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综合了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关于自我的知识,既有哲理性思辨,又有实证性研究,论述生动,启发思考。

内容简介

我自己到底是谁;如何对他人和环境做出思考和反应;如何才能最好地了解自己;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以实现期望的目标……为什么有人如此悲观和消沉,甚至抑郁自杀,也有人面对压力和失败却能如此乐观,坚韧不屈?什么是自尊?为什么我看待世界的方式与别人迥异?自我研究已经成为现代心理学的中心主题。布朗夫妇在《自我》中回答了这些问题,他们对复杂思想的表述通俗易懂,全书读来轻松有趣,生动活泼。

《自我》综合了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知识,材料新颖,研究严谨,科学理论结合研究实践,表述方式引人入胜。《自我》详细阐述了与自我有关的概念与理论,如自尊、自我调节、自我监控、自我中心的偏差、刻板印象、认知失调,甚至文化对自我概念的塑造等内容。剖析了这些概念的变化历程和社会心理学中自我研究的价值。作者对研究报告精挑细选,跨越了多个学科领域,旨在阐明自我概念和诸多有趣现象的关系。不论读者的知识背景和专业水平如何,都能从这本书获得重要的信息。

心理活动的方方面面都与人的自我意识有关,如果不能透彻地理解自我,我们就不可能全面而深刻地理解人类行为。本书的对象是心理学、社会学和其他领域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本书还可以作为社会心理学的辅助材料或者作为自我的专题课教材。而普通读者读完本书后都有助于自我发现和自我认识。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主编简介
  • 序一 译丛新序
  • 序二 译丛序
  • 序三 英文版序
  • 序四 中文版序
  • 序言
  • 前言
  • 1 导言
  • 心理学家所指的自我
  • 主我和宾我
  • 自我心理学与人格
  • 自我心理学与现象学
  • 美国心理学界的自我研究
  • 美国心理学界的行为主义运动
  • 行为主义的衰落和自我的回归
  • 认知革命与自我研究
  • 本书概览
  • 各章简介
  • 本书不会涉及的内容
  • 总结
  • 补充读物
  • 2 自我的特点
  • 宾我的特点
  • 经验自我的三个组成部分
  • 对詹姆斯思想的检验与修正
  • 自我感受、自利和自卫
  • 自我感受的决定因素
  • 自我感受和假定的自我观念
  • 自我感受和社会关系
  • 小结
  • 主我的特点
  • 个人同一性疑问
  • 实体论学派:灵魂是联结的纽带
  • 洛克:同一性是一种记忆
  • 休谟:同一性是一种假象
  • 詹姆斯:同一性是一种持续感
  • 小结和评论
  • 总结
  • 补充读物
  • 3 寻求自我认识
  • 开始寻求自我认识
  • 引起寻求自我认识的情境
  • 引导寻求自我认识的动机
  • 自我认识的来源
  • 物理世界
  • 社会世界
  • 内部(心理)世界
  • 小结
  • 人们如何看待他们自己
  • 正向偏见
  • 小结
  • 人们如何保持积极的自我观念
  • 提升积极自我观念的行为因素
  • 提升自我观念的个人因素
  • 对引导寻求自我认识的动机的修正
  • 总结
  • 补充读物
  • 4 自我的发展
  • 自我发展的理论
  • 米德的符号交互理论
  •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模型
  •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模型
  • 自我发展过程
  • 非人类的视觉自我识别
  • 宾我的发展过程
  • 一生中的自我发展
  • 自我评价的发展过程
  • 青少年
  • 成年期的自我概念
  • 总结
  • 补充读物
  • 5 从认知观点看自我
  • 自我认识表征
  • 自我复杂性
  • 自我概念的确定性和重要性
  • 自我图式
  • 自我认识的激活
  • 影响自我认识激活的个人因素
  • 影响自我认识激活的情境因素
  • 自我概念的稳定性与可塑性
  • 加工与自我有关的信息
  • 对与自我有关的材料的记忆
  • 应对不一致的个人信息
  • 有动机的信息加工
  • 总结
  • 补充读物
  • 6 行为的自我调节
  • 自我调节的一般模型
  • 三个过程
  • 三种与自我有关的现象
  • 自我与自我调节
  • 自我和目标选择
  • 自我和行动准备
  • 自我和行为控制环路
  • 小结
  • 成就领域的应用
  • 防御性悲观主义
  • 成就情境下的目标定向
  •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 自我调节失败
  • 过分缺乏自我意识的消极影响
  • 过度自我意识的消极作用
  • 总结
  • 补充读物
  • 7 自我展示
  • 自我展示的性质
  • 人们为什么要进行自我展示
  • 印象管理的时间和方式
  • 自我展示的个体差异
  • 塑造期望的印象
  • 人们想要塑造什么样的印象
  • 期望的形象具有哪些特征
  • 自我展示和内向性自我概念
  • 角色内化
  • 自我展示的延续效应
  • 符号自我完成理论
  • 自我展示与社会行为
  • 社会展示与社会增强
  • 真诚、真实与伪装、欺骗
  • 总结
  • 补充读物
  • 8 自尊
  • 什么是自尊
  • 自尊的三个含义
  • 自尊的测量
  • 自尊的性质和起源
  • 自尊的情感模型
  • 自尊的认知模型
  • 自尊的社会学模型
  • 自尊与对评价性反馈的反应
  • 对失败的情绪反应
  • 对失败的认知反应
  • 对失败的行为反应
  • 理论阐释
  • 应用和反思
  • 自我增强和自我一致性
  • 整体自尊心和具体的自我评估
  • 作者注:对感知的一些思考
  • 总结
  • 补充读物
  • 9 抑郁
  • 主要概念
  • 抑郁的素质—应激模型
  • 抑郁中与自我有关的两个特点:无望和无价值
  • 抑郁的过程:抑郁反应和持续抑郁
  • 抑郁的自尊模型
  • 低自尊是导致抑郁的高危因素
  • 抑郁的自我价值关联模型
  • 抑郁的一个高危因素——易变的自尊
  • 贝克提出的抑郁的认知理论
  • 理论模型
  • 实验研究
  • 抑郁的归因模型
  • 理论的发展
  • 实验研究
  • 抑郁的注意过程
  • 自我觉知和抑郁
  • 沉思默想的应对方式
  • 抑郁中的有害想法
  • 总结
  • 补充读物
  • 10 错觉与健康
  • 自我认识与心理健康
  • 理论观点:正确认识自我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 实验证据:大部分人都具有正确的自我认识吗?
  • 人们真的认为自己有那么棒吗
  • 积极的错觉与心理健康
  • 积极错觉、幸福和爱
  • 积极错觉和工作
  • 积极错觉、应激和应对
  • 积极错觉和存在恐惧的应对
  • 积极错觉的局限性和潜在的危害
  • 过度积极的自我观念的潜在危害
  • 夸张的控制知觉的潜在危害
  • 过分乐观的潜在危害
  • 积极错觉和职业选择
  • 总结
  • 补充读物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们非得认识自己吗?

    识人断物,是一种可贵的能力,在现实中,我们所谓的识人断物,是识别人,断他物,我们很少去认识自己,人们似乎有一个普遍的特点:自我感觉良好。认识自己,确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儿,一反面,我们客观地存在自我感觉良好认知,另一方面,认识自己难,是难在究竟是谁认识谁,我看到了自己,我恨我自己,我想到了自己,这里面,究竟是谁看到了谁,从逻辑上,A 看到了 AA A,是不符合逻辑的,只能是 A 看到了 B,或者其他。所以,自己认识自己,应该是有两个对象,大脑中发出意识的那个自己,应该是主体,被认识的,客观存在的那个自己是客体,那么最终应该是,发出意识的主我,认识了客观存在的宾我,这样,我们就明白了究竟是谁认识谁,这个很重要。进而,从心理学上,从社会学上,那个被认识的自己会具有一些普遍的特点,我们去认识这些普遍的特点,于是,我们便自己认识了自己。可问题来了,我们为什么要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有什么意义?从虚的层面来讲,认识自己能让自己幸福快乐,从实的层面来讲,就像你面对一台极其复杂的机器,你去看使用说明书,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操作机器,确保机器正常地运转。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少一颗星给前半部分有些晦涩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北京新曲线出版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新曲线出版咨询有限公司 (New Curves Co., Ltd.)成立于2002年。 多年来,与麦格劳-希尔教育出版公司、培生教育出版集团、剑桥大学出版社、圣智学习出版集团、威立出版公司等均有良好的合作。新曲线定位于“基于教育的专业化学术性出版”,在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和商务英语等领域,致力于国际上优秀教材和学术著作的引进、翻译和出版。 “用心雕刻每一本”是新曲线的品质信仰和坚持;“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出版一流的好教材,为高端内容在内地的传播提供基因,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智力支持”是新曲线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