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1
1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学习主动编织自己的认知网络

    无知是怎么产生的?作者通过这本书告诉我们,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知道,而是我们没法在已知的信息之间,建立起正确的关联。就像没办法把一个个毛线团编织成立体的毛衣、织物。无知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量问题,它形成的原因,要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它既是是一个认知之间的联系问题,更是一个系统问题。《反常识》一书中指出,不是我们的常识错了,而是我们对常识的理解、运用错了,没有考虑它的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将很多情况都一概而论,自然事与愿违。《无知》这本书中也指出,我们的常识其实是总结前人发现的知识,汇总成一个简单粗暴的结论,忽略了它发现的过程,忽视了它适用的情境,将知识孤立了,从知识网络、连接体系中拆分出来,而不是动态地去理解、运用。《知识大迁移》中也论述过这种担忧,人类现在信息、知识量的丰富程度历史罕见,但是我们每个人的认知水平不是提高了,而是下降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太过于依赖网络和搜索功能,而忽略了构建自己的知识库和认知网络。搜索引擎是一个极其优秀、便捷的工具,能帮我们在繁琐如海的数据中迅速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料,但问题也在于此,搜索引擎能做的只是对用户输入的关键词进行搜索,而不能帮我们输入关键词。换而言之,当你不知道在搜索栏中输入什么的时候,搜索引擎是无能为力。这就是《知识大迁移》中提到的一个重要观点,我们要警惕 “元无知”,即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作者认为从某种程度看,无知其实是社会发展的副产品。首先,它跟知识之间,互为容器。这就导致,一旦一个知识产生,必定会引发更多的,值得探索的问题。其次,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为了增加知识传播的效率,为了避免某些风险,或者出于某种利益动机,这些目的都会有意无意地创造无知。要想看清一个事实,我们不能光看此时此刻。而是要把这个信息,放置到一个宏观的趋势里,要在前前后后的信息之间,建立起联系。但也要注意,千万不能用力过猛,刻意将很多节点连接在一起。事实上,有很多信息看起来好像彼此关联,但实际上一点关系都没有,反而被我们强制搭配在一起,强加因果。人类天生就是一种因果动物,我们会本能地为这个世界建立起一套因果关系,在孤立的信息之间,建立起连续性,强化确定性,增加掌控感,哪怕这种确定和掌控是虚幻的,也聊胜于无。人类的知识不应该像一颗大树,尽管它在不断长出新的分支,但是分支之间未必有连接。人类的知识应该像一个网络,每个节点都不是孤立的,它能和其他节点合理地、有机地进连接,将自己丰富,将途径丰富,将网络丰富,构成成一个动态发展的生态系统,而不是静态孤立的 “参天大树”。学会嵌入系统、变成系统,才能拥有打败无知的可能。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无知?→偏知?偏见?

      知识是对世界的客观总结,认识是个人对事件的主观看法。我们说一个人是无知的,不仅是因为他对某件事一窍不通,更有可能是他对某事的观念是错误的。大多数时候人都会高估自己的知识量和认知水平,基本上没有人能例外。那为什么我们真正知道的比自认为知道的要少得多呢?作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 我们不可能亲自去查明每一件事,时间、资源都不允许。2. 我们对事情会有自己的解释,来填补自己的认知失调。3. 每个人都会受 “后见之明偏误” 的影响,也就是事后诸葛亮。4. 大脑本身的运作机制会让我们认为自己知道很多。作者认为无知根植于我们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实践中,它既是我们生理上的功能导致的,也是受到环境、资源制约的,更是一种认知上的、系统上的复杂问题。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知道,而是我们没法在已知的信息之间,建立起正确的关联。无知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量问题,它形成的原因,要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它既是是一个认知之间的联系问题,更是一个系统上的复杂问题。作为一种社会构建方式,沟通交流会使得人们无意识地将自己的无知施加给他人,同时也从他人处吸取了一些无知。人类是社会群居动物,我们的生活本来就是围绕着他人的连接和关系,作者认为这种社会本质就会成为隐性无知的放大器,而隐性无知又会进一步重新构建社会。首先,个人偏好会让我们养成使自身经验受限的习惯,我们的知识也将由此而受到局限。其次,我们大多倾向于与和我们有着相似偏好、习惯以及经历的人打交道。因此,和我们有着相同偏好、习惯以及经历的亲朋好友便不太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知识观点。如此一来,我们与身边的朋友、同事和家人,就被套入了一个不断自我加强的、共同的集体无知当中。也就是说,我们被同质化了,并且在不断加强这种同质化。关于这一点,我觉得用偏知这个词来替换无知,可能会更加贴近作者的意思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把无知泛化了

        所谓无知,就是你不知道,但你应该知道,你也可以通过努力能够知道的知识。这本书把隐私信任友谊礼仪商业秘密等等,都说成是无知,而且是高尚的无知。这是不是有点把无知扩大化了?或者说是一种广义的无知。真正的无知,应该是你应该知道,你也能够通过努力而知道,但你不去知道的无知。而隐私,信任,友谊这些无知,表面看似无知,本质上还是已知。虽然你不知道他们的具体的内容,但你知道大概的方向,只是你不想知道,而且你也不愿意去知道,你也可以推测大体知道的内容。这本书把无知泛化了,写的神乎其神,玄乎其玄的,确实不值得认真的去读。就打个三星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无知

          无知是推动改变的正面力量,无知带来好奇、希望和愿景,而这些也是推动改变的关键。认同无知面的存在,可以不对完美那么执着。也是认识到无知的存在,才能把原本繁杂无头绪的事情,渐渐理顺。在无知条件下做决定的要点:1.请准备好接受 “意外之喜”,它发生的频率可能比你想象的更多;2.不要太相信自己的预测,相反,请考虑更多可能发生的场景和结果;3.不要太乐观,挑选稳妥的、可逆的选择;4.为合意的选择保留一席之地;5.如果可能的话,确保你决策的结果能被观察和监控。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人们喜欢用因果关系的思维来解释一切,所以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概念,用概念来解释相关性。用未知创造更多的未知。根据书中所言,当我们选择自己无知时,就会推掉自己该负的责任,而责权的一致性也就让我们推掉了我们的选择权利,当然,前提都是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所以在解决问题时就会缩少一个维度,减小了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同样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有效思考的动力,即对无知的有效思考。中西文化差异中,西方文化喜欢点和点的连接来丰富其线的联系构建无知体系,然后不停的去论证,然中国文化却喜欢在辩证中相互联系来构建无知体系,所以科技的产生西方较快,因为中国文化的实用主义中很少有真正知其所以然的求知欲。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信息杂繁的时代,我们要保持对未知的敬畏

              无知条件下做决定的要点浓缩成 5 条,内容如下:1.请准备好接受 “意外之喜”,它发生的频率可能比你想象的更多;2.不要太相信自己的预测,相反,请考虑更多可能发生的场景和结果;3.不要太乐观,挑选稳妥的、可逆的选择;4.为合意的选择保留一席之地;5.如果可能的话,确保你决策的结果能被观察和监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无知》

                澳大利亚知名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就 “无知” 这一主题做了系统性研究和授课。无知关乎每一个人。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娱乐、生活中,无知同样无处不在。《无知》提供了一个整体框架,来帮助读者理解如何看待无知,如何处理无知。两位作者指出:每个人都需要无知,否则就不可能有新的发现;每个人都可以善用无知,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掌握主动权。本书的核心内容:无知诞生的因素有很多。但是,这些因素虽然多。它们背后,其实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无知,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社会落后,人们的认知水平太低,恰恰相反,它其实是社会发展的副产品。比如,我们为了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为了某种商业目的,甚至是为了维护团队协作,这些努力,都会有意无意地创造出无知。曾经听到过一个很开脑洞的问题,这个问题有点哲学意味。问的是,上帝需不需要智慧?答案是,也许不需要。因为上帝全知全能。要知道,智慧是干什么用呢?它的本质,不就是帮我在已知和未知之间,架起一座桥吗?不就是从已经发生的事情中总结出知识,让我们应对还没有发生的未来吗?显然,从这个角度看,假如什么都知道,没有未知,那么,你就不需要这座桥,就不需要有智慧。换句话说,过去我们都觉得,真正让人类了不起的,是我们掌握的那些知识。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人类,其实也是一个被无知定义的物种。很多被我们视为缺陷的东西,它们也许也很宝贵。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