作者和他们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